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9207)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H指数:6
相关作者:严登华王刚刘少华翁白莎栾清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北工程大学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降水
  • 5篇干旱
  • 4篇水资源
  • 4篇流域
  • 3篇河流域
  • 2篇多时间尺度
  • 2篇生态
  • 2篇生态安全
  • 2篇水利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小波
  • 2篇降水指数
  • 2篇标准化降水指...
  • 1篇大苇莺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生育期
  • 1篇多分辨
  • 1篇多分辨分析

机构

  • 15篇中国水利水电...
  • 5篇河北工程大学
  • 4篇东华大学
  • 3篇北京市环境保...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利部海河水...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海河水利委员...
  • 1篇淮委水利科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邯郸水文水资...

作者

  • 8篇严登华
  • 7篇王刚
  • 4篇翁白莎
  • 4篇刘少华
  • 3篇栾清华
  • 2篇杨志勇
  • 2篇肖伟华
  • 2篇胡勇
  • 2篇孙青言
  • 2篇王浩
  • 1篇李悦
  • 1篇杨贵羽
  • 1篇张冬冬
  • 1篇高学睿
  • 1篇刘家宏
  • 1篇汤欣钢
  • 1篇秦天玲
  • 1篇丰华丽
  • 1篇尹军
  • 1篇潘涛

