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Z3132)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永利张永健苗庆峰陈雪彦张伟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省药品检验所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双苯氟嗪
  • 5篇缺血
  • 4篇脑缺血
  • 3篇再灌注
  • 3篇神经元
  • 3篇灌注
  • 2篇学习记忆
  • 2篇灶性
  • 2篇灶性脑缺血
  • 2篇乳酸脱氢酶
  • 2篇色谱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细胞
  • 2篇相色谱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局灶
  • 2篇局灶性
  • 2篇局灶性脑缺血
  • 2篇记忆障碍
  • 2篇海马

机构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药品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制药集...
  • 1篇河北省药品检...

作者

  • 8篇王永利
  • 7篇张永健
  • 5篇苗庆峰
  • 4篇陈雪彦
  • 4篇张伟
  • 2篇郭鸣放
  • 2篇许彦芳
  • 2篇陈汝红
  • 2篇李海芳
  • 1篇李军霞
  • 1篇尹京湘
  • 1篇吕平
  • 1篇赵曦
  • 1篇胡会青
  • 1篇贾庆忠
  • 1篇张英俊
  • 1篇张国红
  • 1篇薛健梅
  • 1篇韩学静
  • 1篇吴洋

传媒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苯氟嗪对氯化铝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对氯化铝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铝制备痴呆大鼠模型,灌胃给予2个剂量双苯氟嗪(3.0和10.0mg/kg)60天,跳台仪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生化分析法测定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tivecapacity,T AOC)。结果学习记忆测试结果显示,除记忆测试中双苯氟嗪3.0mg/kg对错误次数无明显影响外,2个剂量均可缩短模型动物的反应时间及累积电击时间,延长跳台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生化指标测定显示,双苯氟嗪10.0mg/kg可显著增强模型动物脑组织中SOD活力和T AOC,降低MDA的含量,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双苯氟嗪3.0mg/kg组脑组织中MDA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OD和T AOC亦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剂量组各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苯氟嗪对氯化铝致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这种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苗庆峰郭鸣放陈雪彦许彦芳张永健
关键词:双苯氟嗪痴呆记忆障碍
双苯氟嗪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用雄性21月龄大鼠,灌胃给予双苯氟嗪5.0 mg/kg90 d后,跳台仪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表达,生化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中SOD和MDA。结果双苯氟嗪可缩短老龄大鼠的反应时间及受电击时间,减少错误次数,延长潜伏期,可显著增强老龄大鼠血清中SOD活力,降低MDA的含量,可以保护老龄大鼠脑损伤性改变,维持海马锥体细胞完整,并可提高老龄大鼠脑组织中ChAT表达。结论双苯氟嗪可改善老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及脑内胆碱能神经功能有关。
苗庆峰张永健许彦芳郭鸣放张伟苏彦欣
关键词:双苯氟嗪记忆障碍老龄大鼠
双苯氟嗪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毛细管GC测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了毛细管GC测定双苯氟嗪中二氯甲烷、乙醇、甲基异丁酮3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FID检测器,DMF为溶剂。结果 3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为0.9999-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98.7%,98.9%,RSD分别为2.1%,1.9%,2.0%。结论本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双苯氟嗪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韩学静陈汝红郭毅王永利
关键词:双苯氟嗪有机溶剂残留量毛细管气相色谱
双苯氟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E-选择素、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E-选择素(E-selectin)、P-选择素(P-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以及生化的方法,观察双苯氟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形态学、P-选择素、E-选择素和ICAM-1表达以及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的影响。结果双苯氟嗪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形态学表现;降低P-选择素、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以及MPO的活性。结论双苯氟嗪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对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张国红吕平王永利
关键词:双苯氟嗪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P-选择素
国家一类新药——双苯氟嗪的开发
2009年
1 项目背景 卒中是当前人类生命的第三杀手,在脑血管疾病中尤以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最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开发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药物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河北医科大学首创合成、受国家专利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一类新药——双苯氟嗪(dipfluzine)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ZL 200310109642;ZL 200810079447.7),在多方面符合理想的抗脑缺血药应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双苯新药缺血性脑损伤国家发明专利脑血管疾病
