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3KJB520021)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蒋然赵朋朋张光桃崔志明吴健更多>>
相关机构:阿肯色中央大学扬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人脸
  • 1篇人脸识别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分类
  • 1篇图像分类方法
  • 1篇类方
  • 1篇分类器
  • 1篇分类器算法
  • 1篇采样
  • 1篇采样策略

机构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扬州市职业大...
  • 1篇阿肯色中央大...

作者

  • 1篇吴健
  • 1篇崔志明
  • 1篇张光桃
  • 1篇赵朋朋
  • 1篇蒋然

传媒

  • 1篇通信学报
  • 1篇软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最小差异采样的主动学习图像分类方法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委员会成员模型投票不一致性的度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差异采样的主动学习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标注样本集的重采样结果构建决策委员会,然后利用投票概率较高的2个类别的概率值的差异来度量未标注样本集每个样本的投票不一致性,选择概率差异最小的样本交由人工专家标注,如此迭代更新分类器。将新方法与EQB算法及nEQB算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分类的准确率。还对组成决策委员会的成员模型的数目设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成员模型数目时所提方法比nEQB算法更为有效。
吴健盛胜利赵朋朋崔志明
关键词:图像分类采样策略
基于预分类的逆变异分类器算法被引量:4
2015年
遗传算法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在解决模式识别问题时,由于遗传中的变异过程的存在导致了模式差异,如果能够减少这种差异性,就可以提高模式分类的正确率。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在预分类基础上的一种逆变异算法,该算法采用遗传算法中变异过程的逆过程,来减少模式的差异性,达到提高模式分类正确率的目的。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器的模式识别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分类器算法及遗传算法。
蒋然张光桃
关键词:遗传算法人脸识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