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10)

作品数:13 被引量:158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建白世彪常直杨张志刚李彦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数字高程
  • 4篇数字高程模型
  • 4篇高程模型
  • 4篇冰期
  • 3篇龙江流域
  • 3篇白龙江流域
  • 2篇地貌
  • 2篇盛冰期
  • 2篇末次冰期
  • 2篇末次盛冰期
  • 2篇古河谷
  • 2篇河谷
  • 2篇DEM
  • 2篇层序
  • 2篇长江
  • 2篇沉积层
  • 2篇沉积层序
  • 1篇地层年代
  • 1篇地貌类型
  • 1篇地貌形态

机构

  • 1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南京旅游职业...
  • 2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临沂大学
  • 1篇江苏省测绘工...

作者

  • 12篇王建
  • 9篇白世彪
  • 7篇张志刚
  • 7篇常直杨
  • 4篇曹光杰
  • 4篇李彦彦
  • 1篇张茂恒
  • 1篇陈振举
  • 1篇商志远
  • 1篇崔明星
  • 1篇钱君龙
  • 1篇赵梅
  • 1篇萧家仪
  • 1篇吴艳红
  • 1篇孙伟红
  • 1篇龚晓辉

传媒

  • 3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山地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长江四桥附近长江古河谷沉积层序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南京长江四桥附近地质钻孔资料,绘制长江古河谷地质剖面示意图。在3个钻孔采集了年代样品,10个钻孔采集了粒度样品。01号孔在-59.4m深度上河床相圆砾石层中沉积物样品有机质的14C年代为14682±110年,邻近钻孔在-33.1~-33.3m深度上粉细砂中有机质的14C年代为10822±240年。通过对典型钻孔沉积层序及沉积物颗粒级配的分析,得知古河谷充填了3期从粗到细的沉积旋回,约-65m以下深槽中的沉积旋回应是末次盛冰期沉积,约-65m~-35m的应是晚冰期沉积,约-35m以上是全新世以来的沉积。
曹光杰王建李彦彦
关键词:沉积层序古河谷末次盛冰期第四纪
空间自相关分析在面积高程积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面积高程积分值(HI)作为揭示区域构造相对活动性的指标,在地貌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研究多以流域作为载体分析HI值的特性,然而HI值是否受流域大小及形状的影响存在争议。以白龙江流域作为试验区,利用ASTER 30 m及SRTM 90 mDEM数据,基于不同大小的分析窗口分别计算了流域的HI值。研究表明:1.原始HI值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分析窗口空间分布位置、DEM分辨率、岩性差异的影响不大,但是受分析窗口大小的影响较大,存在尺度依赖。2.对原始HI值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后HI值表现出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热点分析"表明HI值高值聚集区分布在白龙江中上游,与地壳隆升强烈及断裂活跃的作用相关,低值聚集区分布在白龙江下游及一些河谷中。研究表明,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应用,能够使基于分析窗口提取的HI值呈现出更多的构造意义。
常直杨王建白世彪张志刚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樟子松树轮不同组分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对大兴安岭北部樟子松树轮中的全木、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3种组分按早晚材分别测定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分析比较早晚材两种材质的3种组分δ13C值差异,探讨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从组分来看,樟子松树轮综纤维素的δ13C指标更接近于α纤维素;从材质来看,樟子松树轮晚材不同组分的稳定碳同位素信号对气候环境变化响应的一致性和敏感程度要大于早材。樟子松树轮晚材的综纤维素δ13C指标是研究过去气候或环境变化的理想载体,而α纤维素在提取过程中很可能丢失了部分气候信息。
商志远王建崔明星陈振举王志军刘丰钱君龙
关键词:树轮碳同位素气候变化纤维素樟子松
面积高程积分值计算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0
2015年
面积高程积分值(Hypsometric index)能够对流域地貌发育阶段进行定量的描述,在地貌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于该值的计算方法较多,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哪种方法才能带来更便捷准确的结果,尚缺乏探讨。文中基于Arcgis9.3及SRTM-DEM数据,以白龙江流域32个子流域为例,分别利用积分曲线法、体积比例法及起伏比法求取了各子流域的HI值。结果表明:三种方法计算的HI值几乎一致,但起伏比法是计算HI值最高效简捷的方法;积分曲线法及体积比例法在流域数目较少时可以使用,但流域数目较多时不推荐使用。该结果可为利用HI值进行地貌研究提供借鉴。
常直杨王建白世彪张志刚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白龙江流域