双苯氟嗪对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卒中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Dip)对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卒中后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Dip对SHRSP卒中后神经症状、体重、存活时间、血小板粘附率、脑系数以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Dip能够明显延长SHRSP卒中后的存活时间,改善其神经症状,抑制卒中后体重减轻并能显著地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及脑系数,减轻脑水肿,对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Dip对SHRSP脑卒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张伟陈雪彦李海芳苗庆峰张永健王永利
关键词:脑卒中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氟桂利嗪
双苯氟嗪抑制FasL分子表达的基因转录机制(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双苯氟嗪对Fas配体分子表达抑制的基因转录机制的影响。通过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所有实验动物缺血15 min,再灌注72 h。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双苯氟嗪组及环孢素A组。药物干预于再灌注后2 h内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双苯氟嗪按20 mg·kg-1灌胃给药,环孢素A 10 mg·kg-1腹腔注射。应用蛋白质印迹和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技术检测海马CAI区Fas配体(FasL)、转录因子NFATc、I-κB-α、phospho-I-κB-α蛋白表达以及测定FasL分子启动子远端及FasL分子启动子近端NFATFasL-DNA结合活性。结果表明,双苯氟嗪明显降低FasL、NFATc的蛋白表达并显著减少FasL分子启动子远端及FasL分子启动子近端NFAT结合位点的NFAT-DNA结合活性。各组之间I-κB-α蛋白表达无显著区别。未观察到各组phospho-I-κB-α蛋白表达。由此可见,双苯氟嗪通过降低转录因子NFATc的FasL分子的基因转录功能,从而抑制FasL分子的基因表达。
张英俊张英俊董兰凤尹京湘贾庆忠李军霞张永健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双苯氟嗪FAS配体
双苯氟嗪抗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L 型钙通道拮抗剂双苯氟嗪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中的抗凋亡作用及与CD95 (Fas)分子启动的死亡信号转导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 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缺血 15min ,再灌注 3d) ,双苯氟嗪 (2 0 ,4 0和 80mg·kg-1)每日灌胃给药 1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Confocal)和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形态学改变 ,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海马DNA含量变化 ;Western blotting和RT PCR方法检测CD95 (Fas)分子启动的死亡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Fas,FasL和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呈现典型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 ,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上升 (P <0 0 1)。双苯氟嗪明显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 ,显著降低凋亡细胞百分率 (P<0 0 1)。Westernblotting及RT PCR结果显示 ,双苯氟嗪显著降低CD95 (Fas)分子相关蛋白Fas、FasL和Caspase3在蛋白及核酸水平的表达。结论 双苯氟嗪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CD95 (Fas)分子启动的死亡信号转导通路 ,从而发挥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张英俊王永利
关键词:双苯氟嗪全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凋亡药效学
双苯氟嗪中杂质的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PDA)法对双苯氟嗪中的杂质进行结构分析。方法:采用C18柱,甲酸铵溶液(用甲酸调节pH至3.2)-甲醇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45℃,MS/MS和PDA分别检测。结果:双苯氟嗪中的主要杂质有效分离,通过解析获取的质谱和紫外信息,结合原料合成工艺,对其中3个未知杂质的结构进行了推断。结论:本实验分离鉴别了双苯氟嗪中的主要杂质,为双苯氟嗪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
陈汝红王熳刘松雁边铭赵曦王永利
关键词:双苯氟嗪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双苯氟嗪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Dip)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雌性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Dip(20,40和80mg·kg-1)治疗组、氟桂利嗪40mg·kg-1治疗组。术后1.5hig给药。术后6h,采用盲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IV%)及观察脑细胞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缺血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为(7.7±0.8),Dip20、40及80mg·kg-1治疗组分别为(6.8±0.8)(P<0.05);(6.0±0.6)(P<0.01)和(5.5±0.8)(P<0.01);Dip40和80mg·kg-1组Ⅳ%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分别低39%和62%。且Dip上述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Dip40和80mg·kg-1可以减轻脑损伤。结论Dip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李海芳陈雪彦张伟王永利张永健
关键词:脑缺血双苯氟嗪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