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61001)

作品数:25 被引量:67H指数:6
相关作者:任慧平刘宗昌王海燕安治国王玉峰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钢管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金属学及工艺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时效
  • 16篇固溶
  • 15篇含铜高纯钢
  • 7篇时效硬化
  • 6篇
  • 5篇铜钢
  • 5篇E-1
  • 4篇偏聚
  • 4篇含铜钢
  • 4篇合金
  • 4篇F
  • 3篇固溶处理
  • 3篇固溶态
  • 3篇含铜
  • 3篇CU
  • 2篇等温
  • 2篇等温时效
  • 2篇低碳
  • 2篇时效过程
  • 2篇时效行为

机构

  • 27篇内蒙古科技大...
  • 4篇天津钢管公司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27篇任慧平
  • 26篇刘宗昌
  • 24篇王海燕
  • 13篇安治国
  • 9篇王玉峰
  • 4篇郭凤莲
  • 4篇李文学
  • 4篇卢弘
  • 1篇高雪云
  • 1篇孙昊
  • 1篇郭风莲
  • 1篇李德超

传媒

  • 7篇包头钢铁学院...
  • 4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金属热处理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特殊钢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国外金属热处...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Journa...
  • 1篇中国材料科技...
  • 1篇热处理技术与...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7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形变热处理对含铜高纯钢时效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Quanta 400)和高分辨透射电镜(JEM-2010)研究了含铜高纯钢形变过程中的时效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冷变形后呈现形变孪晶组织,在时效过程中铜的析出优先于钢板的再结晶,促进了富铜析出物在铁素体晶界处和位错线上的析出.
安治国刘宗昌王海燕王玉峰任慧平
关键词:含铜高纯钢时效形变热处理孪晶
含铜高纯低碳钢时效过程中微观组织的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含铜高纯低碳钢时效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为了研究含铜高纯钢时效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变化,测定了试样时效处理后的维氏硬度,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Quanta400)研究了含铜高纯钢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分析了时效工艺与硬度、微观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试验钢在650℃时效103s时出现硬化峰。在时效过程中,富铜析出物优先在铁素体晶界处析出。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试样处于过时效时,富铜析出物不断粗化长大,导致硬度的下降。
安治国刘宗昌王海燕任慧平
关键词:含铜高纯钢固溶
含铜钢的应变诱导晶粒细化
利用 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热压缩实验,通过对含 Cu 高纯低碳钢在奥氏体区进行应变诱导,使生成的晶粒细化。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含 Cu 高纯净钢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组织形貌,借助显微硬度计测量了实验...
王海燕刘宗昌王玉峰任慧平
Fe-1.18Cu合金过饱和固溶体中的纳米条带结构被引量:1
2006年
研究铜在钢中的沉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应用JEM-2010高分辨电镜研究了Fe-1.18Cu合金过饱和固溶体的组织结构.发现该合金固溶处理后并没有得到均匀的含铜的固溶体,而是在铁素体晶粒中分布着大量的铜原子的偏聚区,呈圆饼状,直径约10~30 nm.偏聚区与铁素体基体间没有清晰的界面,每个偏聚区由5~9片类似孪晶的衍射条纹构成.各衍射条纹中的(110)α晶面存在位向差,因此呈现明暗相间的衬度.铜原子主要偏聚在铁素体的{001}}α上.将这种衍射条纹命名为纳米条带结构,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刘宗昌安治国王海燕王玉峰任慧平
关键词:含铜高纯钢固溶体
1.18Cu高纯钢等温时效时富铜相的析出行为被引量:6
2006年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和HV50硬度计,试验研究了含铜高纯钢(%:0.014C,0.10Mn,0.05Si,1.18Cu,<0.002S,0.006P)650℃100 s^300 h等温时效时的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650℃等温时效时富铜相优先在铁素体晶界析出,随等温时效时间增加,富铜相尺寸增大。650℃等温时效103s时,富铜过渡相与铁素体基体保持共格性,使硬度达到最大值。在过时效期间,富铜过渡相逐渐演化成fcc-εCu颗粒。
安治国任慧平刘宗昌王海燕
关键词:含铜高纯钢时效硬化
含铜过饱和铁素体中纳米结构的高分辨电镜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应用JEM-2010高分辨电镜研究了Fe-1.18Cu合金过饱和固溶体的纳米结构。结果表明,过饱和含铜固溶体中分布着大量铜原子的偏聚区,呈圆饼状,直径10-30nm。由类似孪晶的衍射条带构成,富铜条带和贫铜条带明暗相间,其中富铜条带含铜量很高,呈现fcc结构,其(111)fcc晶面与基体铁素体的(110)α晶面存在2-4°位向差。铁素体基体与富铜条带的接壤处以及条带之间形成位错和层错亚结构。在含铜较少的铁素体中,铜原子排列在(001)α晶面上。
任慧平刘宗昌安治国王海燕
关键词:含铜高纯钢过饱和固溶体
含铜高纯净钢固溶态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为了深入研究含铜钢的时效析出强化规律,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Fe-1.15%Cu高纯净钢固溶态的微观组织形貌,探讨了含铜钢固溶态基体特性对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铜高纯净钢固溶处理后,铜溶质原子并非均匀分布于铁素体基体,而是以一种不均匀的短程有序形式存在。有序畴的存在可为随后的时效析出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对含铜钢的时效强化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王海燕卢弘刘宗昌任慧平王玉峰
关键词:固溶
Fe-1.18Cu合金的时效强化被引量:3
2006年
含铜高纯低碳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等多种优良的性能,研究铜在钢中的沉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JEM-2010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Fe-1.18Cu合金的时效组织,初步探讨了其时效强化机制。结果发现,在时效峰处,在铁素体基体上析出亚稳富铜颗粒。这种富铜过渡相形成的GP区对合金起强化作用。在时效过程中,析出颗粒周围存在着高密度的位错和层错。析出颗粒阻碍位错运动,提高合金的强度。
安治国刘宗昌任慧平王海燕
关键词:时效强化位错GP区
Fe-Cu合金析出强化行为的价电子结构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建立Fe-Cu二元合金固态时效过程中基体及析出相的价电子结构模型,从电子层次揭示Fe-Cu合金强化机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合金中Cu原子与Fe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其时效峰值处所形成的类B2结构亚稳相的最强和次强键的共价电子对数远高于合金基体α-Fe晶胞的最强和次强键,同时析出相各键的结合能也高于合金基体,这种较强的Fe-Cu键形成规则排列,使得Fe-Cu最强键上的共价电子对数增加,起到提高合金整体键强的作用。同时,高键能的Fe-Cu偏聚形成的析出相会增加位错运动的阻力,使合金的强度得到明显提高。利用EET理论预测Fe-Cu析出强化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王海燕任慧平高雪云刘宗昌王玉峰
关键词:价电子结构经验电子理论
含铜高纯钢中的有序畴被引量:4
2006年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含铜高纯低碳钢固溶态的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钢经固溶处理后其组织为铜分布不均匀的过饱和铁素体。这种过饱和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大量纳米级的有序畴结构。
刘宗昌卢弘李文学王海燕任慧平
关键词:含铜高纯钢固溶处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