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024)
- 作品数:65 被引量:381H指数:11
- 相关作者:苏勇李元旭程骏骏张洁宗利永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有助于提高服务绩效吗?被引量:6
- 2013年
-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服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服务管理的研究焦点。本文对62家服务型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和431份员工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流动、结果导向评估和激励性薪酬对员工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满意对角色内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员甄选、广泛培训、内部流动对员工组织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组织认同对角色内绩效和角色外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员工组织关系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和角色内绩效与角色外绩效之间不同中介效应。本研究为服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员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服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 李辉苏勇王淼
- 关键词:组织认同服务绩效
-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关键:“以生产为中心”转变到“以用户为中心”被引量:5
- 2018年
- 传统媒体与受众是单向主动传播与被动接受关系;新媒体与受众是双向互动的用户体验。传统受众观是"以生产为中心",互联网时代是"以用户为中心"。这场变革源于新闻资讯消费习惯与消费路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用户相比受众多了两重身份:新闻资讯参与者与生产者。传统媒体侧重宣传导向,用户导向则兼顾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从传统媒体大众化时代转变为互联网分众化时代,必须满足分众化个性需求。用户至上思维的核心是UGC(用户生成内容),这是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重大变革。过去只有单一记者写稿,而今人人都是新闻信息写作者,"公民记者"成为时代一大景观。相同志趣者网络社区用户体验互动,也造就了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社群经济。
- 皓默烨杨捷
- 关键词:传统媒体互联网用户中心分众化
- 也谈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被引量:1
- 2016年
- 文化资源是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把握资源特点、找准产业定位、实现项目转化,是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可行路径:即根据辨识度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可划分为外显文化资源和内隐文化资源;准确定位于外显依赖型、双依赖型和内隐依赖型三种不同的文化产业模式;不同的产业类型选择不同的转化方式,包括在地转化、在场转化和在线转化。
- 吴钊
- 关键词:文化资源
- 合法性视角下企业文化与持续竞争优势——沃尔玛(中国)和淘宝网的纵向双案例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源。文章以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和淘宝网为案例,采用纵向双案例比较研究和因果图分析方法,探究了企业文化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影响企业的合法性,促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展。这丰富了企业文化和合法性相关理论,对于企业培育企业文化以提高合法性,进而构建持续竞争优势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 苏勇李作良马文杰
- 关键词:企业文化合法性持续竞争优势
- 我国传媒员工薪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建国以后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传媒业分别经历了1953年、1956年、1985年与1993年四次工资大变革。长时期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传媒业薪酬体系欠合理公正,难以实现同工同酬,薪酬结构僵化,欠弹性。要改革这些弊端,必须综合考虑影响薪酬内部与外部诸多因素,正确贯彻科学的薪酬设计原则,实行绩效工资制,更好地体现效率优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发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真正实现同工同酬,消除男女性别歧视、在编与非在编歧视,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薪酬管理体系。
- 魏宁廖宇张静张静
- 关键词:传媒业薪酬同工同酬
- 传媒转型时期激励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在社会转型时期,怎样有效激发传媒人的潜能,使得传媒品牌内部的潜力得到最大化的迸发,使传媒单位打拼市场,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要发挥激励的最大效能,传媒员工需要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原则,灵活把握原则,根据传媒单位的实际情况,驾轻就熟地运用目标激励法、竞争法、奖惩法、薪酬激励法、培训激励法与自我激励法。建设好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需要研讨有效的激励系统,采取晋升、技术激励、组织文化与精神激励等多重激励措施,严格推行绩效考核,突出"能力本位"的激励特色,努力践行岗薪制,让技能与报酬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能力提升的激励宗旨。多管齐下,才能挖掘发挥传媒人知识员工潜能,使得新闻人与传媒业达到双赢的境界。
- 唐烨时臻善
- 关键词:传媒
- 真诚型领导能否打破员工沉默?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20
- 2015年
- 本文以进化心理学理论和个体-情景交互理论为基础,并以河南省一家国营企业的222名员工为样本,检验了真诚型领导行为抑制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真诚型领导行为对员工沉默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员工的心理安全感在真诚型领导行为和员工沉默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员工的外向性和责任感越高,心理安全感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负向联系的就越强,同时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也越强。本文最后探讨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吕逸婧苏勇
- 关键词:心理安全感外向性责任感沉默行为
- 企业社会责任行动实施过程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被引量:5
- 2014年
- 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企业高层管理者视角,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行动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假设模型,并且,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拟合检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行动的开展与其高管的行为意图、态度、对该行动的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感知等因素密切相关。
- 冯臻
- 关键词:企业高管影响因素
- 产品伤害危机下消费者-品牌关系再续——一个投入模型视角被引量:7
- 2015年
- 产品伤害危机引起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挽回流失的消费者,与消费者再续品牌关系是危机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人际关系的相互依赖理论与投入模型为理论基础,就产品伤害危机下品牌方与消费者关系再续提出了若干项研究假设,构建了消费者-品牌关系再续研究模型,运用调查问卷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关系投入对消费者的补救满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投入和补救满意对关系承诺恢复都没有显著的影响。消费者的补救满意对品牌信任恢复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替代品牌品质对消费者的品牌信任恢复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品牌信任恢复对关系承诺恢复和品牌关系再续意愿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关系承诺恢复对品牌关系再续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关系投入和关系承诺恢复之间,补救满意和品牌信任恢复发挥着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
- 徐小龙苏勇
- 关键词:产品伤害危机
- “互联网+”主导下电影产业链优化路径分析——以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影布局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互联网+"作为全新的生产力模式,颠覆了传统行业的运行规则与商业逻辑,互联网冲击之下的电影产业也发展出新业态。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携巨额资金强势入驻电影产业,在颠覆传统电影产业链的同时,也为电影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方式,电影产业链出现向上游追溯、向下游拓展等路径优化模式,新的电影生态圈正在形成。而此时电影的文化属性本质与资本逐利特质之间的矛盾也集中爆发,使电影产业处于繁荣与恐慌的交叉路口。
- 张静张静
- 关键词:电影业产业链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