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Z220)

作品数:18 被引量:158H指数:8
相关作者:严力蛟祝增荣黄璐徐奂陈剑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水稻
  • 3篇稻条纹叶枯病
  • 3篇叶枯病
  • 3篇水稻条纹叶枯...
  • 3篇条纹叶枯病
  • 3篇枯病
  • 3篇福寿螺
  • 2篇地统计
  • 2篇生长期
  • 2篇土壤
  • 2篇土壤侵蚀
  • 2篇为害
  • 2篇烤烟
  • 2篇灰飞虱
  • 2篇飞虱
  • 2篇GIS
  • 2篇播种
  • 2篇播种期
  • 2篇大田生长
  • 2篇大田生长期

机构

  • 12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浙江同济科技...
  • 2篇江苏省信息农...
  • 2篇嘉兴市农业科...
  • 1篇长江水资源保...
  • 1篇嘉兴市农业经...
  • 1篇水稻生物学国...

作者

  • 7篇严力蛟
  • 6篇祝增荣
  • 3篇黄璐
  • 3篇徐奂
  • 2篇陈海生
  • 2篇朱德峰
  • 2篇陈惠哲
  • 2篇林贤青
  • 2篇程家安
  • 2篇董萍
  • 2篇陈剑平
  • 2篇张玉屏
  • 1篇杨伟康
  • 1篇乌玲瑛
  • 1篇傅强
  • 1篇林国俊
  • 1篇许智钇
  • 1篇朱金良
  • 1篇史利莎
  • 1篇曹卫星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核农学报
  • 1篇Agricu...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南双季稻区福寿螺的种群动态
2010年
稻田福寿螺以成螺(中、小型螺)和幼螺越冬,越冬大多位于土表下0.5~2.0 cm处。越冬福寿螺成、幼螺在早稻田于5月初开始活动,6月下旬螺量明显持续增加,7月上中旬达高峰;随着早稻收割和晚稻移栽,田间福寿螺成、幼螺种群数量回落,其平均螺量始终维持在1.5~2.0只.m-2,未见明显增加,10月中旬开始田间断水,福寿螺成、幼螺钻入泥中越冬;福寿螺田间调查螺量与水层深浅关系密切。卵5月上旬末始见,6月中旬突增,7月上旬达高峰,其后田间断水,福寿螺成螺停止产卵,卵量下降;晚稻移栽、返青后,田间卵量直线上升,9月中旬达高峰,其后卵量下降,平均百丛未孵卵量保持在4~5块,10月中旬田间断水,福寿螺成螺停止产卵,田间未孵卵量逐渐下降。白鹭对福寿螺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符明龙陈辉珍谢淑玲王云仙
关键词:福寿螺种群动态双季稻区
水稻播种和移栽期对本地越冬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为阐明水稻播种期和移栽期对主要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的影响,2006—2007年在浙江北部嘉兴单季稻区进行了4个移栽稻播种、移栽期和3个直播稻播种期对本地越冬的病虫(二化螟、灰飞虱和纹枯病)种群动态和为害程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播种期是影响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的重要因子,随着单季晚稻播种期的推迟,二化螟、灰飞虱和纹枯病的发生和为害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均明显减轻。适期播种(5月底至6月初)是控制本地越冬的二化螟、灰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朱金良祝增荣冯金祥蔡雪涛钟雪明程家安
关键词:水稻播种期二化螟灰飞虱发生为害
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全球变暖深刻地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而森林生态系统的改变必然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明确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情况,并科学合理地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研究人员与政策制定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全球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分别从森林土壤碳循环、植物物候、物种分布、生物多样性以及生产力5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基于以上论述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严力蛟杨伟康林国俊董萍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物候物种分布森林生产力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穗部参数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14
2010年
研究了5个不同穗型的杂交稻品种主要穗部性状参数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穗长、枝梗分布、枝梗颖花数及其结实率、穗部维管束数目和开花期单茎干物重对穗粒数的影响。初步确立大穗型品种所需参数指标。讨论了株型设计中大穗型的培育方向。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品种的穗长与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基部和颈部直径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培育基部节间粗的品种,并以单位干物重的高颖花数作为选择指标,可以增强抗倒伏能力,也是培育适合当今种植需要的大穗型品种的选择之一。
张玉屏朱德峰曹卫星林贤青陈惠哲焦桂爱
关键词:水稻维管束
基于景观格局理论和理想风水模式的藏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解析——以甘肃省迭部县扎尕那村落为例被引量:20
2011年
中国传统乡土聚落作为多功能景观,其保护研究是我国生态及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科学和跨学科研究的典型载体。从文化和生态两条研究路线出发,同时运用中国传统风水生态理念和现代景观格局理论对甘肃省迭部县扎尕那村藏族乡土聚落的景观立体结构、生态要素构成进行不同角度的解构,探析理想景观模式蕴含的生态合理性及文化与环境在聚落发展中的相互关系。风水模式分析表明扎尕那聚落立体结构为"盆地-豁口-走廊"的壶天模式,符合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山-林-屋-水-林"景观模式,其空间要素组成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表现出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圈层结构。综合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契合"藏风得水"的理想风水格局,整体形成以寺庙为核心的组团式聚居格局,各个独立自然村落具有相似的界面特征。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扎尕那聚落景观以有林地和裸岩为基质,景观异质性和景观连接度都较高。人工斑块比例很低,聚落属于极稀疏区,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干扰较小。多重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综合作用是扎尕那聚落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本研究为扎尕那聚落的保护和发展模式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文化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及中国多功能景观研究模式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史利莎严力蛟黄璐许智钇
