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208)

作品数:9 被引量:110H指数:5
相关作者:匡尚富刘茜王延贵胡春宏王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岸滩
  • 3篇崩塌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河岸
  • 2篇河流
  • 1篇典型结构
  • 1篇洞庭湖
  • 1篇支流
  • 1篇水期
  • 1篇水沙
  • 1篇水沙变化
  • 1篇水位
  • 1篇水问题
  • 1篇淘刷
  • 1篇坡度
  • 1篇鄱阳湖
  • 1篇来沙
  • 1篇来沙系数
  • 1篇河道
  • 1篇河流系统

机构

  • 5篇中国水利水电...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篇匡尚富
  • 2篇王延贵
  • 2篇刘茜
  • 1篇胡春宏
  • 1篇陈吟
  • 1篇王莹

传媒

  • 3篇泥沙研究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浙江水利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冲积河流典型结构岸滩落崩临界淘刷宽度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岸滩落崩是最重要的崩塌形式之一,为了探讨落崩发生的过程和临界条件,通过分析单一、二元、沙质壤土夹层三种典型结构岸滩发生落崩的本质,利用水沙运动理论、岸滩稳定理论和水槽淘刷试验,深入研究了落崩发生机理与崩塌过程,建立了简单岸坡剪切崩塌和旋转崩塌临界淘刷宽度公式,并为水槽模型沙岸滩淘刷试验资料所验证。岸脚淘刷致使岸滩上部块体处于临空状态,当淘刷宽度大于临界淘刷宽度后,落崩将会发生;落崩临界淘刷宽度主要取决于岸滩土壤特性、淘刷位置、边坡形态及河岸裂隙深度等,与河岸高度和强度系数成正比,与岸坡裂隙深度和岸坡坡度成反比。
王延贵匡尚富
河流岸滩挫落崩塌机理及其分析模式被引量:11
2013年
为探讨岸滩挫落崩塌发生的机理和分析模式,通过分析河流岸滩土壤特性和地质结构,结合岸滩土体应力分布与变化特点,深入分析了岸滩挫落崩塌的力学机制和崩塌过程,指出在河床冲刷下切过程中,黏性岸滩顶部出现的纵向裂隙会促使岸滩挫落崩塌的发生,发生过程相对简单和短暂,破坏面为平面;根据岸滩崩塌体力学平衡分析,探讨了岸滩挫落崩塌的分析模式,导出了挫落崩塌的稳定分析方程,该方程反映了河岸土壤特性、岸坡形态、河床冲刷、岸滩渗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关系,将其应用于岸滩临界崩塌高度公式的推导,并利用实测资料对挫落崩塌分析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模式是合理的,可以在实践中应用。
王延贵
关键词:岸滩
我国四大水问题的发展与变异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解我国基本水问题的发展与变异状况,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河流系统演进与基本水问题的内在关系,总结了我国水问题的基本特点,探讨了我国水问题的发展与变异特征。指出河流系统演进与剧烈变化是产生"水多、水少、水浑和水脏"四大水问题的渊源,四大水问题对我国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危害极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河流系统环境的变化,"水多"问题呈现洪涝发生频率增大、河道小水大灾、河流治理不平衡、城市洪涝问题凸现等新特点;"水少"问题变异表现为干旱缺水发生频率提高、区域与内涵扩展、持续时间加长等新情况;"水浑"问题变异主要是指流域人类活动频繁、江河输沙量大幅减少及其影响;"水脏"问题变异特征主要是流域复合型污染和面源污染加重、工业污染向生活污染为主转变等;需要对这些新情况及新特点加以重视。
王延贵王莹
关键词:水问题河流系统
洪水位变化对岸滩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洪水涨落对岸滩崩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洪水期岸滩受力分析,结合岸滩土体性质和洪水浸泡岸滩特点,给出洪水期岸滩稳定系数;进而分析了洪水降落期岸滩稳定性变化,指出洪水骤降时,长期洪水浸泡后黏土岸滩稳定系数将会大幅度减小;在洪水缓慢降落时,黏性岸滩稳定性减小,但减小幅度小于骤降的情况。通过分析对比洪水上涨、洪水浸泡和洪水降落等不同过程的稳定性,指出洪水迅速上涨期岸滩稳定性最好,依次为洪水缓慢上涨期、洪水浸泡期和洪水缓慢下降期,洪水骤降期岸滩稳定性最差。
