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148)

作品数:22 被引量:273H指数:10
相关作者:汤国安王春陈楠王钦敏贾旖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滁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DEM
  • 6篇坡度
  • 5篇数字高程
  • 5篇数字高程模型
  • 5篇高程模型
  • 4篇坡向
  • 3篇丘陵
  • 3篇黄土
  • 3篇DEM提取
  • 3篇GIS
  • 2篇地貌
  • 2篇地形
  • 2篇地形分析
  • 2篇制图
  • 2篇数字地形
  • 2篇数字地形分析
  • 2篇丘陵沟壑区
  • 2篇内插
  • 2篇黄土地貌
  • 2篇黄土高原

机构

  • 21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福州大学
  • 2篇滁州学院
  • 2篇西北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中国测绘科学...
  • 1篇江苏省基础地...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黄河水土保持...

作者

  • 19篇汤国安
  • 6篇王春
  • 5篇王钦敏
  • 5篇陈楠
  • 3篇李发源
  • 3篇贾旖旎
  • 2篇党维勤
  • 2篇陶旸
  • 2篇周毅
  • 2篇李若殷
  • 2篇詹蕾
  • 2篇杨昕
  • 2篇刘敏
  • 1篇刘敏
  • 1篇肖晨超
  • 1篇吴康
  • 1篇罗明良
  • 1篇仲腾
  • 1篇刘波
  • 1篇刘学军

传媒

  • 4篇测绘通报
  • 4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地理信息世界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现代测绘
  • 1篇地质学刊

