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作品数:2,829 被引量:17,112H指数:48
相关作者:朱富强卢文刚陈方竞黄甫全曾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36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6篇经济管理
  • 531篇文化科学
  • 363篇政治法律
  • 211篇文学
  • 209篇哲学宗教
  • 199篇语言文字
  • 123篇社会学
  • 88篇历史地理
  • 76篇艺术
  • 62篇医药卫生
  • 31篇自动化与计算...
  • 31篇建筑科学
  • 27篇自然科学总论
  • 10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8篇理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0篇教育
  • 110篇实证
  • 108篇企业
  • 104篇文化
  • 87篇教学
  • 80篇社会
  • 75篇主义
  • 66篇文学
  • 65篇政府
  • 63篇金融
  • 54篇高校
  • 53篇实证研究
  • 53篇农村
  • 53篇绩效
  • 52篇法律
  • 51篇课程
  • 45篇实证分析
  • 43篇体育
  • 39篇应急
  • 39篇政治

机构

  • 295篇中山大学
  • 261篇华南师范大学
  • 241篇暨南大学
  • 176篇广东外语外贸...
  • 148篇广州大学
  • 147篇华南理工大学
  • 140篇广东商学院
  • 111篇惠州学院
  • 99篇华南农业大学
  • 93篇广东工业大学
  • 88篇湛江师范学院
  • 81篇广东技术师范...
  • 81篇汕头大学
  • 79篇深圳大学
  • 76篇广东金融学院
  • 73篇广东海洋大学
  • 71篇嘉应学院
  • 66篇肇庆学院
  • 51篇韶关学院
  • 50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4篇朱富强
  • 25篇卢文刚
  • 22篇陈方竞
  • 20篇黄甫全
  • 17篇曾萍
  • 17篇马志刚
  • 16篇李云飞
  • 16篇王鹏
  • 15篇鄢波
  • 14篇李喜梅
  • 14篇王晶
  • 14篇张程睿
  • 13篇黄晓凤
  • 13篇孙有发
  • 12篇唐少莲
  • 12篇许桂灵
  • 12篇司徒尚纪
  • 11篇肖崎
  • 11篇曾文婕
  • 8篇李从东

