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08276101D-62)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刘红霞王长垠殷春萍宋世雄张敏更多>>
相关机构:邯郸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颈动脉
  • 5篇颈动脉粥样硬...
  • 5篇补肾
  • 4篇补肾法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血清
  • 2篇中药
  • 2篇补肾中药
  • 1篇代谢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流
  • 1篇动脉血流动力...
  • 1篇血清SICA...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脂

机构

  • 6篇邯郸市中医院

作者

  • 5篇殷春萍
  • 5篇王长垠
  • 5篇刘红霞
  • 4篇宋世雄
  • 1篇崔娅晖
  • 1篇郭晓芳
  • 1篇杨杨
  • 1篇张敏
  • 1篇朱克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补肾活血法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配合辛伐他汀多靶点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07年5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患者100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见颈动脉软斑、混合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服用辛伐他汀,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补肾活血法中药,8周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斑块大小变化及病理学改变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斑块体积及稳定性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法配合辛伐他汀多靶点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安全有效。
殷春萍王长垠刘红霞宋世雄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补肾活血法辛伐他汀
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舒降之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以及颈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SP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明显降低(P<0.01),血流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SPV、EDV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中药可调节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颈动脉血流量,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
王长垠殷春萍刘红霞宋世雄崔娅晖
关键词:补肾中药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
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舒降之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以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SOD活性、MDA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中药可显著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自由基代谢,抗氧化损伤,显著抑制颈动脉硬化。
王长垠殷春萍刘红霞宋士雄
关键词:补肾中药颈动脉粥样硬化自由基
涤痰熄风通络汤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及对脂代谢、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sICAM-1、sVCAM-1和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观察涤痰熄风通络汤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效果。方法:选取86例ACI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予以涤痰熄风通络汤辅助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半身不遂、语言謇涩、舌苔白腻、脉沉缓或沉细)、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血流速度(MF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清黏附分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TG、LDL-C、PI、RI、sICAM-1、sVCAM-1、TNF-α、IL-17水平及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HDL-C、MFV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涤痰熄风通络汤辅助治疗ACI可获得较为突出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朱克郭晓芳杨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脂代谢脑血流动力学
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TNF-α及IL-6含量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和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血清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结论补肾中药可显著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性细胞因子,通过抑制炎症损伤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王长垠殷春萍刘红霞宋世雄
关键词:白介素6
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口服舒降之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64例)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斑块面积、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斑块数量、斑块面积、TG、TC、LDL-C、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中药可显著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显著抑制颈动脉硬化。
王长垠殷春萍刘红霞宋世雄张敏
关键词:补肾法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血液流变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