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173)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盛下放何琳燕黄智黄静王琪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一株产铁载体细菌的筛选及其与云母的相互作用被引量:5
- 2012年
- 产铁载体细菌与云母类矿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矿物生物风化和土壤形成的演化规律和机理。采用纯培养法自南京龙山废钾矿区酸模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到一株高产荧光铁载体的细菌Z6,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反应将其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通过室温静置培养试验研究Z6菌株与云母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细菌生长代谢前期(8~15d)快速产生大量铁载体,菌株与矿物共培养75d后,产铁载体细菌对云母类矿物确实产生了风化作用,黑云母组发酵液中Fe含量增加了211倍,Si含量增加了约27.8倍,SEM显示云母表面出现溶蚀坑,细菌可以在矿物表面形成生物膜或矿物-细菌复合物。不同矿物对共培养体系中细菌数量、荧光铁载体含量、溶液pH的影响不同。
- 何琳燕张垠盛下放黄智
- 关键词:细菌
- 玉米根内和根际土壤溶磷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从玉米根内和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22株溶磷细菌。根据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2株溶磷效果最好的菌株分别被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SY9)和泛菌(Pantoea sp.Gym7c)。同时对菌株SY9和Gym7c的溶磷能力和植物促生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利用磷酸钙和开阳磷矿矿粉研究了菌株释放P、Ca和Fe的效能。液体培养条件下,菌株在在磷酸钙培养基中的生长好于在开阳磷矿粉培养基中的生长,同时菌株能够合成铁载体。菌株SY9从开阳磷矿粉中释放P、Ca,和Fe的能力比菌株Gym7c强。然而菌株Gym7c从磷酸钙中释放P和Ca的能力比菌株SY9强。菌株Gym7c主要是通过合成的有机酸溶解磷酸钙并释放其中的P和Ca,而菌株SY9是通过合成的有机酸和铁载体溶解开阳磷矿粉并释放出其中的P、Ca,和Fe。溶解开阳磷矿粉的有机酸主要是葡萄糖酸而溶解磷酸钙的有机酸主要包括丁二酸、丙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等。菌株Gym7c能够合成生长素、铁载体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菌株SY9和Gym7c对酸碱、盐和温度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性。
- 杨存斌何琳燕黄智盛下放
- 关键词:溶磷细菌有机酸铁载体玉米
- 硫酸铵对两株钾矿物分解细菌生长代谢和风化钾长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为了明确钾矿物分解细菌Bacillus globisporus Q12和Rhizobium sp.Q32最合适的产酸和胞外多糖条件,并进一步阐明供试菌株对钾长石的溶解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分别向培养基中加入0-1.2 g/L(NH4)2SO4,选择菌株最适的产酸及合成胞外多糖条件,研究菌株对钾长石的溶解效果,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钾长石表面形态及菌体分布特征。【结果】0.6、0和0.3 g/L(NH4)2SO4分别能使菌株Q12、Q32和混合菌株(Q12+Q32)产生较多的有机酸、胞外多糖以及有机酸和胞外多糖的复合物。菌株Q12、Q32及其混合菌株均能够显著地溶解钾长石,并释放出矿质元素,其中混合菌株的溶解效果要优于单一菌株;SEM分析表明,混合菌株对钾长石的溶蚀作用最强。【结论】(NH4)2SO4的含量能够影响供试菌株Q12和Q32的生长代谢及其对钾长石的风化作用,混合菌株可以通过产生的有机酸和胞外多糖的联合作用加速对钾长石的风化。
- 黄智马光友何琳燕盛下放
- 关键词:硫酸铵有机酸胞外多糖
- 硅酸盐矿物分解细菌Bacillus globisporus Q12与云母矿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土壤矿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对土壤中一系列生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培养液进行K、Si、Fe、Al等元素分析,测定了菌株生长与代谢产物,结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研究了钾矿物表生硅酸盐矿物分解细菌Bacillus globis-porusQ12菌株与云母矿物(黑云母和白云母)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云母矿物对B.globisporusQ12菌株的生长与代谢有不同影响;与白云母相比,黑云母更适合B.globisporusQ12菌株的生长与酸性代谢产物(如有机酸等)的合成;供试菌株能促进黑云母和白云母矿物中K、Si、Fe、Al等元素的释放。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与能谱分析发现,B.globisporusQ12菌株能在云母矿物表面定殖,加速云母矿物的风化;菌体自身也能吸附培养液中离子和矿物碎片而形成新的矿物。
- 黄智何琳燕黄静王琪盛下放
- 关键词:BACILLUS云母相互作用有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