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1ZXC008)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郭辉窦立春张晓琴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道家
  • 1篇德性
  • 1篇德性论
  • 1篇新生代农民
  • 1篇新生代农民工
  • 1篇意象
  • 1篇哲学
  • 1篇人与自然关系
  • 1篇日本佛教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暴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生态哲学
  • 1篇农民
  • 1篇农民工
  • 1篇自然关系
  • 1篇伦理

机构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澳大利亚拉筹...

作者

  • 4篇郭辉
  • 1篇窦立春
  • 1篇张晓琴

传媒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商业时代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走进荒野》的荒野观解读被引量:2
2012年
荒野是生态文学的重要主题。环境主义者所描绘的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荒野成为现代人心中向往的荒野意象的范本。通过分析小说《走进荒野》的主人公克里斯为追求自我而探寻荒野自然并最终在荒野中丧命的悲剧故事,揭示了西方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危机和对荒野自然的渴望,并探讨了人类文化与荒野自然之间的二元性以及彻底超越人类价值、走向荒野伦理的虚无性。
张晓琴郭辉
关键词:荒野荒野意象二元性
佛教生态哲学研究与环境美德伦理的结合——评陈红兵教授《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
2014年
一直以来,环境哲学都致力于汲取不同学科和知识领域的养料,以形成自身有益于立法者和公众追求和谐的、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和动力。环境哲学的重要起源之一是对历史学家林恩·怀特做出的基督教是现代环境危机的历史根源的回应。②怀特主要讲了两个观点,其一,基督教将自然世俗化,破除了开发自然的精神障碍;其二,基督教鼓励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为大规模开发自然提供了手段。他指出:“除非我们找到另外一种宗教或者重新思考我们原有的宗教,否则更多的科学技术不会使我们摆脱目前的环境危机。”③因此,环境哲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吸收融合东方传统思想文化资源。如深层生态学即深受道家和禅宗曹洞宗的思想影响。如德韦尔和塞欣斯曾说:“当代的深层生态主义者已经从道家经典《老子》和13世纪日本佛教大师道元的著作中发现了灵感。”④奈斯更明确地说:“我所说的‘大我’就是中国人所说的‘道’。”⑤佛教思想文化是当代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近年来,佛教生态思想研究成果有显著增长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西方环境哲学传入我国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挖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环境哲学资源,出版、发表了不少相关论著。
郭辉
关键词:环境哲学日本佛教生态哲学美德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德性论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边缘人”及其精神断裂—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认同难题被引量:3
2014年
城乡二元结构是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边缘化"及精神断裂的主要原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地共享现代性成果,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民福祉的重要目标。本文认为身份认同通过个体对共体的承认以及共体对个体接纳的双向互动过程,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伦理生活提供精神关照。
窦立春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能引领世界走向生态文明吗?被引量:3
2013年
在中国,"道"被理解为自然的方式,即当自然系统不受外力干扰时所展现的运行方式。但"文明"是否也能立足于道?道是否能够昭示文明的演化之路呢?是否会有一种文明能在其基本的设计和程序原则方面有意识地遵循道,从而使其成为一种生态敏感的、可持续的文明?我将在本文中论证,作为当代设计理论的"仿生"理念能够成为推动21世纪道家思想发展的重要工具。道家思想,特别是"无为"的理念为阐释仿生理念提供了强大的哲学背景,注入了深刻的哲学底蕴,同时也使得道家思想能够在当下关于可持续和生态文明的主要原则的论争中发挥核心的作用。同时,全球性环境危机引发的仿生设计潮流也为道家的思想者们提供了一种范式转换的新背景,使他们有机会在重审道家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深入地将道家思想融入到当代的发展中。
弗瑞亚.马修斯郭辉
关键词:生态文明道家仿生学
人与自然健康的统一被引量:2
2014年
一、雾霾是种病 2013年从年初到年末,中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雾霾的影响.从1月份开始,浓重的雾霾笼罩着中国东部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据报道有8亿人受其影响,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都超过了此前季节性的沙尘暴.12月4日南京因严重的雾霾天气导致中小学停课,整个城市笼罩在雾霾中,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不仅如此,雾霾影响的范围从东部地区向全国扩散,2013年12月6日,笔者乘高铁从南京出发到北京开会,下面是我记下的当时的体验和感悟.
郭辉
关键词:健康沙尘暴季节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