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619)

作品数:3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沈继录朱德妹王明贵吴卫红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单胞菌
  • 4篇铜绿
  • 4篇铜绿假单胞
  • 4篇铜绿假单胞菌
  • 4篇耐药
  • 4篇耐药铜绿假单...
  • 4篇假单胞菌
  • 2篇碳青霉烯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碳青霉烯类抗...
  • 2篇青霉
  • 2篇青霉烯
  • 2篇青霉烯类
  • 2篇青霉烯类抗生...
  • 2篇抗生素
  • 2篇类抗生素
  • 1篇外膜蛋白
  • 1篇外膜孔蛋白
  • 1篇微生物
  • 1篇美罗培南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朱德妹
  • 3篇沈继录
  • 2篇吴卫红
  • 2篇王明贵

传媒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美罗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药外排泵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美罗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外排泵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对14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观察加入泵抑制剂MC207110后的美罗培南对141株铜绿假单胞菌MIC变化,检测多药外排泵机制。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排泵mRNA水平的表达。PCR扩增外排泵编码基因及调控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外排泵表型试验显示美罗培南对69.1%(65/94)菌株的MIC降低至原来的1/4~1/512。20株美罗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有4种外排泵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增高。其中以MexEF-OprN为最多,共有10株。其次为MexCD-oprJ,有5株。MexAB-OprM有4株,MexXY-OprM有3株。其中有2株细菌的MexA和MexC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增高。20株美罗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4种外排泵调控基因测序结果显示MexAB-OprM过度表达的菌株中有3株系mexR突变,1株系nalC突变所致,未发现nalD突变。5株MexCD-OprJ过度表达的菌株均发生了nfxB突变,10株MexEF-OprN高表达株均有mexT突变,3株MexXY-OprM高表达株均有mexZ基因突变。20株菌株外排泵编码基因(MexB、MexD、MexF、MexY)均未发生突变。结论外排泵机制可能是造成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排泵系统的过度表达主要是由于其相应的调节基因突变所致。
沈继录吴卫红朱德妹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美罗培南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_2的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关系。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PCR扩增oprD2编码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D2的变化,比较敏感株和耐药株外膜蛋白的差异,统计分析采用均数t检验。结果 141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具3种模式,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同时耐药(IMPRMEMR)为主,占66.7%;亚胺培南耐药和美罗培南敏感(IMPRMEMS)占32.6%;亚胺培南敏感和美罗培南耐药(IMPSMEMR)仅占0.7%。PCR扩增141株耐药株oprD2编码基因结果136株耐药株oprD2编码基因发生显著变异,变异位点呈现多样性。其中34株细菌的oprD2编码基因存在大片段缺失,6株的oprD2编码基因中有插入片段,96株有小片段缺失或不同位置的多个点突变。另4株产金属酶菌株及1株亚胺培南敏感(美罗培南耐药)株的oprD2编码基因未发现异常。对其中16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10株IPMRMEMR和5株IPMRMEMS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均存在分子量46 000 u处的OprD2蛋白减少,而1株IMPSMEMR株OprD2蛋白带未见异常。结论 oprD2编码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可能是导致外膜蛋白OprD2缺失或减少的分子基础,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尤其是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沈继录朱德妹吴卫红王明贵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外膜蛋白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药外排泵研究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外排泵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14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同时观察加入泵抑制剂MC207110后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141株铜绿假单胞菌...
沈继录朱德妹吴卫红王明贵
文献传递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泛耐药(PDR)机制。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分析耐药菌株同源性。PCR扩增检测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碳青霉烯酶、质粒介导AmpC酶等分析β-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PCR扩增检测16种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分析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PCR扩增检测qnr基因、DNA旋转酶基因gyrA、gyrB和拓扑异构酶Ⅳ基因parC和parE,分析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PCR扩增oprD2编码基因及序列分析和MC207110检测外排泵分析膜屏障机制引起的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结果19株PDR-PA的ERIC-PCR分型结果显示具有5个型别,其中以A和B型为主,分别有6株和7株。17株检出VEB-3型ESBL基因,其中1株同时检出OXA-10型ESBL基因;未检测出质粒AmpC酶和碳青霉烯酶基因。19株均检出ant(3″)Ⅰ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其中18株同时捡出aac(3)Ⅱ酶基因;19株发生gyrA突变,其中14株同时发生了parC突变,未检测出qnr基因。19株oprD2编码基因均发生小片段缺失。16株显示具外排泵机制。结论提示产生VEB-3型ESBL、aac(3)Ⅱ和ant(3″)Ⅰ氨基糖苷钝化酶、DNA旋转酶gyrA和拓扑异构酶ParC基因发生突变,以及OprD2蛋白缺失和外排泵高表达是本组PDR-PA泛耐药的重要原因。
沈继录朱德妹王明贵
关键词:泛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