传媒

  • 4篇灾害学
  • 4篇南水北调与水...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洋淀东方大苇莺繁殖生境质量评价被引量:10
2014年
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东方大苇莺在华北地区的重要繁殖栖息地之一.于2011年6—7月采用样线法在保护区内开展东方大苇莺巢位调查,累计记录巢位112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态位因子分析模型对保护区内东方大苇莺的繁殖生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东方大苇莺偏好在高程相对较高、远离人类活动干扰的旱地芦苇景观内营巢,而避免在其他景观内营巢;2011年,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东方大苇莺繁殖适宜生境总面积2474.69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6%,其中最适宜生境面积1131.19 hm2,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最适宜生境呈圈层状结构分布,集中分布于现分隔2处的白洋淀东部的大麦淀、烧车淀核心区及其周边区域.为保护东方大苇莺繁殖生境,建议将大麦淀和烧车淀核心区合并,形成一个面积更大、分布相对集中的核心区,并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维持白洋淀湿地自然景观的规模为目标,合理设置缓冲区.
赵志轩严登华耿雷华林锦丰华丽
关键词:湿地保护
基于追迹计算的流域面源污染物入河负荷贡献率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GIS技术和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法,将坡面面源产污过程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相耦合,提出基于追迹计算的汇流单元面源负荷贡献率评价方法。此方法可客观识别各汇流单元对河道水体污染的贡献,进而有效克服水质资料缺失的不足,并在滦河流域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严昇严登华秦天玲王浩王刚胡勇
关键词:面源污染输出系数法滦河流域
基于水资源系统的流域干旱风险评价——以漳卫河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风险理论,从水资源系统的角度剖析流域干旱风险的构成,分别从降水、用水和水利工程调节的角度讨论构建干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指标、干旱承灾体的暴露性指标以及干旱孕灾环境的脆弱性指标,建立流域干旱风险评价方法框架,并以漳卫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评价结果表明,漳卫河流域13个评价单元中,有4个评价单元属于高风险区,3个单元属于低风险区,其他6个单元为中等风险区。各评价单元的干旱危险性因子指标值差别不大,流域干旱高风险区的主要贡献因素是较大的用水需求和缺乏稳定的供水水源。
王刚严登华杜秀敏于志磊申丽霞翁白莎
关键词:危险性脆弱性水资源系统
近55年以来漳卫河流域干旱演变特征被引量:6
2014年
以漳卫河流域11个气象基准站1957年-2011年降水日值资料为基础,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选取干旱发生频次、干旱影响范围、干旱强度与历时、干旱重心等指标,分析了流域降水突变前后气象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流域降水在1976年发生突变,降水突变前后,年尺度干旱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显著增加,分别由20%、23.2%增加到40%、34.1%;在季尺度上,春旱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均有较大程度减少,夏旱和秋旱的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有所增大,冬旱的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分别有小幅度的增大和减少;年尺度和季尺度干旱的平均干旱历时和强度增加显著,而月尺度干旱的干旱历时和强度略有下降;流域干旱重心在降水突变前后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王刚严登华申丽霞翁白莎汤欣钢万金红
关键词:标准化降水指数
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从水利工程的布局、规模和运行管理两个层面构建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两种确定权重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在漳卫河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流域整体应对干旱能力水平较弱,未来需要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体系的科学调度管理,并充分利用流域外调水提高干旱应对能力。
王刚严登华吴楠杨志勇韩冬梅刘少华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熵值法
海河流域1961年-2010年极端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9
2014年
以海河流域30个气象基准站1956年-2010年气温和降水日值资料为基础,选取12个表征极端气候变化指标,分析了该流域极端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极端高温的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均有较强的增加趋势;极端低温的强度、频度显著降低,反映出流域整体增温的气候变化背景;流域短历时极端降水强度有增大趋势,年极端降水的发生频次降低,连续湿日表现出一定的减少趋势,而连续干日在近几十年来有一定的增加趋势,区域呈现弱干化趋势。从年代际变化特征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极端高温事件和短历时强降水事件发生趋于频繁,而长持续性降水事件的降水量减少。海河流域整体的暖干趋势以及降水集中的趋势,将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短历时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增加可能加剧局地的山洪灾害和城市内涝的风险。
王刚严登华张冬冬刘少华
关键词:极端气温极端降水海河流域气候变化
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定量评价研究:方法及案例被引量:2
2015年
水利工程群是由区域上蓄、引、提、调工程及闸坝工程组成的复杂供水系统,是应对区域干旱的关键支撑。针对当前抗旱能力评价概念表达不统一、定量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对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进行界定;从干旱本质和干旱灾害形成的机理出发,定义了干旱应对能力水平指数(HEGdca),并提出基于HEGdca的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定量评价方法。以2010年为评价水平年,评价了漳卫河流域给定水利工程条件应对不同程度气象干旱事件的能力。结果表明:以流域多年平均缺水率为衡量标准,漳卫河流域当前(2010年)的水利工程条件整体可以有效应对不超过30年一遇的干旱。评价结果与流域的实际情况相符,可为流域抗旱规划和干旱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王刚潘涛严登华齐珺刘少华赵继伟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石津灌区冬小麦关键生育期逐时降水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石津灌区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内有效降水过程的变化,为灌区雨水的高效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灌区内部及周边15个气象站1983-2012年4-6月的逐时降水资料,基于降水历时与降水强度的分类标准,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借助ArcGIS平台的反距离插值(IDW)工具,分析了4类有效降水(短历时小雨、长历时小雨、短历时中雨、长历时中雨)在冬小麦3个生育期内发生时刻的变化规律、逐站逐年的累计降水次数以及总降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1)午后至夜间(14:00-06:00)为4类有效降水的高发时段,其中长历时中雨在拔节期的发生时刻集中在10:00-15:00时段。(2)4类有效降水的累计降水次数以及总降雨量30年的变化趋势一致:1短历时小雨在冬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呈增加趋势,在乳熟期表现出减少趋势;2长历时小雨在拔节期呈增加趋势,抽穗期、乳熟期为减少趋势;3短历时中雨、长历时中雨在1998年以前呈减少趋势,1998年以后短历时中雨在拔节期为减少趋势,其他时期表现为增加趋势,长历时中雨在抽穗期为减少趋势,其他时期则为增加趋势。(3)4类有效降水的累计降水次数以及总降雨量的空间分布一致:拔节期4种类型降水均表现为北多南少;抽穗期不同历时小雨表现为中间少四围多,不同历时中雨则表现为西南多东北少;乳熟期不同历时小雨的空间分布与抽穗期一致,短历时中雨呈北多南少的分布,长历时中雨则呈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结论】气候变化背景下冬小麦拔节期有效降水的发生次数和降雨量逐渐增加;乳熟期的有效降水次数和降雨量呈减少趋势。
任庆福翁白莎裴宏伟袁喆
关键词:石津灌区冬小麦生育期有效降水
气候变化对旱涝事件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从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及水资源系统影响的角度剖析了气候变化对旱涝事件影响的驱动机制,从气候变化对天气系统、下垫面条件、经济社会需水量等方面的影响梳理了现阶段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旱涝事件影响的评估方法。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导致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异常,容易引起大范围的持久性旱涝事件;气候变化还可以通过影响地表覆被、土壤特性等下垫面条件加剧旱涝事件的风险;同时,气候变化还将影响经济社会需水量及过程,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
王刚肖伟华路献品刘少华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循环
半干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潜水依赖性模拟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半干旱地区复杂的水分条件,从水循环整体的角度出发,通过水循环模拟与植物生长模拟,探索地表植被与潜水的关系。以通辽市平原区的主要植被类型草地为研究对象,选取草地干物质产量作为反映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指标,通过分析该指标对降水和地下水变化的响应,阐明地表生态系统对地下水的依赖性。结果表明,枯水年草地生态系统稳定的适宜地下水埋深应在2.0-2.2 m之间;平水年草地干物质产量比枯水年增加13.0%-47.8%,说明降水是影响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无潜水支持条件下,枯水年的草地干物质产量比多年平均值减产11.0%-14.7%,而平水年仅减产3.8%-5.9%,可见降水的丰枯变化影响着草地的潜水依赖程度。
孙青言陆垂裕栾清华李慧汪林
关键词:降水水文草地干物质产量半干旱地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