关键词:风水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被引量:14
2008年
2004—2006年在浙江北部系统地调查了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动态和为害损失。单季晚稻秧田期介体灰飞虱有效虫量(X2)与水稻株发病率(Y1)的关系式为Y1=0.0873+1.0757X2,晚稻本田株发病率(X)与产量损失率(Y)总关系式为Y=0.1254+0.7551X。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济允许水平以损失率表示为2.0%~2.5%,制订了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指标为水稻秧苗期和本田前期介体灰飞虱有效虫量2~3头/m^2,该指标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王华弟陈剑平祝增荣孙祥良朱金良傅强朱黎明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
浙江省连作晚稻产量水平及其种植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2008年调查了浙江省余姚市、瑞安市和衢州市衢江区连作晚稻,主要品种有宁3-88、协优92和天优华占。栽插方式主要为抛秧、机插和手插3种方式,按不同产量水平选取代表样点,调查和测定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共123个调查点。结果表明:晚稻平均单产为445.2 kg/667m2,最高产量和最低产量差异超过300kg/667m2,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移栽稻提高产量应保证足穗和结实率;抛秧应提高每穗实粒数;机插秧则应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提高千粒重。
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陈惠哲金武昌吴树业
关键词:连作晚稻
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土壤侵蚀模型构建被引量:5
2014年
土壤侵蚀一直是环境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众多,传统的预测模型存在数据获取困难、适用范围小、研究周期长等不足,使得对土壤侵蚀的预测无法做到快速、便捷。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机器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具有非线性映射、自我学习能力、全局最小值、对输入数据变化不敏感等优点,在建立土壤侵蚀量相关性预测模型方面较传统预测模型具有更强的优势。本研究应用浙江省诸暨市浦阳江水文站的降雨数据,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确定水文站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域。以降雨量、研究区域地理数据维度(包括坡度数据、坡长数据、土壤信息、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影响因子,输入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流域内土壤侵蚀量预测。将水文站土壤侵蚀量实测数据作为对照值,用模型输出值检验,从而在取值范围内选择出模型最优的参数组。用影响因子数据和土壤侵蚀量数据对使用最优参数的模型进行检验,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最高达到75%。其中,降雨量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最大,降雨量单因子预测准确率在70%以上,其余因子预测准确率在3.5%左右。最终得到一个土壤侵蚀量相关性预测模型,通过水文站降雨数据以及地理信息,即可预测当地土壤侵蚀量,准确率达到75%。
蔡喨喨严力蛟徐奂
关键词:土壤侵蚀降雨量
水稻播种期对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了解水稻播种期对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方法】2006~2007年2年田间设置4个播种期,调查分析水稻灰飞虱种群动态和条纹叶枯病发病的程度。【结果】播种期是影响条纹叶枯病的重要因子。在浙江北部,单季晚稻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病情递减;秧田期株发病率与播种期的关系可以Weibull方程来描述、与秧田期灰飞虱种群动态曲线下面积(AUCPD,即累计虫日)或高峰期密度则呈Logistic关系;本田稳定期发病率则可以以播种期、秧田期灰飞虱高峰期密度、秧田末期的株发病率来描述,而本田期的AUCPD并不是描述该阶段的发病率的必要变量。【结论】在综合治理中,适期播种是控制该病害流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浙江北部单季粳稻移栽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底~6月上旬。
朱金良祝增荣周瀛陆强孙祥良陶献国陈跃王华弟程家安
关键词:水稻播种期水稻条纹叶枯病
基于地统计分析及GIS的河南省烤烟大田生长期太阳总辐射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地统计学是研究具有结构和区域双重性质变量空间变异性的一种方法。本文根据《河南省1950年-2000年整编气象资料》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烟草各生长阶段的太阳总辐射量和光合有效辐射量,并采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尺度下河南省烤烟种植区烟草各生长阶段的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变异性和分布特征。统计分析表明,上述各变量在河南省境内均可以较好地拟合为正态分布,满足地统计学所要求的平稳假设条件。河南省境内太阳总辐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5月份,为9.93%,最小的是7月份,为3.87%。地统计学分析表明:河南省烟草大田生长期太阳总辐射可以拟合为高斯模型,自相关距离为1997100.00m,并且块金值为18.45%,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河南省烟草大田生长期太阳总辐射量在2170~2258MJ·m-2之间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20%,主要分布在南阳、信阳、洛阳、三门峡及平顶山地区;太阳总辐射量2258~2346MJ·m-2之间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3.07%,主要分布在驻马店、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南阳、信阳及漯河地区;太阳总辐射量2346~2436MJ·m-2之间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65%,主要分布在济源、郑州、漯河、周口、商丘、许昌、开封、安阳、新乡以及焦作等地;太阳总辐射量2346~2522MJ·m-2之间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65%,主要分布在焦作、鹤壁、安阳、新乡、开封、周口、商丘、许昌及濮阳等地。
陈海生严力蛟徐奂黄璐
关键词:地统计学太阳总辐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