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DJK2010B001)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曾凯芳刘丽丹周雅涵王建军罗杨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柑橘果皮油胞下陷诱发因素及控制方法被引量:1
- 2012年
- 目前柑橘的生理病变受到普遍关注,尤其柑橘果皮的生理病变—油胞下陷是影响柑橘品质的主要问题。柑橘果皮油胞下陷使柑橘果皮病变主要表现为油胞病和褐斑病,导致柑橘的商品性和耐贮性降低,因此如何减少柑橘果皮的病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减少柑橘果皮油胞下陷的因素和多种控制方法,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柑橘果皮油胞下陷的方法和根本机制提供技术支持。
- 刘丽丹曾凯芳
- 关键词:柑橘控制方法
- 采后橘油诱导及振动胁迫对贮藏期锦橙果皮油胞病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以果皮塌陷指数和变色指数为测定指标,研究橘油及振动胁迫处理对锦橙果皮油胞病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橘油体积分数增大果皮油胞病逐渐加重,并以100%橘油处理对锦橙果皮油胞病的诱导效果最明显;锦橙果皮油胞病发病程度随着振动胁迫强度增大而加重,其中500r/min的诱导效果最显著。另外,在橘油和振动胁迫处理后的果实在不同温度下贮藏时,发现20℃贮藏的锦橙果皮油胞病最为严重,0℃冷害温度也能加剧果实油胞病的发生,5℃贮藏的锦橙果皮油胞病最轻微。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柑橘油胞病的发生机理及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刘丽丹吴日章曾凯芳
- 关键词:柑橘振动胁迫
- 乙烯催熟对采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2年
- 乙烯是一种植物催熟激素,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采后果实的催熟。本文综述了乙烯对呼吸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采后乙烯处理能够促进两种呼吸类型果实的褪绿转黄,改善果实色泽,并且能够引起两类果实硬度的下降,促进果实软化。乙烯处理能够促进跃变型果实贮藏过程中风味提升、香气改善、抗氧化能力提高,然而,乙烯对于非跃变型果实的这些品质并无显著影响。因此,对于在生产上应用乙烯催熟非跃变型果实,应在其食用品质达到商业要求之后方可采收。
- 王建军周雅涵曾凯芳
- 关键词:乙烯催熟采后果实贮藏品质
- 采后贮藏环境诱导柑橘果皮油胞病的发病机制被引量:2
- 2012年
- 柑橘在采后贮藏期间由于贮藏环境的变化很容易诱导其果皮产生油胞病,贮藏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贮藏温度、相对湿度及气体水平。过高或者过低的贮藏温度,以及温度的波动都会影响果皮的抗氧化活性系统及水分的迁移,从而加速柑橘果皮油胞病的发病。不适宜的贮藏相对湿度通过影响果皮水分散失,改变果皮水位导致白皮层脱水,进而诱导柑橘果皮油胞病的发生。低O2高CO2的气体水平影响柑橘果实呼吸作用及其他生理代谢,造成果实皮层水分及膜脂的变化,引起柑橘果皮油胞病的发病加剧。本文通过介绍贮藏条件对柑橘果皮油胞病发病机制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柑橘果皮油胞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以及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刘丽丹曾凯芳
- 关键词:柑橘贮藏条件发病机制
- 采后柑橘生理病害与果皮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被引量:5
- 2011年
- 采后柑橘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在不适的环境因子作用下,导致果实生理代谢发生障碍,从而产生了生理性病害,如冷害、油胞病、褐斑病以及水肿病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实的感官品质和耐贮性,进而影响果实的食用品质。本文从柑橘主要生理病害与果皮细胞膜、细胞壁和亚细胞结构变化的关系着手,对采后柑橘果实几种常见生理性病害发生过程中果皮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采后柑橘果实生理病害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崔文静刘丽丹曾凯芳
- 关键词:柑橘果皮采后生理性病害超微结构
- 拮抗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生防增效途径及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1年
- 本文在总结拮抗酵母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限制其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原因,重点阐述增强拮抗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生防效力的途径及机理,最后进一步提出拮抗酵母菌增效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此,为拮抗酵母菌的商业化推广和应用及生物防治技术在控制采后果蔬病害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 周雅涵罗杨曾凯芳
- 关键词:拮抗酵母菌生物防治果蔬采后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