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496)
-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名位魏振承张雁张瑞芬唐小俊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黑大豆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抗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研究黑大豆种皮花色苷提取物(black soybean coat anthocyanin extract,BSCAE)对高胆固醇饲料诱导的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低、高剂量BSCAE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前10w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实验组灌胃BSCAE(400,800mg/kgbw),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18w后观察主动脉AS斑块形成情况,测定血脂、肝脏胆固醇含量及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BSCAE抑制了主动脉AS斑块的发展,同时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水平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生成下降,肝脏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增加,800mg/kgbwBSCAE还可减少肝脏中胆固醇含量,提高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论:摄入一定剂量的BSCAE可减轻高胆固醇饲料诱导的兔主动脉AS斑块的形成,改善血脂代谢和抗氧化作用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张瑞芬徐金瑞张名位池建伟张雁魏振承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花色苷
- 黑色粮油营养羹的营养评价
- 以黑米、黑豆、黑芝麻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一种黑色粮油食品营养羹,分析了营养羹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其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特性进行了分析.将黑米、黑豆、黑芝麻经发芽、破碎、挤压膨化、微波灭菌等工序加工成营养羹,按国标规定检测其营...
- 邓媛元魏振承张名位张雁唐小俊张瑞芬
- 关键词:营养成分氨基酸评分
- 不同黑大豆种质资源种皮花色苷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被引量:25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不同黑大豆种质资源种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酸性甲醇浸提60个黑大豆种质种皮中的花色苷,通过与标准品对照,用HPLC法分析其种皮花色苷的组成及含量,同时用pH示差法测定各种质的总花色苷含量,采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法测定各种质种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60个黑大豆种质中共检测到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3-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葡萄糖苷6种花色苷组分。其中有44个品种中检测到上述全部6种花色苷组分,而其余16个品种只含有其中的4-5种。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是所有受试黑大豆种质中含量最高的花色苷组分。不同黑大豆种质间各单体花色苷和总花色苷含量及其ORAC值抗氧化能力差异均较大,其中总花色苷含量的变幅为98.8—2132.5mg/100g,ORAC值的变幅为212.5—1834.6μmolTE/g,且各种质总花色苷含量与其ORAC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2,P<0.001)。采用快速聚类法将60个黑大豆种质聚成营养和花色苷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的三大类群。【结论】不同黑大豆种质种皮花色苷组成基本相同,但其各花色苷单体及总花色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花色苷是黑大豆种皮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 张芳轩张名位张瑞芬刘章雄魏振承邱丽娟杨春英张雁唐小俊邓媛元
- 关键词:黑大豆高效液相色谱ORAC
- 免疫增强型黑色营养膳的营养评价及其作用研究
- 2011年
- 将黑黏米、黑豆、黑芝麻经发芽、破碎、挤压膨化、微波灭菌等工序加工成营养膳,按国标规定检测其营养成分含量。将营养膳添加入基础饲料,以20、40、60 g/kg bw3种剂量给予昆明种小鼠。连续喂养30 d后,观察其对小鼠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黑黏米、黑豆、黑芝麻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营养膳中蛋白质质量分数达到25.44%,脂肪18.81%,此外维生素和矿物质均较高,8种必需氨基酸均高出WHO/FAO模式标准。在免疫调节试验中,营养膳能增强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提升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小鼠NK细胞活性,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溶血素含量,其最适作用剂量为40 g/kg bw。
- 邓媛元魏振承张名位张瑞芬张雁唐小俊池建伟张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