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10B018)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龙永干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鲁迅广州时期与“革命文学”的遭遇及其它被引量:2
- 2012年
- 鲁迅广州时期遭遇的"革命文学"与1928年所遭遇的"革命文学"截然不同,其主流不过是政治新贵的"宣传品"。他对"革命文学"的否定不仅是对"革命文学"虚伪卑劣的揭露,更是对广州革命蜕变的批判和对文学本质价值的维护。同时,广州经历让其本就摇摇欲坠的"进化论"思想轰毁,也让其独特的"革命文学观"得以生成。
- 龙永干
- 关键词:革命文学
- 代际蜕变的努力与价值离散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被引量:2
- 2011年
- 从主体建构来看,鲁迅结盟"左联"是其价值拓展、群体相与和代际蜕变的需求,但其"人的战士"的自觉践履让其无法与"左联"主流融合。选择"革命"与"左联"却无法将各种关属收齐,他只能在价值离散中陷入新的焦虑。
- 龙永干
- 鲁迅厦门生存境遇与文学创作关联发微被引量:2
- 2012年
- 鲁迅离开北京之后的首站是厦门。从1926年9月4日抵达,到1927年1月16日的离开,他在厦门仅仅呆了4个多月的时间。但因鲁迅是现代文化与文学的巨大存在,特别是《朝花夕拾》的完成和《铸剑》、《奔月》的创作,这段时光反复被人们照亮。但人们在对上述创作进行审美分析时,或将其视为同一语境中的生发,或将其单列开来进行个别解读,从而既无法阐释鲁迅此一时期创作风格多样性的内在缘由,也不能具体人微地将鲁迅生存境遇与其文学创作构建应有的关联。
- 龙永干
- 关键词:文学创作生存境遇《朝花夕拾》现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