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00013) 作品数:16 被引量:243 H指数:10 相关作者: 阎秀峰 王洋 尚辛亥 于涛 赵昕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氮素营养水平对高山红景天生长和红景天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3年 在温室中采用砂培法以 4种氮素营养水平(1.75、3.5 0、7.0 0和 14 .0 0mmol/L)培养移栽的高山红景天 ,5 0d后测定了生长状况和根的红景天苷含量。株高、全株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随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而根生物量、根冠比则随着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氮水平为 7mmol/L左右时 ,高山红景天根中红景天苷的含量和产量最高 ,而低氮水平和高氮水平均不利于红景天苷的积累。 王洋 尚辛亥 阎秀峰关键词:高山红景天 氮素营养水平 红景天苷含量 温室栽培光强和光质对高山红景天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9 2003年 为探讨光强及光质对高山红景天 (Rhodiola sachalinensis)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影响 ,于 2 0 0 0年 4月至 6月在东北林业大学温室内以移栽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圃地人工种植生长 3 a的高山红景天为材料 ,通过纱布遮荫及遮以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分别进行了光强、光质控制实验 (处理 45 d)。随着光强的降低 ,高山红景天全株生物量、根生物量、根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以及叶中叶绿素 a、叶绿素 b、总叶绿素的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 ,但叶绿素含量变化很小 ,不同光强及对照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相对光强为 6 7.75 %和 44.71 %的两种处理下的全株生物量、根生物量、根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差异不显著 ,它们的全株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与对照 (全光照 )的差异也不显著 ,但根生物量和红景天甙产量与对照的差异显著。当相对光强减弱至 3 1 .96 % ,全株生物量、根生物量、根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均大幅度下降 ,根冠比显著增加。4种滤光膜处理均使高山红景天的全株生物量及根生物量显著降低 ,蓝膜和绿膜处理的降低幅度大于红膜和黄膜处理的。红膜处理的红景天甙的含量和产量均高于对照 ,但黄膜、蓝膜和绿膜处理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则低于对照。通过计算去除 4种滤光膜的光强因素 ,仅从光质的作用看 ,4种滤光膜? 阎秀峰 王洋 尚辛亥关键词:温室栽培 光质 高山红景天 生物量 红景天甙 高山红景天形态分化与生存环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2001年 对采自黑龙江省平顶山和吉林省长白山的 1 4个天然居群高山红景天的分株数、株高、基径、叶长和叶宽 5个形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探讨了高山红景天适应环境的形态变异机制。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表明 ,除分株数外的 4个形态性状在 1 4个居群中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对这 4个性状的多重比较分析表明 ,各形态性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对 1 4个天然居群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 ,高山红景天的形态变异与其生态环境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周福军 颜庭芬 王琴 阎秀峰 祖元刚关键词:高山红景天 形态性状 形态分化 生态环境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景天甙含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8 2001年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红景天甙含量检测方法 ,系统探讨了用超声法从高山红景天根中提取红景天甙用以制备分析样品的方法。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以蒸馏水为提取溶剂在 60℃下超声提取 40min。 王洋 张璞 于涛 王化田 阎秀峰关键词:高山红景天 红景天甙 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声提取法 大海林地区不同生境高山红景天根部红景天甙含量的差异 被引量:11 2000年 在黑龙江省大海林地区海拔 1 40 0~ 1 6 2 0m的高山上 ,依据高山红景天的生境于岳桦林内、高山草甸、苔原上选择了 6个样地 ,测定了高山红景天根部的红景天甙含量。