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C246)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王雨生张鹏徐建锋李越惠延年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京医院科技创新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玻璃体
  • 3篇地塞米松
  • 3篇眼内
  • 3篇玻璃体内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药物
  • 2篇体内注射
  • 2篇内注射
  • 2篇注射
  • 2篇脉络膜
  • 2篇脉络膜新生血...
  • 2篇玻璃体内注射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血管化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去甲万古...

机构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王雨生
  • 3篇徐建锋
  • 3篇张鹏
  • 2篇宋存先
  • 2篇王海燕
  • 2篇惠延年
  • 2篇杨秀梅
  • 2篇李越
  • 2篇陈翔
  • 1篇张金山
  • 1篇王庆伟
  • 1篇马吉献
  • 1篇侯慧媛
  • 1篇王满燕
  • 1篇张自峰
  • 1篇赵炜
  • 1篇石圆圆
  • 1篇朱洁
  • 1篇陈立军
  • 1篇陈晓农

传媒

  • 4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PNIPAAm-PEO纳米粒在兔眼内的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4年
背景 传统给药方法治疗眼内炎症时,药物难以透过血-视网膜屏障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局部药物缓释系统可以减少用药剂量并降低药物的毒性作用,构建载药药物缓释系统对眼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评价多聚体材料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NIPAAm-PEO)构建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PNIPAAm-PEO(NV-PNIPAAm-PEO)纳米粒在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给药后的眼部毒理学和眼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为眼后节给药治疗感染性眼病提供依据. 方法 NV-PNIPAArn-PEO纳米粒平均载药量约为质量分数22%,用无菌生理盐水配成质量浓度为20 g/L的凝胶液.新西兰白兔41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1只和对照组10只,将20 g/L NV-PNIPAAm-PEO凝胶液0.1 ml注射入实验组兔的一侧眼玻璃体腔内,对照组注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的第1、2、3、7、14、21和28天进行眼前后节裂隙灯显微镜和B型超声检查,记录实验眼的视网膜电图(ERG)反应,对角膜、虹膜、玻璃体和视网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评价NV-PNIPAAm-PEO对眼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将兔眼角膜和视网膜脉络膜制备组织匀浆,收集兔房水、玻璃体和血浆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法检测上述各组织中的药物质量浓度.结果 NV-PNIPAAm-PEO玻璃体腔内注射后1~28 d,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眼前后节组织正常,B型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最大混合ERG b波振幅、a波振幅和峰潜时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两组兔玻璃体腔内注射后视网膜结构均正常.HPLC法分析表明,注射后1~28d,兔眼角膜组织中药物质量分数均低于检测水平下限,血浆药物质量浓度最高为(0.34±0.11) mg/L,房水药物质量浓度为(0.08±0.04)~(2.16±0.07) mg/L,视网膜脉络膜中药物质量分数为(0.11±0.02)~(2.54±0.38)μg/
王丽曌陈翔王雨生陈晓农王庆伟
关键词: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眼内炎玻璃体内革兰阳性细菌毒理学
单步萃取RP-HPLC测定大鼠眼玻璃体腔醋酸地塞米松的浓度
2006年
目的:探讨单步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大鼠眼玻璃体腔醋酸地塞米松(DA)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取空白SD大鼠眼玻璃体50μ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A标准液50μL和1.0mg/L醋酸泼尼松内标液5.0μL后混匀,经甲基叔丁醚单步提取后,甲醇溶解回收,以甲醇:水(V:V=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35℃柱温下进行色谱分析,紫外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大鼠眼玻璃体腔DA浓度在0.1~10.0mg/L范围内,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767X+0.078(r=0.9997)。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2.3%(n=3),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10%(n=5),最低检测限为10.0μg/L。结论:该方法能简单、灵敏、准确地测定大鼠眼玻璃体腔DA的浓度。
徐建锋王雨生程绍燕吕薇
关键词:RP-HPLC玻璃体醋酸地塞米松
载抗感染药物的眼内缓释给药系统的应用
2010年
眼内感染性疾病对视功能危害极大,常规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局限性。缓释给药系统具有高效、低毒以及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载抗感染药物的眼内缓释给药系统有可能成为治疗眼内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已成为近年来眼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陈翔王雨生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
