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11012)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周雒维杨柳陈国通刘毅徐海鹏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广西电网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串联谐振恒流LED驱动电源的分析及设计被引量:2
- 2010年
- 用串联谐振变换器来实现LED的开环恒流驱动。对串联谐振变换器开环工作状态进行等效分析,确定了开环恒流条件和谐振参数与开关频率的选择依据,以及LED数目、变压器变比对恒流效果的影响,为LED数目的确定及变压器变比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据此设计了谐振变换器,并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分析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 孙明坤周雒维罗全明
- 关键词:电源发光二极管串联谐振电路
- 一种改善DC-DC变换器动态性能的数字控制方式被引量:6
- 2008年
- 针对低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负载经常变化的特点,以动态过程输出电压超调量最小和调节时间最短为目的,提出了一种改善DC-DC变换器动态性能的数字控制方式。将变换器在负载变化时的暂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内对占空比进行直接设置,使开关处于一直导通或一直关断的状态,通过计算两个阶段转折点的输出电压并与采样电压比较以决定开关的状态。该控制方式在负载突变时和计算开关状态时间的最优控制方式有同样的性能,而算法的实时计算量却大幅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分段控制可以有效改善DC-DC变换器的动态性能。
- 徐海鹏周雒维孙鹏菊
- 关键词:数字控制DC-DC变换器
- 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以及并网逆变被引量:6
- 2010年
- 光伏并网系统成本昂贵是阻碍其市场应用的重要原因,采用无直流传感器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制系统的成本,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内容。但目前文献提出的无传感器的光伏电池输出电流、电压的估算方法在估算精度、实时性、以及动态响应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缺陷,使光伏电池的最大跟踪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从而影响到光伏并网系统的输出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滑模观测器实现的光伏电池输出电压的估算。该算法对外来干扰,模型参数误差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和对光伏电池输出电压的跟踪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精确度。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的通过该自适应滑模观测器实现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和系统的输出具有良好的性能。
- 周雒维杨柳
- 关键词:自适应滑模观测器最大功率跟踪并网逆变器
- 单周控制光伏并网系统的最大功率控制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单周控制的单级全桥光伏并网系统具有容量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现有基于单周控制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存在着难以搜索最大功率点、难以稳定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以及搜索精度差等缺点.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基于增量电导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算法,该算法将光伏电池输出功率引入到单周控制的输入量中,同时优化了光伏电池输出电压的给定量.该算法在硬件上实现简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跟踪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 杨柳周雒维杜雄
- 关键词:单周控制单级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
- 双频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现象仿真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根据高、低频单元动力学行为特点,把双频Buck变换器系统的快标不稳定性分析问题解耦为两个单频Buck系统的快标不稳定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类改进的数据采样建模方法,构建了高频部分的频闪映射模型。基于该模型使用一种非数值方法求解出不动点处的雅可比矩阵并讨论了电路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此外,揭示了低频网络部分存在的非线性现象,给出了低频网络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数值仿真结果证实理论分析中的结论,有效地阐释了双频Buck变换器系统的快标不稳定性现象,为其稳定、优化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 黎志铭周雒维卢伟国
- 关键词:双频BUCK变换器
- 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级差配合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1年
- 针对直流系统中复杂的级差配合问题,对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的模型与级差配合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状态检测与维护决策系统。根据保护电器的安秒特性,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与改进。根据某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接线方式、实测负荷电流情况、馈线的参数与保护电器的安秒特性,模拟了各种短路故障时的级差配合状况,找出了可能引起越级现象的原因,分析了保护电器选型的合理性。应用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状态检测与维护决策系统对保护电器提出了合理的维护决策。提出的级差配合分析方法具通用性与良好的可操作性,对直流系统的设计与技改有指导意义。
- 刘毅周雒维陈国通
- 关键词: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级差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