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3044)

作品数:32 被引量:207H指数:9
相关作者:韩宝平朱雪强单爱琴揣小明梁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2篇四氯化碳
  • 9篇地下水
  • 7篇污染
  • 6篇岩溶
  • 5篇水源地
  • 5篇土壤
  • 5篇降解
  • 4篇岩溶地下
  • 4篇岩溶地下水
  • 3篇絮凝
  • 3篇絮凝剂
  • 3篇厌氧
  • 3篇生物降解
  • 3篇农药
  • 3篇农药厂
  • 3篇氯仿
  • 3篇废水
  • 3篇白腐真菌
  • 2篇动力学
  • 2篇毒性

机构

  • 28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徐州工程学院
  • 2篇江苏省资源环...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北工学院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常州工程职业...
  • 1篇徐州市城区水...

作者

  • 20篇韩宝平
  • 9篇朱雪强
  • 8篇单爱琴
  • 7篇揣小明
  • 6篇梁峙
  • 6篇刘敬武
  • 6篇杨秀婧
  • 5篇裴宗平
  • 4篇王爱宽
  • 4篇周海霞
  • 3篇项玮
  • 3篇王小英
  • 2篇周东来
  • 2篇卢中华
  • 2篇胡佳佳
  • 2篇王岩
  • 2篇李超
  • 1篇郝志涛
  • 1篇何康林
  • 1篇薛笑莉