基于SRTM DEM数据的三峡库区地貌类型自动划分被引量:18
2014年
传统地貌类型划分时多是基于单一或固定的地形因子进行分析,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以90m分辨率三峡库区SRTM DEM数据为基础,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了三峡库区地势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面积为2.34km2;并采用相关矩阵法和雪氏熵值法获取三峡库区地貌类型划分的最佳因子组合为高程、起伏度、坡度、全累计变率、坡度变率、高程变异系数;同时借鉴遥感图像自动分类原理中的ISODATA非监督分类功能完成了三峡库区8种地貌类型的自动划分。分类结果与三峡库区实际地貌类型相符,对三峡库区资源开发、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常直杨王建白世彪张志刚
关键词:地貌类型SRTMDEM三峡库区起伏度
均值变点分析法在最佳集水面积阈值确定中的应用被引量:38
2014年
利用DEM数据提取河流地貌参数在地貌学和水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集水面积阈值的准确确定是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对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为了探讨如何确定提取河网的最佳集水面积阈值,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杂谷脑河流域为例,基于SRTM-DEM数据,在利用ArcGIS水文分析模块计算不同集水面积阈值条件下河网密度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均值变点分析法获取河网密度值变化的拐点,并计算最佳集水面积阈值.研究表明:随着集水面积阈值的改变,河网密度逐渐降低,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法所确定的最佳集水面积阈值为8.1 km2,该结果与1∶50万水系图相比,主干上吻合,支流上更具真实性.该方法可以较好地确定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可为其它地区水系提取提供参考.
常直杨王建白世彪张志刚
5万年以来扬中段长江古河谷的沉积演变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根据扬中段的20个地质钻孔资料恢复古河谷地质剖面图,然后根据古河谷沉积物岩性、沉积结构、沉积物粒度特征、磁化率的分析划分地层层序.利用14C与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法测定地层的形成年代,建立了5万年以来的地层年代序列.该段地层特征显示,高程在-150 m以上古河谷的沉积在-68 m、-80 m和-125 m左右分别存在不整合面,反映了三期从砾砂、圆砾为主———粗砂、中砂为主———细砂、粉砂为主的沉积旋回特征.
李彦彦王建曹光杰
关键词:末次冰期古河谷沉积层序地层年代
末次盛冰期长江南京段古河槽特征被引量:6
2009年
根据南京长江大桥、三桥、四桥的地质钻孔资料,绘制南京段长江古河槽地质剖面示意图,对拟建南京长江四桥附近的4个钻孔进行了采样分析,从钻孔沉积物样品的14C年代及阶地形成时间可以判断,南京段约-60^-90 m的深槽为末次盛冰期时的长江河槽,钻孔揭示,南京段长江古河槽狭窄陡峭,呈V型,在南京长江大桥附近形成局部深切。
曹光杰李彦彦
关键词:末次盛冰期长江南京段
黄海南部海门近岸牡蛎礁发育的物质基础与环境背景被引量:9
2009年
中国的现代牡蛎礁多发育在河口,但位于黄海南部的海门市近岸牡蛎礁却发育在非河口地区。利用对岩芯和剖面进行的岩相、粒度、硅藻及14C年代等因子的分析测试数据,对黄海南部的海门市近岸牡蛎礁的发育场所和环境背景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该地在距今5630年左右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沉积环境变化,由之前的潮间带环境转变为之后的河口砂坝或者受河口影响的潮流砂脊相环境,形成了适宜牡蛎生长和牡蛎礁发育的条件。尽管牡蛎礁现在出露在粉沙淤泥质潮滩上,但是其发育的基底不是粉砂淤泥质潮滩,而是河口砂坝或者受河口影响的潮流砂脊。黏土矿物特征还显示出,海门牡蛎礁的发育还与长江口的影响密切相关。
王建赵梅白世彪龚晓辉张茂恒吴艳红萧家仪
关键词:沉积相沉积环境
白龙江流域河流纵剖面与基岩侵蚀模型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构造地形指标的发展对于构造运动的量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白龙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与西秦岭造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对该流域地貌是否处于构造隆升与河流侵蚀的均衡状态,以及内部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如何等问题尚缺乏细致研究。基于Arcgis9.3与ASTERGDEM数据,提取了白龙江流域32条支流的纵剖面,拟合其最佳函数形态,并利用基岩侵蚀模型提取了各个支流的标准化陡峭指数、凹曲度及拟合系数值,来揭示白龙江流域河流对构造运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河流拟合函数以指数函数为主,河流大多发育处于侵蚀作用强烈阶段;中上游地区标准化河流陡峭指数值较下游地区偏大,凹曲度值和拟合系数中上游较下游值偏小,反映了白龙江流域中上游与下游构造活动强度的差异性;32条支流的凹曲度大部分小于均衡状态经验平均凹曲度值(0.49),表明白龙江流域地貌形态发育大部分还没有达到均衡阶段。
常直杨王建白世彪张志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