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3JD790043)

作品数:3 被引量:85H指数:3
相关作者:郭文炯郝俊卿王雁林安祥生王尚义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师范学院西安财经学院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区域经济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分布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泰尔指数
  • 1篇区域经济差异
  • 1篇协调发展
  • 1篇经济差异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关系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化
  • 1篇城市化驱动

机构

  • 2篇长安大学
  • 2篇太原师范学院
  • 2篇西安财经学院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王雁林
  • 2篇郝俊卿
  • 2篇郭文炯
  • 1篇王尚义
  • 1篇姚宏
  • 1篇安祥生
  • 1篇孟彩萍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经济地理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75
2004年
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最基本属性,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对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在中、东、西三大地带及分市县层次上的相关关系及动态演进的多侧面分析,表明: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衡性明显,人口经济活力中部强,而东西部山区弱;动态演化总体上具有向中部地带集聚的趋势,符合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1990年以来又有分散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西部丘陵山区人口与经济动态呈逆向演化态势,是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21世纪初,应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战略,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
郭文炯安祥生王尚义
关键词:人口分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关系
延安市经济发展对城市化驱动的定量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本文首先从3个方面探讨了1952年以来延安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延安城市化水平现状以及造成的原因,研究表明:延安城市化水平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即将迈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城市化拉力不足、推力较小,使得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拉力和推力失衡,制约了城市化发展水平。最后,提出了加快延安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的4项对策。不仅对于加快延安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郝俊卿郭文炯王雁林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发展
延安市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空间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在作者以往对延安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基础上,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采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进一步定量分析了延安市自1952年以来区域经济差异演变与空间变化特征;引用国外的区域分离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延安市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延安区域经济总差异在过去50年里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但在不同时期差异变化的幅度不同。根据国际上对基尼系数的警示通行标准,延安区域经济差异已经超过警戒状态。2)延安市区域经济差异是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均不断扩大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区间差异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延安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主要驱动力。3)区域分离系数计算表明延安区域逐渐分离趋异。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的空间变化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县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区域发散或收敛,从而整体上推动了延安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
郝俊卿王雁林姚宏孟彩萍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泰尔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