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02165)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 相关作者:唐安平秦雪英赵欣悦汪靖伦张灵志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高安全性三甲基硅功能化碳酸丙烯酯电解液的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三甲基硅取代碳酸丙烯酯化合物(TMSPC),并对其化学结构、热性能、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窗口和燃烧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表征。通过与商业电解液(1mol.L-1 LiPF6/EC∶DEC=1∶1,体积比)互配组成电解液,30%(vol)TMSPC的添加能大大降低电解液的燃烧速率。同时,对LiFeO4/Li半电池进行测试,在0.2C倍率条件下,30%(vol)TMSPC的添加也能提高电池的循环性,未添加与添加TMSPC的LiFeO4/Li在110个循环后的容量分别为106 mA.h.g-1和109 mA.h.g-1,相应的容量保持率为81%和87%。
- 汪靖伦秦雪英赵欣悦张灵志
- 关键词:碳酸酯电解液锂离子电池
- 基于碳酸酯电解液的锂金属负极界面调控被引量:1
- 2021年
- 传统碳酸酯电解液体系由于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良好的石墨负极成膜性、以及较宽的电化学窗口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商业锂离子电池。然而,碳酸酯电解液对锂金属负极成膜性差,其分解产物烷基碳酸锂及其聚合物难以阻止锂枝晶在锂金属表面的持续聚集。因此,构建良好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是实现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体系应用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综述了基于碳酸酯电解液的锂金属负极界面调控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盐类、功能添加剂、共溶剂体系对界面调控作用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重点探讨含Li 3N和LiF等组分的界面膜形成及作用机制。最后,对基于碳酸酯电解液的锂金属电池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尤其为构建以锂金属为负极、高容量高电压材料为正极的电池体系提供可行途径。
- 冉琴汪靖伦唐安平
- 锂离子电池有机硅功能电解液被引量:9
- 2020年
- 高安全高电压电解液的开发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发展的重要方向。有机硅化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使其成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有机硅电解液的研究进展,重点从功能分子设计的角度介绍含碳酸酯基、氨基甲酸酯基、腈基、离子液体、含氟类的有机硅功能电解液溶剂制备及电池性能表现;详细阐述具有结构多样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用作高电压添加剂、高安全添加剂、高/低温添加剂、储存/耐自放电添加剂、吸酸吸水添加剂及其在不同电池材料体系中的应用。最后,对有机硅电解液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汪靖伦冉琴韩冲宇唐子龙陈启多秦雪英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有机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