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451063201002243)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何学佳吕颂辉石琛彭兴跃高亚辉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应用光合色素标记物研究2001年2~6月厦门西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厦门西海域2001年2~6月的浮游植物色素进行了测定,并首次运用CHEMTAX软件对该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分析,同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群落组成的作用.我们首先改进了RP-HPLC分离方案,分离的时间缩短了近1/3,达到了提高分离效率的目的.利用改进后的RP-HPLC方案进行色素分析显示,厦门西海域2001年2~6月期间,主要的特征色素是岩藻黄素(fucoxanthin)、19’-丁酰基氧化岩藻黄素(19’-butanoyloxyfucoxanthin)、19’-己酰基氧化岩藻黄素(19’-hexanoyloxyfucoxanthin)和多甲藻素(peridinin),月平均含量分别在267.824~655.076、20.118~126.764、65.693~214.115、26.955~203.927μg/m3的范围变动.CHEMTAX计算的结果进一步表明:硅藻是主要优势类群,其次是定鞭金藻和甲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36.14%~79.27%、4.50%~37.40%和4.83%~21.37%.总生物量从2月到6月呈增长趋势,温度是主要的决定因子.硅藻和定鞭金藻所占生物量的份额呈相反趋势变化,表明种间竞争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 何学佳高亚辉彭兴跃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厦门西海域
- 不同磷条件对安氏伪镖水蚤的生长及摄食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实验研究了海洋浮游动物桡足类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在分别喂食高磷和低磷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时的个体生长发育和摄食的情况。低磷扁藻(C/P=197或375,摩尔比)喂食安氏伪镖水蚤,安氏伪镖水蚤生长速率分别为g=(0.0437±0.0030)/d和g=(0.0339±0.0049)/d,高磷扁藻(C/P=78,摩尔比),安氏伪镖水蚤的生长速率为g=(0.1040±0.0395)/d。另外,从无节幼体到桡足幼体的发育所需的时间延长了1.5—2倍。就蚤体磷含量而言,在高磷条件下,个体的磷含量为干重的0.30%—0.33%,处于低磷喂养条件下的个体磷含量仅为0.08%—0.28%。结合生长速率和蚤体磷含量分析表明二者呈显著相关的线性关系。最后,在低磷条件下,无节幼体、桡足幼体和成体三个生长阶段的安氏伪镖水蚤个体的摄食率分别为150—370、695—703、648—733 cells/(ind?h),明显低于高磷条件下的790、720、728 cells/(ind?h)。据此得到结论:在磷限制条件下培养的饵料藻导致其营养价值发生了变化(C/P和C/N比值),对安氏伪镖水蚤的生长发育以及摄食率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表明海洋桡足类安氏伪镖水蚤亦受到磷的限制。
- 石琛吕颂辉何学佳
- 关键词:桡足类磷生长率摄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