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8gk3002)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谢定钟海雁刘永乐宋一恒魏玉翠更多>>
-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螺旋藻脱腥工艺优化及其强化米粉的研制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发酵法对螺旋藻进行脱腥,以藻蓝蛋白的吸光值来判定脱腥程度,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脱腥工艺最佳参数为:39℃水浴加热30 min,酵母添加量为0.84%;在米粉生产中加入1%的脱腥螺旋藻可得没有腥味的营养强化米粉。结果表明,脱腥螺旋藻米粉营养强化效果明显,其中VE增加了500%、VC增加了380%、钙增加了294%、铁增加了77%、锌增加了67%、蛋白质增加了20%、脂肪增加了10%。
- 魏玉翠谢定刘永乐欧阳建勋俞健韩丹妮
- 关键词:螺旋藻脱腥米粉响应面营养成分
- 早籼米及其自然发酵液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存放了30个月的早籼稻米及其72 h自然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结合谱库检索技术、标准物色谱和参考文献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内标法定量,发现两者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均有乙醛(各为95.05,46.84μg/mL)、2-羟基丙腈(43.59,30.79μg/mL)、乙酸(17.77,59.36μg/mL)和2-壬酮(78.27,92.38μg/mL)等,自然发酵增加了二氧化碳(36.83μg/mL)和4-甲氧基-1,3-苯二胺(0.67μg/mL)等成分。
- 谢定钟海雁刘永乐易翠平陈奇李晓文
- 关键词:早籼米自然发酵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挥发性化合物
-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富硒发酵条件被引量:12
- 2009年
- 利用响应面法对酵母富硒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法分析出4个重要因素,然后经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法(RSM)中的Box-Behnken法设计优化试验,确定主要因素的最佳值,即接种量24.9%(V∶V)、Se添加量18.7mg/L、培养时间29.4h、装液量68.8mL/250mL三角瓶,此时,酵母生物量和硒含量分别达到12.8614,2.6593mg/g,与有关报道[1]相比分别增加了19.54%,5.99%。
- 宋一恒谢定钟海雁
- 关键词:酵母发酵响应面法生物量富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