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E03A08)

作品数:16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朱伏先王国栋李海军刘伟嵬王昭东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宝钢特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热轧
  • 5篇带钢
  • 5篇轧带
  • 5篇热轧带钢
  • 4篇力学性能
  • 4篇力学性
  • 3篇多相钢
  • 3篇热轧多相钢
  • 3篇显微组织
  • 3篇卷取
  • 3篇卷取温度
  • 2篇数学模型
  • 2篇微合金
  • 2篇微合金钢
  • 2篇控冷
  • 2篇控轧
  • 2篇控轧控冷
  • 2篇冷却过程
  • 2篇合金
  • 2篇合金钢

机构

  • 13篇东北大学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宝钢特钢有限...
  • 1篇首钢集团
  • 1篇天津钢铁集团...
  • 1篇梅山钢铁股份...

作者

  • 6篇朱伏先
  • 5篇王国栋
  • 4篇王昭东
  • 4篇刘伟嵬
  • 4篇李海军
  • 3篇陈炳张
  • 3篇李艳梅
  • 3篇郑东升
  • 2篇马宝国
  • 2篇姚俊
  • 2篇唐广波
  • 2篇刘正东
  • 2篇陈永利
  • 2篇张明亚
  • 1篇刘振宇
  • 1篇周晓光
  • 1篇高映
  • 1篇周民
  • 1篇衣海龙
  • 1篇杜林秀

传媒

  • 8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钢铁
  • 1篇轧钢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特殊钢
  • 1篇钢铁研究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年份

  • 5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b-Ti微合金化热轧多相钢的组织和性能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两阶段控轧和随后的三段冷却,获得了14mm厚的Nb-Ti微合金化热轧多相钢板.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贝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组成;其平均屈服强度为518MPa,抗拉强度为616MPa,延伸率高达41%;组织中大量的铁素体大角度晶界、近似等轴状铁素体晶粒和较小尺寸贝氏体束的存在,大大提高了试验钢的塑性;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的细化,细小的(Nb,Ti)C粒子以及铁素体晶粒和贝氏体板条内的位错提高了试验钢的强度.
郑东升朱伏先张明亚李艳梅
关键词:NB-TI微合金钢热轧多相钢控轧控冷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控制冷却对C-Mn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MMS-300热力模拟实验机研究了某C-Mn钢铁素体动态相变前冷却速度对相变前奥氏体晶粒尺寸、室温铁素体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同时在实验轧机上对实验钢的传统工艺、低温控轧工艺、非低温控轧工艺+前段快冷工艺进行了试轧.结果表明:①随着相变前冷却速度的增加,奥氏体晶粒尺寸呈逐渐减小趋势;②随着相变前冷却速度的增加,室温铁素体晶粒尺寸呈细化趋势;③非低温控轧工艺+前段快冷工艺取得了与低温控轧工艺相当的力学性能,且具有相对较低的屈强比.
周晓光刘振宇吴迪王国栋
关键词:晶粒尺寸铁素体相变热轧力学性能
热轧带钢边部黑线产生机理被引量:8
2010年
梅钢1422热轧带钢边部黑线一度成为产品质量的重大问题。为此根据轧线特点,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如热卷箱、辊道、水平轧机、立辊轧机、立辊各道次侧压量、负荷系数及立辊孔型等逐一进行工业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立辊孔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提高立轧温度、合理分配立辊负荷系数以及提高连铸坯边部质量对改善黑线缺陷也有一定益处。
夏小明邸洪双高映
关键词:热轧带钢
X100管线钢中的异常偏析带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针对X100管线钢中出现的的异常偏析带,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EDS系统等进行了组织观察、线扫描成分分析以及拉伸、冲击断口的观察和夹杂物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偏析带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且出现晶粒大小不一的混晶现象,与周围板条状贝氏体基体之间差别较大;偏析带的碳含量偏低,锰、硅及氧含量偏高,在拉伸及冲击断口的厚度中心及一侧的1/4处均有分层现象,在冲击断口1/4处观察到夹杂物带,部分夹杂物呈片状,严重恶化了试验钢的冲击韧性.
周民衣海龙杜林秀刘相华
关键词:管线钢断口分层线扫描
低合金高强度调质钢控轧控冷工艺优化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了低合金高强度调质钢的轧制方式及轧后冷速对调质后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试验钢采用不同轧制方式及冷速获得不同淬火加热前的初始组织及力学性能,但调质后却具有相同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建议低合金高强度调质钢采用一阶段的轧制方式,终轧温度应高于奥氏体部分再结晶区的上限温度,轧后采用适宜的冷速(4-15℃/s)进行加速冷却。以此工艺调质后的试验钢具有较高的均匀性,与现行TMCP工艺相比,强塑性和强韧性更为优异。
陈炳张朱伏先陈永利金茹姜中行
关键词:控轧控冷力学性能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控制及其智能反馈控制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中卷取温度的控制精度是保证带钢组织性能、表面质量和板形良好的1个关键因素。温度控制的核心是冷却过程控制模型的建立及其自适应反馈功能。建立了具有非线性结构特征的热轧带钢冷却过程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对新模型的智能反馈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增强了控制模型的自适应性。现场实际应用表明:实测卷取温度与目标温度相差±5℃以内的带钢占全长的85%,相差±10℃以内的带钢占全长的98%,该冷却数学模型的卷取温度控制能达到较高的精度,为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刘伟嵬李海军王昭东王国栋
关键词:冷却过程卷取温度智能控制反馈补偿热轧带钢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为实现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智能化控制,本文遵循软件工程设计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建立了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功能结构模型及其后台数据库,实现了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现场应用表明,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精度在±10℃以内。
刘伟嵬李海军王昭东王国栋
关键词:热轧带钢过程控制系统结构控制系统
低温压力容器钢回火过程组织转变规律被引量:1
2010年
以07MnNiMoVDR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膨胀试验、TEM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回火过程中各回火温度区间中组织转变和碳化物析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00℃回火时,残余奥氏体分解,片状θ-碳化物位于仍具有较高位错密度的α相板条之间;650℃回火时,α相除回复外,部分α相还发生了再结晶,析出物分布于已回复的板条之间以及再结晶晶界上.
陈炳张陈永利朱伏先巩文旭
关键词:回火转变碳化物析出马氏体
GCr15轴承钢棒材连轧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0年
建立了GCr15轴承钢(0.99%C、1.47%Cr)160 mm×160 mm方坯经粗轧、一中轧、二中轧、KOCKS轧机轧成Φ25.0 mm和Φ35.0 mm的轧件温度场预测模拟系统;研究了轧件轧制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一中轧入口轧制速度(0.55 m/s和1.1 m/s)对轧制过程轧件温度的影响,以及轧后冷却工艺(2段式和3段式快冷)对轧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轧件温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3%。
姚俊唐广波刘正东马宝国
关键词:GCR15轴承钢棒材温度场
冷轧Q345钢退火工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对热轧Q345钢进行冷轧并模拟其连续退火工艺,对所研究的钢板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旨在开发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双相钢.研究结果表明:试制的退火钢板组织较为复杂,具有不同含量的铁素体、珠光体、马氏体等组织;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较低的屈强比,但其延伸率较低,仅为14%左右.由于钢板的碳含量较高,因此,为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不能按照传统的热处理工艺进行模拟,而应适当降低均热温度且提高快冷始温.
张明亚朱伏先马世成张自成
关键词:双相钢连续退火高强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