传媒

  • 43篇学术研究
  • 40篇科技管理研究
  • 35篇广州大学学报...
  • 28篇嘉应学院学报
  • 27篇广东技术师范...
  • 25篇华南师范大学...
  • 25篇惠州学院学报
  • 23篇广东外语外贸...
  • 20篇图书情报工作
  • 19篇汕头大学学报...
  • 16篇教育发展研究
  • 16篇暨南学报(哲...
  • 16篇湛江师范学院...
  • 15篇韶关学院学报
  • 14篇广东社会科学
  • 14篇深圳大学学报...
  • 13篇科技进步与对...
  • 12篇统计与决策
  • 12篇岭南学刊
  • 10篇中国行政管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3篇2017
  • 28篇2016
  • 63篇2015
  • 133篇2014
  • 293篇2013
  • 456篇2012
  • 570篇2011
  • 483篇2010
  • 394篇2009
  • 275篇2008
  • 69篇2007
  • 4篇2006
2,8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多侧面Rasch模型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项目反应理论(IRT)的多侧面Rasch模型(MFRM),分析评价中心技术中无领导小组讨论(LGD)的测评结果,探讨被试能力水平、评委评分宽严度、评分内部一致性、维度难度和评定等级等问题,进而讨论各种偏差。通过MFRM分析人事测评结果,可深入了解被试能力的真实差异、甑别维度难度、探查测评误差源,从而完善测评试题编制、评估或诊断评委合格性、提高测评维度与测评目的匹配性,为拓展项目反应理论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提供独特视角。
姚若松赵葆楠刘泽苗群鹰
关键词:无领导小组讨论项目反应理论人事测评
培育跨文化理解能力——论课语整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文化教育范式被引量:5
2014年
课语整合式学习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芬兰和荷兰两个国家,此后在欧洲以及世界其它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依照文化哲学的整体主义视角,有学者发现传统外语教育存在语言与课目知识疏离、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文化教育诉求催生课语整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文化教育范式,课语整合式学习在教育理念上遵奉整体主义哲学观;在教育目的上认同全球公民身份和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在教育内容上彰显学习者个人知识与具体情境;在教学方式上开发多样化有效实践路径;在评估方式上奉行课目内容优先原则,并表现出树立文化教育理念、确立全人教育目的、创新建构主义课程、开发文化教学方式和施行学本评估的趋势。
刘会英
关键词:外语教育文化教育
需求导向型基层公务员应急培训策略探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以需求导向为视角,对基层公务员应急培训进行需求分析,以此为框架剖析我国当前基层公务员应急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完善策略。
游艳玲高青莲黄妙芳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应急培训
基于元胞自动机和多主体相结合的交通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1年
城市交通系统是典型的基于规则运行的复杂大系统,建立能描述实际交通系统一般特性的交通流模型,寻找交通流的基本规律,揭示交通拥堵产生的机理,实现人、车、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一直以来都是该领域的热门主题.论文基于元胞自动机和多主体技术,应用Matlab编程语言设计并实现集交通道路(含交通规则与信号灯)、机动车以及行人于一体的交通流仿真系统.在4种交通规则下,分别考察了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行为对交叉路口通行质量的影响,其结果有助于揭示交通拥堵产生的内在机理,并为自动疏导交通提供参考措施.
孙有发吴今培刘彩燕
关键词:交通流交通仿真系统元胞自动机多主体
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学者的人文精神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古代学者关注人与社会中的一切,心系民族的前途与生民的命运,忧患天下的兴亡与国家的盛衰,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他们站在时代的高处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人生,向往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探讨学术问题与服务现实社会融为一体,追求实际功用与实现自身价值密切结合,人生观、价值观与治国兴邦的政治理想彼此贯通。中国古代学者将主体修养与报效国家统一起来,强调经世致用与研究实学,担当时代的责任与历史的道统,其人文精神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庞天佑
关键词:儒家思想人文精神
人道主义大讨论的现代性意义
2012年
20世纪80年代的人道主义大讨论,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与人道主义作为一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触摸到了马克思主义更为深层的意识形态结构——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应该如何给予科学的统一。正如"实践标准大讨论"掀起了中国社会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一样,人道主义大讨论同样拓发出个人与国家、自由与发展、市场与社会等一系列的现代性话语讨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新标识。
周峰
关键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
实现学校教育的文化价值——论课语整合式学习的发展功能被引量:2
2014年
课语整合式学习自199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人们对它的发展功能进行了广泛研究。结果表明,课语整合式学习实现了学校教育的文化价值,具有三大发展功能:一是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显著提升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二是促进认知能力发展,尤其凸显出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概念建构能力的提高;三是涵养跨文化能力,具体包括提升跨文化认知、丰富跨文化情感以及发展跨文化行为技能。因而,课语整合式学习越来越受重视,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李灵丽
关键词: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
各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反馈--分省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上市公司数量与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传导机制说明两者紧密相关。同全国的固定效应模型比较,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数量的固定效应模型表明两者形成的是一种良性循环,而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数量的随机效应模型表明两者形成的是恶性循环,并且按照市场机制的股票发行规则会使这种"马太效应"愈演愈烈,由此构成中国分省经济增长的一个程式化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采取行政干预手段是避免过度两极分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有效措施。
陈昭卿前龙
关键词:上市公司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与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当前,我国的农村处于转型阶段,出现了从乡土化到城镇化、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从礼俗社会到契约社会的发展趋势。转型期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动带来了思想道德层面的冲击,因此,应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因为,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余泽娜
关键词:农村道德
“正视”教师情绪--教学公平研究的应有取向被引量:9
2009年
在已有的教学公平研究中,教师情绪基本是"不在场"的,具体表现为"漠视"教师情绪和"敌视"教师情绪两种态度。然而,教师情绪既不能归为"虚无",也无法彻底"拒斥"。面对这样的情形,"正视"教师情绪理应成为教学公平研究的应有取向。这一取向要求我们正面对待教师情绪,在关注教师情绪"阻碍"教学公平的同时,看到教师情绪也是教学公平的"促进者"。而且,这一取向要求我们正面对待教师情绪并正确引导教师情绪。
曾文婕
关键词:教师情绪教学公平
共27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