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Y200907043)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方婧温蓓周艳萍苏斌汤秀娣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运移
  • 2篇土壤
  • 2篇纳米
  • 1篇低浓度
  • 1篇多壁纳米碳管
  • 1篇氧化钛
  • 1篇生物除磷
  • 1篇碳管
  • 1篇土壤性质
  • 1篇迁移
  • 1篇强化生物除磷
  • 1篇纳米碳
  • 1篇纳米碳管
  • 1篇菌群
  • 1篇菌群变迁
  • 1篇颗粒化
  • 1篇二氧化钛
  • 1篇二氧化钛纳米
  • 1篇二氧化钛纳米...
  • 1篇

机构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3篇方婧
  • 2篇温蓓
  • 1篇徐少娟
  • 1篇孙培德
  • 1篇周艳萍
  • 1篇汤秀娣
  • 1篇苏斌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铜在土壤中运移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采用柱淋溶实验方法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铜在不同土壤中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灰褐土和潮土中,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存在使铜在这两种土壤中迁移能力分别增强了8 432倍和32倍,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结合态铜是铜在土壤中运移的主要形态。然而这一现象在具有较高有机质含量的褐土和黑土中变得不明显。在褐土中只有1.35%的铜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结合态运移;而在黑土中,几乎没有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结合态运移的铜,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不作为铜离子运移的载体。在运移过程中,铜能部分或完全地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上解吸下来。土壤有机质是引起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吸附态铜解吸的重要因素,铜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上解吸比率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对铜离子具有强烈的络合作用,土壤有机质越高,越容易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上竞争吸附铜离子,从而增加铜的解吸比率。
方婧周艳萍温蓓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土壤性质
TX100悬浮的多壁纳米碳管在土壤中运移及其对菲迁移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柱淋溶实验研究了TX100悬浮的多壁纳米碳管在土柱中的淋溶行为及其对菲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并用胶体运移的一级动力学对流-弥散模型对纳米碳管在土柱中的迁移能力进行了估算.实验结果表明,在砂土和粉砂壤土中分别有83.5%和73.4%的多壁纳米碳管能够穿透土柱,模型估算的最远迁移距离均大于200cm,说明多壁纳米碳管有向深层土壤迁移的可能性.多壁纳米碳管的存在显著促进了菲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在砂土中,多壁纳米碳管结合态菲是菲迁移的主要形态,而在粉砂壤土中多壁纳米碳管结合态菲是菲迁移的唯一形态.在迁移过程中,菲能够从多壁纳米碳管上不同程度地解吸,解吸的比率与土壤对菲的吸附亲和力有关,土壤对菲的吸附亲和力越高,菲从多壁纳米碳管上解吸的比率越大.
方婧温蓓
关键词:多壁纳米碳管迁移土壤
低浓度Cr(Ⅵ)对颗粒化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的影响及系统恢复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低浓度Cr(Ⅵ)对颗粒化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长期暴露的试验结果表明,Cr(Ⅵ)投加浓度≤0.3mg·L-1时,系统磷酸盐及COD去除率基本不受影响;而当Cr(Ⅵ)浓度高于0.3mg·L-1时,系统除磷及除COD能力逐渐丧失.聚磷菌(PAOs)对Cr(Ⅵ)的毒性敏感性大于聚糖菌(GAOs)和其他菌.当Cr(Ⅵ)浓度高于0.3mg·L-1时,聚磷菌占系统全菌的比例从84.26%下降到38.40%,聚糖菌比例则从8.04%上升为28.16%,其他菌的比例从7.70%上升到33.44%.这说明在Cr(Ⅵ)毒性作用下,聚磷菌的减少是导致颗粒化EBPR系统除磷能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菌体内Cr浓度与系统磷去除及COD去除效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Cr在菌体内累积是导致颗粒化EBPR系统磷酸盐和COD去除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此外,受到Cr(Ⅵ)冲击的颗粒化EBPR系统,其磷酸盐和COD去除率在15d之内均可恢复至毒性试验前水平,且最终聚磷菌能够重新成为系统内的优势菌群.
苏斌孙培德方婧汤秀娣徐少娟
关键词:菌群变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