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1998A457)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林炳亮杨绍基林潮双黄桂梅赵志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型肝炎并发脑出血23例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 2006年
-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全球性传染病,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其相关的疾病,其中器官出血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可诱发脑出血,并且是导致重型肝炎死亡的重要原因,国外研究报道丙型肝炎病毒是促使脑出血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3例乙型肝炎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以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 罗燕李俊严颖林炳亮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脑出血患者病因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器官出血
- 胸腺肽α_1促进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80例HBV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随机分配进入单一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组和胸腺肽α1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组。【结果】治疗52周,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52%(16/31)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5%(2/37),Ρ<0.001。停药1年,持续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2%(13/31)和8%(3/37),Ρ=0.001。治疗过程,两组HBVDNA定量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但停药后HBVDNA反弹;治疗后,两组的ALT复常率基本一致,达80%(25/31)和68%(25/37),但停药后拉米夫定组仅有19%持续正常,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拉米夫定组有10例(27%)发生YMDD变异,联合组仅有1例。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明显地改善,肝纤维化程度降低,HBsAg、HBcAg的表达明显减少。治疗过程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案。
- 林炳亮黄桂梅林潮双杨绍基赵志新姚集鲁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胸腺肽Α1拉米夫定药物治疗
- 广东11例裂头蚴病分析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总结裂头蚴病新的流行特点、诊疗情况。【方法】1993年至2002年6月收治的11例、经 ELISA 血清学诊断方法结合病理确诊裂头蚴的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误诊情况和治疗疗效。【结果】裂头蚴病有增多的趋势,2000年后9例(82%),且城市多见,患者皆有不良饮食习惯,进食不熟蛇、蛙或海鲜类食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皮下结节,内脏组织器官受累多(54%,6/11),其中以肝脏损害常见;误诊率高;早期使用吡喹酮或阿苯哒唑治疗效果好,肉芽肿明显形成者需手术切除。【结论】裂头蚴的流行有新的特点,临床上内脏受累多见,容易误诊,要重视裂头蚴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林炳亮陈禄彪张晓红林潮双杨绍基
- 关键词:裂头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