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2021)

作品数:8 被引量:82H指数:5
相关作者:孙占祥白伟刘洋侯志研郑家明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区域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玉米
  • 4篇土壤
  • 3篇水分
  • 3篇大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利用效率
  • 2篇间作
  • 2篇不同覆盖方式
  • 1篇调亏灌溉
  • 1篇玉米产量
  • 1篇玉米大豆
  • 1篇玉米大豆间作
  • 1篇玉米生长
  • 1篇玉米生长发育
  • 1篇沙打旺
  • 1篇生长发育
  • 1篇土壤含水量

机构

  • 8篇辽宁省农业科...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区域气候...

作者

  • 8篇孙占祥
  • 5篇白伟
  • 4篇郑家明
  • 4篇侯志研
  • 4篇杨宁
  • 4篇冯良山
  • 4篇刘洋
  • 3篇文凤
  • 2篇李开宇
  • 1篇张莹
  • 1篇董丽杰
  • 1篇靖凯
  • 1篇邓林君
  • 1篇关晓雪
  • 1篇朱勇
  • 1篇王鹏飞
  • 1篇于秀捷
  • 1篇宋书宏
  • 1篇刘晓晨

传媒

  • 5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3篇2011
  • 5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在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普通地膜和渗水地膜交替覆盖、秸秆覆盖和裸地种植五种处理方式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覆盖方式对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渗水地膜覆盖能使玉米产量增加32.66%,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1.9%,说明渗水地膜覆盖是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方式。
文凤孙占祥白伟郑家明刘洋冯良山杨宁侯志研
关键词:玉米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
辽西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变化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根据辽西半干旱区阜新、朝阳站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 an-Monte 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ET0),统计并分析生长季与非生长季辽西地区的ET0、气象因子变化与及其影响ET0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阜新地区ET0表现为随时间的增长趋势,而朝阳表现为随时间逐年减少趋势,80年代至今阜新、朝阳变化趋势显著。阜新、朝阳ET0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大体一致。在辽西地区影响ET0显著的气象因子顺序为:风速>太阳辐射>最高温度>降水量,20世纪80年代至今风速的显著性变化是辽西半干旱区ET0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王鹏飞孙占祥杨宁冯良山于秀捷
关键词: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FAOPENMAN-MONTEITH公式气象因子FAOPENMAN-MONTEITH公式
花期调亏灌溉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花期调亏灌溉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不同强度、不同时间调亏处理对株高、叶面积、根重、产量、根冠比等均有影响,且不同品种性状表现差异各异。耗水量随着控水强度加大、控水时间延长而降低,水分利用效率也变化明显,其中7d中度控水处理WUE最高。随着控水强度和控水时间的延长,经济系数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综合上述研究,辽51064和辽51095均以7d中度调亏处理(土壤含水量为19%~21%)为适宜。品种抗旱方面,辽51095的抗旱性优于辽51064。
白伟孙占祥刘晓晨关晓雪宋书宏董丽杰
关键词:大豆调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辽西半干旱区大豆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是提高农田降水资源利用率和水分满足率的有效途径,具有产流和较好的控制农田土壤水分蒸发的双重作用,可有效抑制农田水分的非目标性输出,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对大豆增产显著,增产幅度达30.44%。
李开宇李亚男靖凯邓林君孙占祥朱勇
关键词:微集水大豆辽西半干旱区
辽西不同玉米/沙打旺间作模式的土壤水分和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以玉米清种、沙打旺清种、玉米/沙打旺间作(2∶1)、玉米/沙打旺间作(4∶2)、玉米/沙打旺间作(2∶2)为例研究不同间作模式的土壤水分和产量效应。结果表明:玉米/沙打旺间作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趋势明显,从上到下,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玉米/沙打旺间作对玉米株高的影响不显著,而对沙打旺的株高影响显著,同时株高的差异改变了玉米的通风透光状况。玉米、沙打旺间作(4∶2)可以影响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并延长峰值出现的时间,使其保持较长的快速增长期。玉米产量性状中,穗长、穗粗、行粒数、行数和轴粗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百粒重达到了显著性差异,产量也达到了极显著差异,以玉米清种最大,为15 567.50 kg/hm2,以玉米/沙打旺(2∶1)的产量最低,为11 238.33 kg/hm2。综合来看,玉米/沙打旺间作(4∶2)模式可以在辽西地区推广种植。
刘洋孙占祥白伟郑家明侯志研冯良山杨宁
关键词:玉米沙打旺间作土壤水分
不同覆盖方式对辽西旱地玉米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辽西地区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旱地玉米土壤温度,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分别比常规种植(CK)高出5.4%、13.07%。其中,普通地膜的增温幅度最大,整个生育期内不同处理的土壤温度在10 cm和20 cm土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覆盖方式均能增加玉米产量,其中以渗水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比常规种植增产219.19 kg/667m2,增产幅度达32.66%。说明渗水地膜覆盖方式是辽西地区提高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的最佳覆盖方式。
李开宇李亚男文凤孙占祥
关键词:土壤温度
不同耕法对土壤含水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5
2011年
土壤耕作能有效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含水量和作物产量,该试验研究了辽西地区玉米连作不同耕作对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不同耕法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同,在不同的耕法中,以一次全方位深松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在20~30 cm的土壤有效耕作层中容重为1.29 g/cm3。一次全方位深松、连年秋翻、连年沟垄交替深松能够增加玉米的株高和增大玉米的叶面积,单从产量来看,以一次全方位深松、连年秋翻和连年沟垄交替深松效果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7%、10%、3%。
刘洋孙占祥白伟郑家明侯志研冯良山杨宁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玉米生长发育
玉米大豆间作对辽西地区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9
2011年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玉米‖大豆间作对辽西地区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对玉米、大豆各项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间作模式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性状指标均高于单作模式,尤其边行1的优势更为明显;灌溉条件与雨养条件下对比发现,间作模式下玉米产量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而单作模式下穗长、穗粒数和产量灌溉处理高于雨养处理,并达显著水平。间作种植的大豆产量较单作种植有所下降,灌溉处理的间作模式比单作模式减产15.49%,雨养处理间作模式比单产模式减产29.76%;间作模式在灌溉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单作模式;综合分析表明辽西地区玉米大豆间作4∶4模式是提高产量和增加效益的适宜模式。
刘洋孙占祥白伟郑家明侯志研张莹文凤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作物生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