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2009A154)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春斌王剑锋刘宝全范圣第赵小菁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转导
  • 2篇转导
  • 2篇分子
  • 2篇分子体系
  • 2篇超分子
  • 2篇超分子体系
  • 1篇脂质
  • 1篇脂质体
  • 1篇受体
  • 1篇铜离子
  • 1篇转导过程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可见光...
  • 1篇子结构
  • 1篇希夫碱
  • 1篇离子
  • 1篇可见光
  • 1篇可见光谱
  • 1篇光调控

机构

  • 2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3篇范圣第
  • 3篇刘宝全
  • 3篇王剑锋
  • 2篇张丽影
  • 2篇李春斌
  • 1篇石太德
  • 1篇赵小菁
  • 1篇李春斌

传媒

  • 2篇化学世界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受体的分子结构对超分子体系人工信号转导过程的影响
2013年
利用仅存在甲基差异的两种人工受体研究受体的分子结构对超分子体系的人工信号转导过程的影响。分别合成了用于组建人工信号转导系统的阳离子型肽脂质(N+C5Ala2C16)和两种在活性氨基的邻位上存在甲基差异的人工受体:N,N-二-十六烷基-甘氨酰胺(Gly2C16)和N,N-二-十六烷基-丙氨酰胺(Ala2C16)。分别以两种受体构建了表达信号转导机能的超分子体系,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了两种受体与信号分子吡哆醛磷酸(PLP)的作用特点及通过第二信使(Cu2+)启动乳酸脱氢酶(LDH)报告系统的特点。结果表明:甲基使人工受体与信号分子的表观结合常数下降(甘氨酰类脂受体为246000,丙氨酰类脂受体为120000)、使人工受体-信号分子复合物的紫外吸收发生红移、使人工受体-信号分子-第二信使分子复合物的紫外吸收发生红移、并降低信号分子对LDH报告系统的激活活性(甘氨酰类脂受体可恢复到至92.8%,丙氨酰类脂只恢复到83%)。证明了人工受体中的甲基抑制了类脂受体与信号分子的结合,并影响超分子体系的人工信号转导活性。
刘宝全石太德王剑锋李春斌赵小菁张丽影范圣第
关键词:紫外-可见光谱
多元超分子体系中光调控受体的信号转导研究
<正>以受体酪氨酸激酶跨膜信号途径为基本模型,构建了能够表达细胞信号转导机能的具有信号传递和放大功能的多元超分子体系。在此信号转导体系中,效应器----乳酸脱氢酶,通过静电作用以及范德华力表面镶嵌在人工细胞模上。第二信使...
刘宝全王剑锋赵小菁张丽影李春斌范圣第
关键词:超分子体系光信号信号转导
文献传递
脂质体催化其表面甘氨酸与磷酸吡哆醛形成希夫碱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脂质体的疏水微环境,完成了甘氨酸与磷酸吡哆醛的希夫碱反应。甘氨酸进行双烷基化修饰后,组装到脂质体中。利用肽脂质构建带正电荷的脂质体(pH=7.00),吸附带负电荷的磷酸吡哆醛,增强磷酸吡哆醛与脂质体上甘氨酸的伯胺基团作用,并通过脂质体疏水微环境促进脱水缩合过程。紫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单独的磷酸吡哆醛吸收峰为387 nm,吸附到脂质体后吸收峰红移到395 nm;当PLP与脂质体上甘氨酸反应转变为希夫碱后,最大吸收峰蓝移到336 nm;希夫碱结合铜离子后,最大吸收峰从336 nm再次红移,出现383 nm吸收峰。脂质体上新形成的希夫碱与乳酸脱氢酶竞争铜离子,解除铜离子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
刘宝全王剑锋李春斌范圣第
关键词:希夫碱脂质体甘氨酸铜离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