王延贵匡尚富陈吟
长江上游水沙特性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被引量:38
2016年
长江上游人类活动频繁,水沙特性发生变化。为了探讨长江上游水沙特性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采用累积曲线法、M-K次序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江上游干支流1950-2014年的水沙特性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干支流年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除金沙江年输沙量2013年前变化不大外,其他主要干支流水文站年输沙量显著减少,水沙搭配关系发生一定变化,来沙系数减小,河道输沙潜力提高,有利于河道冲刷。结合长江上游水沙变化的特征,分析了流域水土保持、水库拦沙、河道采砂、过度开发等人类活动对河道水沙变化的影响,不同的人类活动对河道水沙量变化的作用存在差异,其中水库拦沙作用明显。
王延贵胡春宏刘茜史红玲
关键词:长江上游水沙变化来沙系数影响因素
河岸崩塌类型与崩塌模式的研究被引量:32
2014年
崩岸是河流侧向演变的重要形式,包括滑崩、挫崩、落崩、窝崩等。滑崩一般发生于土质均匀和松散的岸滩,其崩塌过程较长,崩塌破坏面一般为曲面,可采用土力学中的条分法进行分析;挫崩主要发生在具有纵向裂隙的黏性岸滩,其崩塌过程较简单和短暂,崩塌破坏面为平面,可采用崩体力学平衡分析;在黏性岸滩的岸脚遭受水流淘刷,上部块体处于临空状态下发生落崩,崩塌破坏面为平面,其崩塌过程简单和短暂,分为剪切、旋转(倒崩)和拉伸三种落崩模式,落崩仍可按崩体力学平衡法进行分析;对于特定的河岸边界条件,当受到水流的剧烈淘刷或土体失去承载能力时,河岸可能发生窝崩,其崩塌过程连续复杂,可分为淘刷窝崩和液化窝崩。通过引入岸滩边坡形态坡度,分析了边坡形态坡度与稳定性的关系,指出岸滩崩塌坡度大于稳定坡度,岸滩边坡坡度介于崩塌坡度和稳定坡度之间,岸滩处于不稳定状态。
王延贵匡尚富
关键词:崩岸
模糊层次分析在河道岸滩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河岸边界条件和河流动力条件是影响岸滩稳定的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多种因素对岸滩稳定性的影响与评价,通过分析枯水期和洪水期岸滩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差异,建立了河流岸滩崩塌影响因子的层次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枯水期和洪水期各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指出无论在枯水期还是在洪水期,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岸滩稳定性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差异,进而提供了岸滩稳定性评价的新思路。
王延贵金亚昆
长江中下游水沙态势变异及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4年
流域人类活动对长江中下游水沙态势变异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了解长江中下游水沙态势变异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累积曲线法、M-K次序分析法和有序聚类法就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支流和两湖(洞庭湖、鄱阳湖)湖口1950-2011年期间水沙态势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流域人类活动的变化特征,指出长江中下游干流汉口站和大通站、主要支流汉江皇庄站及鄱阳湖湖口站年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干流宜昌站和洞庭湖湖口城陵矶站的年径流量有显著减少的趋势;除鄱阳湖湖口站年输沙量变化不大外,干流、主要支流和洞庭湖水文站年输沙量显著减少。结合长江中下游水沙变化的特征,分析了水库拦沙、水土保持、两湖(洞庭湖、鄱阳湖)区域水沙变化、河道采砂等因素的影响,指出不同的影响因子对河道水沙态势变化的作用是不同的,特别是水库拦沙的影响更显著,三峡水库运用对中下游干流水沙态势变异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王延贵刘茜史红玲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