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GARS-25-G-18)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方凌王艳王明霞刘雪静刘童光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茄果
  • 2篇茄红素
  • 2篇关键酶
  • 2篇果实
  • 2篇番茄
  • 2篇番茄果实
  • 2篇番茄红素
  • 1篇引物
  • 1篇引物筛选
  • 1篇转色
  • 1篇PDS
  • 1篇DNA提取
  • 1篇INDEL
  • 1篇K^+
  • 1篇MN

机构

  • 3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方凌
  • 2篇王明霞
  • 2篇张其安
  • 2篇王艳
  • 2篇刘童光
  • 2篇刘雪静
  • 1篇田红梅
  • 1篇张建
  • 1篇贾利
  • 1篇马福萌

传媒

  • 3篇中国瓜菜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K^+、Mn^(2+)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积累及其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探讨利用外源物质调控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积累的机制,以高代自交系番茄为材料,进行K^+、Mn^(2+)处理后对其果实不同转色期的番茄红素及其相关酶的基因表达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K^+处理下的番茄红素含量在果实进入半熟期后积累迅速,至完熟期明显高于对照,K^+处理下各种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番茄红素含量积累规律一致,在果实发育坚熟期至完熟期PSY1(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1)、PSY2(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2)、PDS(八氢番茄红素脱饱和酶)、ZDS(ζ-胡萝卜素脱饱和酶)基因的表达量增加,该阶段的番茄红素含量也迅速积累;Mn^(2+)处理下果实番茄红素含量一直低于对照,其番茄红素积累迅速期在果实坚熟期至完熟期,Mn^(2+)处理下果实转色5个时期的PDS、ZDS基因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Mn^(2+)抑制了PDS、ZDS的表达从而降低了番茄红素含量的积累;然而,Mn^(2+)处理下番茄果实坚熟期至完熟期PSY1、PSY2基因表达量迅速升高,促使番茄红素含量在该阶段迅速积累。本研究说明番茄果实发育坚熟期至完熟期可通过K^+调控而使该阶段的番茄红素含量迅速积累,可通过使用外源物质来调控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王艳田红梅张建王明霞贾利方凌
关键词:番茄番茄红素PDS
低温对番茄果实转色关键酶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研究低温对番茄果实转色关键酶的影响,以‘T-CRH-13’番茄高世代稳定自交系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变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番茄红素合成相关酶(PSY1、PSY2、PDS、ZDS)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低温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番茄红素含量都呈增高趋势,处理组番茄红素积累缓慢,且含量远低于对照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PSY1、PSY2表达量都是先增高后降低,对照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处理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ZDS变化趋势一致,都是先降低后增高;处理组的PDS先降低后升高,总体呈降低趋势,对照组持续升高。低温下,番茄红素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受抑制,番茄红素合成和积累水平降低可能是番茄转色困难的重要原因。
刘雪静王艳刘童光张其安方凌段宝慧
关键词:番茄番茄红素关键酶
安徽乌菜DNA提取与InDel引物筛选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改良的SDS法提取了153个品种的安徽乌菜DNA,并进行2次重复,均获得了较理想的DNA产物。通过试验确定了安徽乌菜InDel-PCR的10μL最佳反应体系:1×PCR Buffer 1μL,dNTP 0.2μL,引物1μL,Taq E 0.1μL,DNA 1μL,ddH2O 6.7μL;最佳PCR扩增反应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5℃退火40 s,72℃延伸40 s,共36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10℃保存。从供试的66对InDel引物中筛选出31对适合安徽乌菜、条带清晰、重复性高、多态性好的引物,为安徽乌菜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奠定了基础。
马福萌王明霞刘童光张其安方凌王本勤刘雪静
关键词:DNA提取INDEL引物筛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