倍频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CD105的表达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 观察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CD105的表达情况.方法 532 nm倍频Nd:YAG激光诱导生成BN大鼠CNV,于光凝后7、14、21、28、56 d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处死动物后摘取眼球,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激光后7、14、28 d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CNV中CD105的表达情况.结果 激光后7 d,CNV开始形成,7~14 d为迅速增生期,此后CNV增生平稳.CD105在激光后7 d初步表达于CNV组织,于激光后14 d时表达明显.激光后28 d,新生血管形成趋于静止,CD105在CNV的表达较早期和中期明显减弱.结论 CD105在CNV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且可以作为增生内皮细胞的一种标记物.
徐建锋王雨生杨秀梅张鹏王海燕陈立军
关键词:CD105脉络膜新生血管
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玻璃体内注射对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生物降解性多聚体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包载的醋酸地塞米松(DA)(DA—PLGA)纳米粒玻璃体内注射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效果,评价药物在玻璃体内的释药模式及其对视网膜的毒性反应。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载药量为50%的DA—PLGA纳米粒。雄性BN大鼠54只,每只动物随机选取一只眼作为实验眼,采用激光光凝法建立CNV模型。随机分为DA—PLGA纳米粒组(24只)、DA组(24只)及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分别给予实验眼玻璃体内注射DA—PLGA纳米粒10μl(含DA100μg)、DA10μl(含DA100μg)及10μl生理盐水。于激光光凝后1、3、14、21、28、56d,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大鼠实验眼玻璃体内DA药物浓度。激光光凝后14、56d,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观察CNV的生成率;之后处死动物,摘除眼球制作标本,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DA—PLGA纳米粒在眼内释药模式呈4相,即初始突释、稳态释药、第三相突释和渐弱释药,持续释药时间近2个月。激光光凝后14d,DA—PLGA纳米粒组、DA组和对照组CNV生成率分别为28.2%、31.6%和66.7%。经z。检验,DA—PLGA纳米粒组和DA组CNV生成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激光光凝后56d,光凝区纤维血管组织增生(FVP)的平均厚度在DA—PLGA纳米粒组、DA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69.52±10.52)、(70.49±12.39)、(105.11±13.70)μm。经SNK—q检验,DA—PLGA纳米粒组和DA组FVP的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变薄(P〈0.01)。激光光凝后14d,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DA组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的线粒体明显空泡化,内质网肿胀,高尔基复合体排列紊乱,微管及微丝排列紊乱。结论玻璃体内注射DA—PLGA纳米粒可以明显抑制实验性CNV的生长。与DA相比,DA—
徐建锋王雨生杨秀梅张鹏侯慧媛石圆圆马吉献宋存先张涛
关键词:玻璃体腔内
眼内缓释给药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05年
药物疗法是防治多种眼内增生性、感染性和变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眼内缓释给药系统是实现高效、低毒局部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有关眼内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包括脂质体、纳米粒、微粒体、植入体和巩膜塞等。离子电渗给药作为一种物理控释给药途径也受到关注。
李越王雨生惠延年
关键词:眼内疾病缓释给药系统
缺氧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研究缺氧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oxi dase,COX)活性的影响,以及缺氧对RPE细胞增生的作用。方法 氯化钴(CoCl2 )法建立培养人RPE细胞缺氧模型。于缺氧后0 .5h、1h、2h、4h、6h、8h、16h和2 4h ,用组织化学法测定SDH和COX活性。于缺氧后第1天、2天、3天、4天和5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e 2 yl) 2 ,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RPE细胞增生。结果 RPE细胞SDH和COX活性随缺氧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缺氧组RPE细胞增生能力增强(P <0 .0 5 )。结论 缺氧可使RPE细胞线粒体酶活性降低,并刺激RPE细胞增生。
朱洁王雨生张金山张鹏王海燕赵炜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缺氧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地塞米松-PLGA纳米粒兔眼玻璃体内注射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M)是眼科临床常用药物,但目前缺乏高效、低毒的给药途径。借助生物降解性多聚体材料聚乳酸-羟乙酸(PLGA)构建DM-PLGA纳米粒,兔眼玻璃体内注射可望在眼后节较长时间维持稳定的有效药物浓度。方法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载药量分别为20%和50%的DM-PLGA纳米粒,兔眼玻璃体内注射给药后于第1、7、14和21d分别进行临床观察和组织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给药后21d内,角膜和房水中药物浓度均低于检测水平下限(10μg·L-1);血浆药物浓度最高为024mg·L-1;载药量20%和50%的2组中视网膜脉络膜药物浓度分别为011-0.42mg·L-1和0.38-0.88mg·L-1,玻璃体药物浓度分别为0.82-26.52mg·L-1和1.78-85.72mg·L-1。临床观察眼底未见异常。结论载药量50%组的DM-PLGA纳米粒在兔眼玻璃体内可维持药物浓度达3周,提示具有眼内注射应用的潜力。
李越王雨生宋存先王满燕杨菁张自峰惠延年
关键词:地塞米松眼内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