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6JZD0018)
- 作品数:4 被引量:397H指数:2
- 相关作者:程大中葛琼戴骥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中国“入世”前后国际贸易模式的比较分析
- 本文采用 Grubel-Lloyd 指数法和 Glejser 指数法,对中国"入世"前后的国际(货物)贸易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在服装、资源性产品上具有很高的产业间贸易水平;中国在同一种产品上与不同经济体的双...
- 程大中
- 文献传递
- 中国经济是否正在趋向服务化?
- 2008年
- 本文从服务业产出、就业、消费和贸易四大视角,讨论近些年来中国总体经济及31个省区市经济是否存在服务化趋势及其内在原因,主要发现是:(1)就中国总体及大多数省区市而言,经济的服务化程度以名义增加值衡量显著提高,但以实际增加值衡量并未明显变化;相反,中国经济的工业化趋势远远胜过服务化趋势。经济的服务化趋势若以就业和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来衡量十分明显,若以服务进出口的相对比重来衡量则显示出"逆服务化"倾向。(2)服务相对价格指数的不断走高既可以解释服务业实际增加值比重上升乏力,同时也是导致居民家庭服务支出比重上升的首要因素;服务业就业份额增长相对较快的主因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加上服务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的作用);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使得中国在服务消费方面已经显露出"成本病"的迹象;中国总体服务贸易逆差不断增长,表明国内总体服务供给的相对短缺。(3)各省区市的服务业实际增加值、就业和消费支出比重等反映经济服务化的数据均支持绝对收敛假说。服务业实际增加值比重的收敛速度大于其就业;城市居民服务消费支出的收敛速度大于农村地区;各地以第二产业衡量的工业化收敛速度大于以服务业衡量的服务化收敛速度。
- 程大中
- 关键词:中国经济服务业服务化
- 中国经济正在趋向服务化吗?--基于服务业产出、就业、消费和贸易的统计分析被引量:27
- 2008年
- 就中国总体及多数省区市而言,经济服务化趋势以名义增加值、就业和消费支出衡量显著提高,以实际增加值衡量并未明显变化,以服务进出口比重衡量则显示出"逆服务化"倾向。服务相对价格指数上升既可解释服务业实际增加值比重上升乏力,同时也是导致居民服务支出比重上升的首要因素;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加上服务需求缺乏价格弹性)是服务业就业份额增长较快的主因;中国在服务消费方面已显露出"成本病"迹象。各省区市服务业实际增加值、就业和消费支出比重等经济服务化数据均支持绝对收敛假说,但服务业实际增加值比重的收敛速度大于其就业,城市居民服务消费支出的收敛速度大于农村地区,各地工业化收敛速度大于其服务化收敛速度。
- 程大中
- 关键词:中国经济服务业服务化
- 中国零售业规模经济问题研究
- 2008年
-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零售业作为传统服务业最重要的部分,对中国的发展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零售业数据为基础,对中国零售业规模经济问题进行探讨。主要研究思路是:先用施蒂格勒的生存技术法对中国零售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进行初步的判断,再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对前面的判断做实证检验,从而得出结论并对此结论进行分析。
- 戴骥葛琼
- 关键词:规模经济生产函数法
-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被引量:372
- 2008年
-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并基于截面数据,对中国和13个OECD经济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部门结构及其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与OECD经济体相比,中国国民经济及其三次产业中的物质性投入消耗相对较大,而服务性投入(即生产性服务)消耗相对较小;大多数OECD经济体生产性服务的将近70%都投入到了服务业自身,而中国生产性服务的一半以上则投入到了第二产业;中国与OECD经济体的服务业及其分部门的影响力系数都较小,但后者的感应力系数高于中国,表明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不仅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应有的带动作用,其本身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也不大。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差距不只是由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社会诚信、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制的约束。因此,打破市场垄断、理顺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和政府行为以及打造诚信经济,应该成为政策制订的着力点。
- 程大中
- 关键词: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