年份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单个栅格的DEM坡度与分辨率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在黄土高原选取代表不同地貌类型的延川、绥德、富县3大研究样区108个小样区,以研究样区1:1万地形图所建立的5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的坡度矩阵为标准值,基于单个栅格分析15~75m分辨率的DEM提取的坡度矩阵准确程度.提出了基于栅格的坡度准确程度评价指标:分级正确率指标a和坡度数值误差指标b.在每一大样区随机选取的20个试验样区得到了上述两项误差指标与水平分辨率的函数关系,可以根据函数关系由已知误差求得所需要的水平分辨率范围,并且函数关系在每一大样区16个随机检验样区通过了检验.结论表明:指标a和b可以用于基于单个栅格方式评价DEM所提取坡度的准确程度,所得到的函数关系可望为实际工作选取适宜的水平分辨率提供依据.
陈楠王钦敏汤国安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坡度分辨率
黄土地貌沟沿线类型划分被引量:21
2007年
沟沿线是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类型、土地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基本分界线。在提出了沟沿线划分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沟沿线的成因、空间分布、形态、数量、显著性、发展速度、扩展方式的差异为基本依据,充分研究黄土高原侵蚀机理与过程,结合大量的遥感判读与野外工作,提出了黄土地貌沟沿线类型划分体系。并进一步分析在黄土地貌水蚀沟谷不同发育阶段中沟沿线类型的变异,其结果也进一步体现出沟沿线发育的特点以及与黄土地貌沟谷发育的密切联系。
肖晨超汤国安
关键词:黄土地貌沟沿线
高程内插方法对DEM所提取坡度、坡向精度的影响被引量:23
2009年
DEM及数字地形分析的精度无疑受到包括高程数据空间内插方法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模拟高斯曲面为基准数据,通过四种不同插值方法结果的对比,分析说明每种插值方法在某一标度范围内插值精度的优劣,从而在应用中针对不同条件采用相应优选的插值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于四种插值方法生成相应的坡度、坡向值,通过与真值的比较探讨插值方法对用DEM提取坡度、坡向的影响。实验结果确定了不同内插方法对坡度和坡向因子提取精度的大小,发现在坡度方面,SPLINE方法内插出来的坡度最精确,其他依次为KRIGING,IDW,TIN;在坡向方面,SPLINE内插出来的坡向最接近真值,是最精确的插值方法,其他依次为KRIGING,TIN,IDW。以上结果为空间插值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贾旖旎汤国安刘学军
关键词:DEM空间内插坡度坡向
基于反地形DEM的山顶点自动提取被引量:23
2009年
提出反地形DEM(R-DEM)的概念及基于DEM数据建立R-DEM的技术方法。试验中通过构建反地形汇流累积矩阵,将原始山顶点转化为反地形上汇流累积量最大点,实现对山顶点的快速、高效提取。
仲腾汤国安周毅李若殷张维
关键词:DEM数字地形分析
基于DEM的坡向提取算法对比分析——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研究为例被引量:13
2007年
在陕西绥德黄土丘陵沟壑区韭园沟流域25个样区(每个样区约4Km2),以1∶1万地形图制作的水平分辨率为5m的DEM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不同算法分别提取坡向。运用方差分析、排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和信息论中熵的概念,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向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坡向余弦中误差、不同坡向的面积数据、坡向提取所耗费的机器时间,认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提取坡向选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和三阶反距离权差分较为合理。根据实际生产部门需要,提出并实现了对坡向信息进行评价时必须分类别讨论的思路。研究可望为在本区域基于DEM提取准确的坡向信息时选择算法提供参考。
陈楠王钦敏汤国安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坡向
DEM水文分析中一种有效消除伪水道的简易方法被引量:4
2008年
宽广河谷平坦地形区的存在,对基于DEM提取的水系结构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外已提出很多方法来处理这种平坦地形情况。在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易的伪水道消除方法。该方法是在常用的河网提取算法的基础上,采用缓冲区分析和栅格叠置分析原理实现河网的二次有效提取。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实现、效果明显,使基于DEM在宽广河谷区生成的河网结构趋于合理,河网提取结果更加准确。
董有福汤国安罗明良
关键词:水文分析DEM数字地形分析
黄土高原提取坡向的最适宜算法被引量:2
2009年
在黄土高原选取代表不同黄土地貌类型的神木、绥德、延川、富县、宜君、长武、淳化、定边共8大研究样区200个小样区。在每个小样区中以1∶1万地形图制作的分辨率为5m的DEM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不同算法分别提取坡向。运用方差分析,排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向的中误差,不同坡向的面积,认为在黄土高原提取坡向时选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和三阶反距离权差分算法较为合理。
陈楠林宗坚王钦敏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坡向
基于DEM的可视频度提取与制图被引量:3
2007年
首先提出可视频度的概念、分类与描述方式,着重阐述了动态观测点和动态目标点可视频度分析的理论模型。通过样区实验,介绍了可视频度提取原理和应用,并制作了可视频度专题图。
陈卫汤国安
关键词:DEM
基于DEM提取坡谱信息的不确定性被引量:15
2008年
坡谱是黄土高原地学分析新方法、新思路的探索。本文基于坡谱不确定性的概念及其过程分布模型的论述,以陕北黄土高原国家1∶10000和1∶50000DEM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分析了坡谱不确定性的产生原因、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规律,阐述了坡谱提取与应用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为正确应用坡谱进行地学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王春汤国安李发源朱雪坚贾旖旎
关键词:DEM坡度黄土不确定性
DEM数据误差与地形描述误差对坡度精度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数据误差和地形描述误差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误差。本文以模拟实验获得的高精度DEM为数据源,分析坡度计算精度与DEM数据误差和地形描述误差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DEM数据误差和地形描述误差对坡度精度影响是一个反向作用的过程。随着DEM格网的增大,数据误差的影响逐渐减小,地形描述误差的影响逐渐增大;在起伏变化地形区域,坡度误差先减小后增大,且存在一个最佳大小的格网,此时坡度误差最小。最佳格网的大小与DEM数据误差大小和地形起伏变化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基于DEM提取坡度的误差来源与误差性质,对正确估算坡度精度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贾敦新汤国安王春贾旖旎
关键词:DEM坡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