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8010-005)
-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5
- 相关作者:侯文通杨俐苹师勇强赵丽红冯自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转植酸酶基因(phyA2)玉米磷素营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3种转phyA2基因玉米C63、C83-1-7和C84-1-14对土壤有机磷的利用能力及玉米磷素营养状况。初步结果表明,转phyA2基因玉米能有效利用土壤有机磷,与阴性对照相比,转phyA2基因玉米生长发育状况更好,磷素积累量更多,可获得更高的生物量和子粒产量,转基因玉米C63、C83-1-7和C84-1-14单株磷积累量分别是阴性对照的7.8倍、1.6倍和2.5倍,单株子粒产量分别是阴性对照的5.5倍、1.5倍和2.1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转phyA2基因玉米生长状况好于阴性对照。
- 侯文通杨俐苹白由路范分良
- 关键词:玉米植酸酶基因土壤有机磷子粒产量
- 小麦幼苗耐热性的QTL定位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ב鲁麦14’)为材料,在高温(热胁迫)及常温(对照)两种条件下考察小麦幼苗的根干重、苗干重、幼苗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耐热指数,并应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幼苗性状及其耐热指数QTL的数量、染色体分布及表达情况,以及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1)亲本‘旱选10号’的耐热性明显优于‘鲁麦14’,且杂交后代的耐热性出现超亲分离。(2)控制幼苗耐热相关性状的QTL位点在染色体2D、6B、3A、4A、5A和7A上分布较多,而控制幼苗性状耐热指数的QTL在染色体6A、6B、3A、2D、5A和7A上分布较多,QTL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有区域化的趋势。(3)控制幼苗性状的单个加性QTL和上位性QTL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平均为2.48%和2.65%;而控制耐热指数的单个加性QTL和上位性QTL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平均为8.84%和1.98%。(4)在热胁迫和对照条件下共检测到与幼苗性状及其耐热指数有关的加性效应QTL 13个和上位性效应QTL 28对,分布在除4D和6D以外的19条染色体上。研究表明,控制幼苗性状的QTL以上位性效应为主,而其耐热指数的QTL以加性效应为主。
- 李世平昌小平王成社景蕊莲
- 关键词:小麦幼苗DH群体QTL定位
- 农杆菌介导的绿木霉遗传转化及重寄生缺陷突变体的筛选被引量:2
- 2013年
- 绿木霉(Trichodermavirens)是一种重要菌寄生真菌,该菌己广泛应用于多种病害的生物防治上。本研究构建了双元载体pCATPH—I(GenBank登录号为:KC252999),并利用该载体成功实现了农杆菌介导的绿木霉遗传转化,转化效率可达385~460个转化子/10s绿木霉分生孢子。转化子的PCR和遗传稳定性分析表明,T—DNA己整合进该菌的基因组中且在无选择压力的条件下能够稳定遗传。利用该转化体系成功建立了超过2000个转化子的转化子库,通过转化子与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限hizoctoninsolani)对峙培养在该转化子库中成功筛选到两个重寄生缺陷突变体,D441和A281。本研究的完成可为绿木霉的功能基因组学及重寄生分子机制的研究打下基础。
- 刘连盟王玲黄世文侯恩庆肖丹凤
- 关键词:绿木霉重寄生
- 棉花叶片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及其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棉花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机制及组建绿盲蝽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田间筛选出的31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网室抗性鉴定和室内测定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及棉花叶片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结果】不同棉花品种(系)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存在差异;苗期棉花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和蕾期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蕾期棉花叶片中花青素含量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增加。【结论】棉花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和蕾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绿盲蝽抗性呈负相关,而蕾期棉花叶片中花青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呈正相关。
- 雒珺瑜崔金杰王春义辛惠江张帅吕丽敏
- 关键词:棉花蛋白质可溶性糖花青素绿盲蝽抗虫性
- 2001-2013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抗枯、黄萎病性评述被引量:2
- 2014年
- 比较分析2001-2013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252个参试品种(系)的抗病性表明:参试品种(系)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而抗黄萎病性和兼抗性水平较低。2003-201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品种共有132个。其中,72.0%的品种达到抗枯萎病水平,仅6.1%的品种抗黄萎病(8个);达到兼抗水平的品种有7个。
- 冯自力师勇强李志芳赵丽红冯鸿杰朱荷琴
- 关键词: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抗病鉴定枯萎病黄萎病
- 提高小麦氮肥利用率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基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如何提高小麦的氮肥利用率成为当今植物营养学科研究的重点。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农学管理途径很多,综述了提高小麦氮肥利用率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讨论了如何通过氮高效品种的开发来提高小麦氮肥利用率,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侯文通杨俐苹
- 关键词:小麦氮肥利用率
-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提取及其对水稻的毒性被引量:2
- 2013年
- 致病力不同的3个水稻纹枯病菌株在改良的Richard培养基中培养能产生毒素,培养液过滤后经灭菌、活性炭吸附、甲醇洗脱和浓缩得到粗毒素。用3种毒素处理不同类型的水稻种子,测定发芽率、对胚根和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致病力菌株产生的毒素毒性差异明显,3个菌株粗毒素对不同类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胚根和胚芽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率越高能力越强。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在同种毒素相同浓度下受到的抑制也有显著差异。
- 李路王玲刘连盟侯恩庆肖丹凤黄世文
-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毒素
- 我国主栽抗虫棉品种棉铃病害发生种类和抗性比较被引量:9
- 2013年
- 本研究对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过的棉花品种和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黄河流域点参试品种及其抗病对照‘中植棉2号’、感病对照‘冀棉11’,共40个品种(品系)进行了铃病发生情况调查.田间铃病的发生以红腐、红粉为主,分别占45.8%、26.7%;其次是疫病(16.7%)和黑果病(10.8%).利用SAS软件将烂铃率进行聚类分析(离差平方和法),可以把供试的40份材料分成3类,第一类为铃病发生较轻类型,铃病发生率为4.6%~10.7%;第二类为铃病发生中等类型,铃病发生率为9.8%~13.6%;第三类为铃病发生较重类型,铃病发生率为17.5%~24.4%.结果表明,陆地棉不同品种之间对铃病的抗性差异显著,棉花育种中应注意选育对铃病抗性较好的品种.
- 冯自力李志芳师勇强赵丽红李彩红王玲飞刘义杰朱荷琴
- 关键词:棉花品种铃病国家区试
-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3种转植酸酶(phyA2)基因事件C63、C83-1-7和C84-1-14玉米根系分泌的植酸酶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磷素有效性以及作物磷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转基因玉米根系植酸酶活性远远高于阴性对照,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加了对根际土壤有机磷的活化和利用、减少了土壤速效磷的降低;与阴性对照相比,转phyA2基因玉米生长发育状况更好,C63和C84-1-14植株干重和磷积累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磷积累量分别是阴性对照的4.3倍和3.4倍。初步说明在土壤条件下,转phyA2基因玉米对土壤有机磷的利用增加,土壤磷素有效性显著提高。
- 侯文通杨俐苹白由路代明陈日远李新柱胡兆平
- 关键词:植酸酶基因玉米土壤有机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