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09-17)
- 作品数:3 被引量:62H指数:3
- 相关作者:伏洋魏玉荣张存厚李兴华巩祥夫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内蒙古草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成因分析——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为例被引量:22
- 2012年
- 利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草地面积的演变和成因。结果表明,1971-2007年,多伦县草地面积呈波动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面积为227 640.93hm2;90年代面积最小,为166 929.43hm2;2000年以后,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草地面积与20世纪80年代末持平。影响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暖干化背景驱动下的人为干预和扰动。20世纪80年代,人为的过度放牧,草地沙化和退化严重;在温暖湿润的20世纪90年代,大量草地被开垦成农田,湖沼和湿地面积扩大侵蚀草地,使草地面积减少;2000年以后尽管降水减少,但人为治理使草地得到逐步恢复。
- 李兴华魏玉荣张存厚
- 关键词:草地面积气候变化
- 基于Holdridge分类系统的内蒙古草原类型气候区划指标被引量:12
- 2010年
- 利用内蒙古105个气象站资料,计算了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的年降水量、年生物温度和可能蒸散率,确定了内蒙古各草原类型区上述三个气候要素的界限值。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内蒙古草原综合气候指数(GCI),确定了定量化的内蒙古草原类型综合气候区划指标,并对该指标划分的内蒙古草原类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内蒙古草原类型综合气候区划指标划分的内蒙古草原类型与内蒙古实际的草原类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的空间分布状况,可以用于内蒙古草原气候区划。
- 巩祥夫刘寿东钱拴
- 关键词:草原类型
- 三江源地区生长季气候变化趋势及草地植被响应被引量:28
- 2010年
- 三江源地区草地植被生长状况不仅关系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牧畜业生产,而且对中国和亚洲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但以往的研究集中于年、季尺度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上,很少研究草地植被生长季的气候变化以及草地植被的响应.为此,本文利用三江源地区1961~2007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1982年以来NOAA/AVHRR植被指数以及牧业气象站1994年有完整观测以来围封草地的牧草高度、生物量和草层覆盖度等资料,构建气候变化评价模型和草地植被生长气候适宜度模型,综合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生长季气候变化趋势、草地植被生长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以及草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三江源地区生长季4~8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分别为每10年0.24℃,2.32mm和2.81h;4~5和6~8月平均气温分别增高0.17和0.30℃,降水量增幅分别为2.80和?0.38mm,日照时数分别增加2.15和1.2h.三江源地区草地植被生长气候适宜度呈上升趋势,其中4~5月上升的速度快于6~8月,整体气候朝着有利于草地植被生长的方向变化.三江源地区1982年以来植被指数整体呈弱的增加趋势,2004年以来草地植被变好趋势明显,草地植被的生长对气候已呈现出正响应的变化.为此,建议三江源地区应充分利用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有利于草地植被生长的暖湿化趋势,加大草地保护力度,促进草地生态环境尽快恢复.
- 钱拴伏洋PAN F F
- 关键词:气候变化草地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