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54)

作品数:10 被引量:167H指数:8
相关作者:余斌马煜李丽张惠惠张健楠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石流
  • 9篇泥石
  • 9篇泥石流
  • 6篇地震
  • 3篇汶川地震
  • 2篇灾害
  • 2篇震后
  • 2篇震区
  • 2篇泥石流灾害
  • 2篇强震
  • 2篇强震区
  • 2篇群发
  • 2篇稀性泥石流
  • 1篇地震后
  • 1篇容重
  • 1篇水力
  • 1篇水力半径
  • 1篇屈服应力
  • 1篇群发性
  • 1篇岷江上游

机构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城建勘测...

作者

  • 9篇余斌
  • 4篇马煜
  • 4篇李丽
  • 3篇张健楠
  • 3篇张惠惠
  • 2篇亓星
  • 2篇吴雨夫
  • 2篇王士革
  • 2篇褚胜名
  • 1篇韩林
  • 1篇鲁科
  • 1篇李彩侠
  • 1篇范晓岭
  • 1篇林明安
  • 1篇谢洪
  • 1篇章书成
  • 1篇曾晋

传媒

  • 2篇山地学报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岷江上游大白杨沟泥石流特征及成因被引量:9
2012年
大白杨沟流域位于岷江上游四川省茂县境内,处于叠溪镇较场山字型构造北端。该沟曾于1935年和1991年暴发过两次较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其中1935年暴发的泥石流受1933年叠溪7.5级地震影响,规模很大,其泥石流峰值流量达到557 m3/s。通过对大白杨沟流域两条支沟(小沟、大沟)的地形条件、水源条件及物源条件的特征分析,得出两条支沟具有形成泥石流的充分条件:(1)大沟沟道平均纵比降275‰,小沟为398‰,相对高差达2 023 m;(2)大沟拥有的物源总量为29.21万m3,小沟达到42.01万m3,物源丰富。这些条件很好地解释了小沟泥石流的强活动性。对后期泥石流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大沟以"消防水管效应"形成泥石流为主,小沟则以"消防水管效应"和堰塞体溃决两种方式形成泥石流。最后,通过泥痕法还原了历史泥石流流量,并对后期泥石流流量做了较合理的预测,为大白杨沟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
吴雨夫余斌亓星褚胜名李丽
关键词:泥石流地震岷江上游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群发泥石流灾害被引量:40
2011年
在2008-05-12汶川地震后的极震区暴发了多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龙溪河流域的龙池"8.13"群发泥石流灾害就是其中之一。龙溪河流域在2010-08-13遭遇强降雨过程,流域内共有45处暴发泥石流,其中34处沟谷泥石流,11处坡面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总量共334×104 m3,造成大量泥沙淤积在龙溪河下游河道内,该段河床平均淤高5 m。诱发"8.13"群发泥石流的最大1 h降雨量达75 mm,相当于20 a一遇的1 h降雨量。"8.13"群发泥石流中88.9%的泥石流活动集中在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附近3 km范围内,仅有11.1%的泥石流分布在距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3~5 km范围。除受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影响外,泥石流分布还受地层岩性和地形的影响。龙池群发泥石流以粘性泥石流为主,占总数的88.9%,而稀性泥石流很少,仅占总数的11.1%。小规模泥石流占多数,达到总数的60.0%;大规模泥石流很少,仅占总数的11.1%,其他为中等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流域主要为小流域,<1 km2的泥石流流域占多数,达到总数的68.9%;而>3 km2的泥石流流域很少,仅占总数的6.7%。龙溪河河道内的泥沙淤积受泥石流活动、主河道坡度和宽度的控制,河道上半段没有泥沙淤积,而下半段有大量泥沙淤积。龙溪河河道内淤积的泥沙颗粒粒径受沿岸泥石流流域岩性的影响,粒径从龙溪河上游到下游呈明显的从大到小的变化规律。龙溪河流域在遭遇较强降雨时还会暴发泥石流灾害;在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附近的山区,在暴雨激发下还有可能暴发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在雨季到来时需要提高警惕,预防地震次生泥石流灾害,特别要提防不易被发现的小流域泥石流灾害,做好防灾预案和预警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泥石流灾害。
余斌马煜张健楠吴雨夫张惠惠李丽褚胜名亓星
关键词:群发泥石流地震
基于震后堰塞湖演化的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以汶川县茶园沟堰塞湖演化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四川省汶川县茶园沟是一条低频率泥石流沟,泥石流重现期为50 a。2008-05-12在汶川县发生8.0级强震,茶园沟内形成3个小型地震堰塞湖;2009年雨季3个堰塞坝部分溃决,堰塞湖消失。地震后茶园沟沟内出现大量崩塌滑坡体,水源丰富,形成泥石流仅需要5 a一遇的洪水,暴发规模和危险性比地震前增大很多。经过2008年和2009年两个雨季茶园沟堰塞湖消失,固体物源没有减少,但形成泥石流仍然只需5 a一遇的洪水,暴发规模和危险性比刚地震后小,但比地震前大。通过对堰塞湖的演变过程分析,对比其他地震后泥石流沟的堰塞湖演化过程,得到茶园沟泥石流危险性在地震前后的变化趋势。
李丽余斌张健楠马煜张惠惠
关键词:地震泥石流危险性
汶川强震区群发性泥石流特征研究——以四川省都江堰龙池“8·13”群发泥石流为例被引量:15
2014年