传媒

  • 6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化工环保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水资源保护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Agricu...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Mining...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质对土壤气相抽提去除四氯化碳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某重要岩溶地下水源地因附近农药厂排放含四氯化碳污水而受到严重污染,实验采用土柱通风试验模拟土壤气相抽提(SVE),研究环境温度为20℃,通风速率为40 mL/min,土壤含水率10%,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3.02%和0.13%条件下的两种供试土壤中四氯化碳污染物的去除过程。结果表明,土柱通风能有效去除土壤中的四氯化碳污染物;通风条件下四氯化碳的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土壤中四氯化碳浓度C(μg/L)的对数值lnC与时间t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2%的土柱Ⅰ各取样口四氯化碳去除反应速率常数k值在0.013 2~0.015 5 h-1之间,有机质含量为0.13%的土柱Ⅱ各取样口k值在0.017 1~0.020 6 h-1之间,说明土壤气相抽提去除四氯化碳的效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相同条件下低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其四氯化碳去除效率更高。
卢中华裴宗平鹿守敢王岩胡佳佳闫姗
关键词:有机质土壤气相抽提四氯化碳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
某市X供水井群四氯化碳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X供水井群位于某市南郊水源地的北区,日供水量约5×104m3,是该市的主要供水水源,2000年11月发现该供水井群受到四氯化碳污染。3年多的监测资料表明,污染初期井水中四氯化碳含量迅速上升,强排抽水治理期间除个别时段井水中四氯化碳浓度显著升高外,井水中四氯化碳含量明显下降,目前四氯化碳含量相对较低,在30~130μg·L-1内波动,但仍大大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地下水流场控制着四氯化碳污染的扩散,X井群井水中四氯化碳含量随地下水位的上升而下降。自由相的四氯化碳是一种DNAPL,沿着深部或含水层底板运移,在含水层底部的部分自由相四氯化碳不断转化为溶解相并在浓度梯度下向上扩散,因此井孔越深井水中四氯化碳含量越高。
朱雪强韩宝平刘喜坤
关键词:岩溶水四氯化碳地下水流场
四氯化碳优势降解细菌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从四氯化碳长期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了优势细菌,进行驯化和紫外线诱变,筛选出了Ct5-1菌株,使用摇瓶生物代谢的方式,研究了该菌株对四氯化碳的降解能力,测定了代谢参数,进行了外加碳源、温度、pH、代谢时间以及转速对其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化碳质量浓度为20μg/L,pH为7.0,转速为140 r/min,外加碳源(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5 g/L,温度为35℃,代谢6 d时,好氧菌Ct5-1菌株对四氯化碳的降解率最佳,达22.14%.
梁峙韩宝平陈波
关键词:四氯化碳降解
白腐真菌菌丝生长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研究环境条件对白腐真菌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合成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稻壳浸出液及环境条件中的温度、pH值、转速、培养时间等单因素对白腐真菌生长的影响;同时,又研究了多因素综合影响,试验表明,当转速160 r/min,温度30℃,稻壳浸出液0.419 mL/mL,葡萄糖浓度35 g/L,pH值3.5时,白腐真菌生长得最好,干质量达到4.563 g/L.
梁峙张凯
关键词:培养基白腐真菌
某农药厂周围土壤四氯化碳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对土壤和土壤孔隙水四氯化碳含量的测试,研究了某农药厂附近土壤四氯化碳污染特征。该农药厂排污渠和供水井附近的土壤中均检测出四氯化碳和氯仿,含量分别为0.7~42.2μg·kg-1和2.6~26.5μg·kg-1;土壤孔隙水四氯化碳主要在农药厂供水井附近检出,含量1.4~2.8μg·L-1。污染源区土壤中不存在四氯化碳污染池。四氯化碳在土壤中的分布主要受四氯化碳来源、四氯化碳的挥发作用和四氯化碳的自然衰减作用所控制。四氯化碳最高含量均出现在农药厂供水井附近,四氯化碳主要在3m以下的土层中检测出,且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表层土壤四氯化碳含量相对较低或未检出。
朱雪强韩宝平周东来
关键词:四氯化碳氯仿土壤
某市岩溶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43
2004年
赋存于寒武系和奥陶系灰岩中的岩溶水是某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每天供水量约为35×104t.2000年11月地下水监测资料表明,南郊水源地的岩溶水已受到了四氯化碳污染.污染源为一农药厂,该厂位于七里沟水源地补给区的山坡上,生产农药时用四氯化碳做溶剂.该厂生产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浓度从281 0μg·L-1到2584 3μg·L-1.到2001年5月,水源地中53口水井中发现了四氯化碳,污染面积达17 5km2,井水中四氯化碳浓度最高达3909 2μg·L-1.根据四氯化碳浓度,污染区可以被划分为3个亚区:污染源附近亚区(初始最大浓度为3909 2μg·L-1,2003年4月最大浓度1891 5μg·L-1),集中抽水排泄区污染亚区(初始最高浓度195 5μg·L-1,2003年4月最大浓度504 5μg·L-1)和中间污染相对较轻的过渡区(一般20~200μg·L-1).过去3a间64口水井水质资料监测表明,岩溶含水层中四氯化碳含量受降雨、承压水位和含水层深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控制.由于四氯化碳为一种微溶于水的比水重的非水相有机物(DNAPL),它主要沿含水层底部运移,因此比较浅的水井(深度<150m)中四氯化碳含量比较低,而在深度较大的水井(深度>150m)中则浓度较高.
韩宝平王小英朱雪强何康林
关键词:四氯化碳农药厂水源地水质资料岩溶地下水寒武系
利用零价铁去除四氯化碳的批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气相色谱的方法,利用廉价铁粉对水中四氯化碳进行还原性脱氯,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Fe0纯度和pH值)、反应产物以及可能的反应路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1)在实验范围内,pH值对四氯化碳去除效果影响为pH=6>pH=7>pH=8>pH=10;(2)不同pH值条件下,四氯化碳与Fe0发生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为氯仿;(3)四氯化碳的去除与氯仿的产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4)Fe0纯度和粒径对四氯化碳去除的影响:即3#(Fe0纯度为92%,40-60目)>2#(Fe0纯度为92%,20-40目)>1#(Fe0纯度为84%,20-40目),即Fe0纯度越高,粒径越小,四氯化碳的去除效果越好。研究的结果将为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的场地修复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揣小明单爱琴刘敬武杨秀婧王爱宽
关键词:四氯化碳零价铁去除速率
地下水四氯化碳向上覆土壤挥发实验模拟研究
2009年
[目的]准确评价土壤四氯化碳的污染程度。[方法]模拟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的模拟装置,共设计4个土柱,分别填充细砂、深层土壤(深度>3.7m)和浅层土壤(深度<1.2m),底部均为四氯化碳饱和溶液。通过实验室土柱模拟实验,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方面,分析四氯化碳在土壤挥发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总结四氯化碳在挥发过程中的规律。[结果]含水率高的土壤对四氯化碳的吸附高于含水率低的土壤,且水分在四氯化碳穿透土层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延滞作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对四氯化碳的吸附作用明显高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四氯化碳在穿过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层时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结论]该研究为科学治理四氯化碳污染提供参考依据。
裴宗平鹿守敢
关键词:四氯化碳有机质含水率
某市南郊水源地土壤四氯化碳污染特征被引量:8
2007年
含四氯化碳废水在排放的过程中沿排污渠侧壁和底部的渗漏对土壤造成污染。在对某市南郊受四氯化碳污染的水源地进行钻孔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土壤四氯化碳污染的特征靠近排污沟的钻孔均检测出四氯化碳,而远离排污沟的钻孔则未检出;四氯化碳的垂向分布存在不连续性,且受降雨影响较大;大部分钻孔浅层土壤中基本未检测到四氯化碳,而在3m以下的土层和基岩中检测到四氯化碳;抽水井的抽水行为导致抽水井附近土壤中四氯化碳明显高于其他钻孔点位检测结果。
邓绍坡裴宗平韩宝平朱雪强纪振
关键词:四氯化碳水源地垂向分布抽水井
白腐真菌对四氯化碳的生物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主要研究了白腐真菌对四氯化碳(CT)的降解效果,通过培养和驯化实验,得到了能降解四氯化碳的白腐真菌,验证了白腐真菌处理四氯化碳的可行性,并确定生物降解的最佳运行参数。研究表明:当四氯化碳添加量6 ug,稻壳浸出液50 mL,葡萄糖浓度15 g/L,温度30℃,转速140 r/min,pH 4.5,降解时间为6 d时降解四氯化碳效果最佳,降解率达到0.823。
梁峙韩宝平张旭
关键词:四氯化碳白腐真菌生物降解正交实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