生境不同的高山红景天 ,根部红景天甙的含量有明显差异 ,红景天甙含量范围为 0 .1 0 1 %~ 0 .6 84%。从测定结果看 ,光照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生境下高山红景天根部的红景天甙含量较高。 阎秀峰 王洋 杨意 周福军 尚辛亥关键词:高山红景天 生境 遮荫和红膜处理对高山红景天根生物量及红景天甙含量季节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2004年 采用纱布遮荫 (覆以透明膜 )和红色滤光膜处理人工种植生长 3年和 4年的高山红景天 ,观察了根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季节变化 .结果表明 ,纱布遮荫处理 (相对光强为全光照的 5 1 8% )下根的生物量显著下降 ;红景天甙含量略有增加 ,红景天甙产量 (红景天甙含量与根生物量乘积 )则有所降低 ,但差异均不显著 .红色滤光膜处理 (相对光强为全光照的 5 1 8% )与纱布遮荫处理相比 ,根生物量减少但不显著 ,红景天甙的含量和产量则显著增加 ,生长季末前者的红景天甙含量为后者的 1 6 3倍 (生长 3年 )和1 5 5倍 (生长 4年 ) ,红景天甙产量为后者的 1 4 4倍 (生长 3年 )和 1 4 5倍 (生长 4年 ) 阎秀峰 王洋 郭盛磊 尚辛亥关键词:高山红景天 根生物量 红景天甙 遮荫 高山红景天年龄与根部红景天甙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6 2001年 对 1 998年 8月和 1 999年 7月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共 1 4个天然居群和人工栽培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高山红景天的年龄和根部红景天甙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高山红景天的年龄根据其根茎上芽磷痕的数量判断。结果表明 ,人工栽培的高山红景天的年龄与其根部红景天甙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生境下的高山红景天 ,其根部的红景天甙含量与年龄的正相关性则较弱。 吴双秀 尚辛亥 戴绍军 阎秀峰关键词:高山红景天 红景天甙 年龄 根部 遗传生态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2 2000年 介绍了遗传生态学产生的科学背景、发展过程、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手段、应用和研究意义。 周福军 颜庭芬 谷会岩 张万里关键词:进化 基因流动 自然选择 光强和光质对野外栽培高山红景天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2004年 为探讨野外条件下光强及光质对高山红景天 (Rhodiola sachalinensis)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影响 ,于 2 0 0 1年 5月 8日至 9月 16日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的高山红景天种植圃地 ,利用纱布及红色、蓝色和绿色的滤光膜遮光处理 ,对生长 3a和 4 a的高山红景天进行了光强、光质控制实验。与温室实验类似 ,遮荫显著抑制高山红景天根的生长 ,并使红景天甙的含量略有提高。红膜处理使光强大约降低一半 ,但仅从光质的角度而言 ,红膜处理对根的生长影响不大 ,却显著增加了根中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 ,不过效果不如温室实验明显。绿膜处理未表现出对红景天甙积累的促进作用 ,这与温室实验结果不同。红膜处理不同天数的结果表明 ,处理时间对红景天甙含量提高的程度影响很小。这意味着在野外种植的情况下 ,可以在临近收获的最后一段时间用红膜对高山红景天进行处理 ,这样既可避免红膜处理对高山红景天根生长的抑制 (由于减弱了光照 ) ,又可显著提高根的红景天甙含量 ,从而达到大幅度提高红景天甙产量的目的。 阎秀峰 王洋 尚辛亥 郭盛磊 于涛关键词:高山红景天 生物量 红景天甙含量 红景天属植物根中红景天苷及其苷元酪醇含量的HPLC分析 被引量:20 2006年 建立了一种采用KYA H IQ 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溶液(体积比1∶9)为流动相,在流速1.0 mL/m in、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10μL的条件下,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红景天苷及其苷元酪醇含量的方法。利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确定了红景天根粉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蒸馏水为溶剂在60℃下超声波提取50 m in。分别测定了不同产地的红景天属植物中红景天苷和酪醇的含量,西藏产圣地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含量最高,达到2.147%,其次为藏产大花红景天和西藏红景天,分别为1.763%和1.271%;四川产大花红景天中酪醇含量最高,为0.298 5%,其次是藏产西藏红景天和大花红景天,分别为0.214 3%和0.183 6%;长鞭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中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均很低,红景天苷含量仅为0.034%和0.003%,酪醇含量则分别为0.016 4%和0.004 8%。 王洋 于涛 阎秀峰关键词:红景天 红景天苷 酪醇 超声波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