汶川地震导致大量崩塌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强降雨过后,汶川强震区的群发性泥石流出现了高发区。在2008-2010年的三个雨季里,强震区暴发了多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龙池所在的龙溪河流域"8·13"群发泥石流灾害就是其中之一。首先对龙池龙溪河流域2010年8月13日暴发的45条泥石流沟进行简单的灾害阐述,其次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群发泥石流的特征:①成因多样,主因为地震和降雨综合的作用;②规模不一,以中小型为主,流体性质多集中为过渡性—粘性;③隐蔽性强,泥石流活动多集中在极小流域,主要为沟谷型泥石流;④泥石流活动集中在断裂带附近;⑤危害方式以冲蚀、淤埋和堵塞河道为主,且具有灾害链作用和叠加-放大作用。最后针对震区群发泥石流的活动特征,提出增强减灾措施的针对性。
马煜余斌李彩侠曾晋
关键词:汶川地震
稀性泥石流容重计算的改进方法被引量:22
2009年
稀性泥石流的沉积样的粒度不能反映稀性泥石流的实际粒度,过渡(亚粘性)泥石流的沉积样的粒度也不能完全反映亚粘性泥石流的实际粒度。通过分析稀性泥石流和亚粘性泥石流沉积样中的粗颗粒和细颗粒组成的百分比与稀性泥石流和亚粘性泥石流的实际粒度分布关系,得出稀性泥石流以细颗粒为主,>5mm的粗颗粒的百分比较小,大多数稀性泥石流的沉积样中这部分粗颗粒百分含量被夸大。去掉稀性泥石流沉积样中>5mm的粗颗粒可以修正被夸大的粗颗粒比例,由此粒度分布和修正公式计算的稀性泥石流容重与实际容重吻合较好。去掉亚粘性泥石流沉积样中>20mm的粗颗粒,可以修正亚粘性泥石流的粒度分布,由此粒度分布计算的亚粘性泥石流容重与实际容重吻合更好。
余斌
关键词:稀性泥石流容重粒度分布
稀性泥石流的平均运动速度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泥石流的运动速度是泥石流动力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参数。稀性泥石流是常见也是危害较大的泥石流类型,准确而简洁地计算稀性泥石流的运动速度非常重要。现有的稀性泥石流平均速度经验公式,在使用上和适用地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一系列稀性泥石流观测资料中的体积浓度与稀性泥石流的运动速度和阻力特征的关系,得出了一个新的计算稀性泥石流平均运动速度的经验公式,该公式能适应各种类型的泥石流沟,适用于一般急流的稀性泥石流;对于缓流稀性泥石流,计算值与观测值相比偏大,但很接近;不适用于缓慢稀性泥石流。本文提出的经验公式,使用简洁,计算稳定,与其他方法计算的稀性泥石流平均运动速度很接近。该速度计算经验公式也适用于稀性泥石流堆积扇上游沟道,但对于堆积扇上的速度,计算值偏大,且越往堆积扇的下游,偏差越大。
余斌
关键词:稀性泥石流水力半径
不同容重的泥石流淤积厚度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46
2010年
泥石流的淤积厚度是泥石流灾害评估和防治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但迄今还没有较好的方法计算不同容重的泥石流淤积厚度。本文通过研究泥石流屈服应力的特点,提出了用地区参数和泥石流体积浓度来计算泥石流屈服应力,进而计算泥石流淤积厚度的方法。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已发生泥石流地区不同容重泥石流的淤积厚度,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泥石流灾害评估和防治。
余斌
关键词:泥石流屈服应力
汶川强震区都江堰虹口小沟地震泥石流灾害调查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汶川地震诱发了很多地震泥石流。通过对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小沟泥石流沟实地考察和室内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小沟泥石流暴发的主要原因是:(1)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山体滑坡,在四川省都江堰虹口乡小沟流域内大量滑坡体失去了原有稳定性但还没有滑动;(2)强降雨作用使滑坡体运动至沟道内,阻塞束窄沟道,后在洪水冲刷下溃决,暴发泥石流。目前小沟流域内还存在大量潜在滑坡,在强降雨作用下,很容易再次滑至沟道,并在洪水作用下启动形成泥石流,造成灾害。此类强震区泥石流的暴发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事前不易被发觉,危险性更大。
张惠惠马煜张健楠李丽余斌
关键词:滑坡汶川地震
川西地区低频率泥石流的特征被引量:5
2010年
泥石流按其暴发频率分为高频率(每年发生一次或多次)、中频率(数年至30a发生一次)和低频率(30a以上发生一次)泥石流3类。低频率泥石流具有暴发周期长,规模大,危害严重等基本特点。选取川西地区不同频率的泥石流沟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低频率泥石流还具有两个典型特征:低频率泥石流流域具有植被覆盖度高,不良地质现象数量少且规模小的特点;低频率泥石流在侵蚀过程中以沟床冲刷为主且侵蚀速度快,泥砂输移比高。关于低频率泥石流上述两点特征的研究,对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林明安王士革范晓岭卢铖昀
关键词:泥石流
汶川县泥石流沟在汶川“5.12”地震后的活动趋势被引量:14
2011年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震后,灾区内多处暴发了泥石流。以地震灾区汶川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综合考察了6条处在不同地震烈度和具有不同泥石流形成特点的泥石流沟,分析了泥石流的活动趋势,并探讨了泥石流活动受地震影响的时间规律,为地震灾区的泥石流减灾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余斌谢洪王士革章书成鲁科韩林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