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1124001)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韩鹏辉耿丽平刘文菊高宁大张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氮累积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率
  • 1篇低产田
  • 1篇冬小麦
  • 1篇中低产田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硝态氮
  • 1篇土壤硝态氮累...
  • 1篇硝态氮
  • 1篇硝态氮累积
  • 1篇小麦
  • 1篇利用率

机构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赵全利
  • 1篇张丽娟
  • 1篇高宁大
  • 1篇刘文菊
  • 1篇耿丽平
  • 1篇韩鹏辉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中低产田施氮对冬小麦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100、200、250、300 kg/hm2)对河北山前平原区低产田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呈上升趋势,当氮素水平分别为200、300 kg/hm2时,冬小麦产量较高,分别达8 039.1、8 429.3 kg/hm2,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19.5%、25.3%。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对产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且穗数与产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氮素利用率以100、200 kg/hm2处理较高,分别为68.2%、66.0%。在0~180 cm的土层中,各施氮水平土壤硝态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累积,其中当施氮量为200 kg/hm2时累积量最小,比300 kg/hm2处理低630 kg/hm2。综合考虑产量和环境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区域中低产田冬小麦的施氮量不宜超过200 kg/hm2。
高宁大韩鹏辉赵全利耿丽平张丽娟刘文菊
关键词:中低产田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硝态氮累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