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202)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新宇张惠文秦胜红谢建飞李旭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土壤细菌种群结构对氯嘧磺隆胁迫的响应及降解菌系的获得被引量:3
- 2012年
- 应用PCR-DGGE、DNA测序等方法,在室内驯化条件下研究了8种来源于中国不同地区土壤样品细菌种群结构对氯嘧磺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氯嘧磺隆100~500mg·L-1浓度梯度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有明显的更迭现象,多样性发生明显变化,驯化至10周,绝大部分细菌种群消失,样品的细菌种群结构趋于简单并呈现趋同效应;DNA测序结果表明,在驯化第10周可培养Methylophilus sp.、Beta proteobacterium、uncultured bacterium成为优势菌属,所获细菌种群出现的16个优势种群中有10个与已知的具有有机污染物降解功能和有机污染环境修复功能细菌的相似性大于97%;其中5个与嗜甲基菌16S rDNA部分序列相似性达98%以上。获得了一组对氯嘧磺隆具有降解作用的细菌菌系,可在5d内将100mg·L-1氯嘧磺隆降解67%;其主要组成为嗜甲基菌属(Methylophilus sp.)、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 sp.)、鞘酯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 sp.)和嗜氢菌属(Hydrogenophi-lus sp.)。
- 秦胜红李新宇李旭谢建飞苏振成张惠文
- 关键词:DGGE氯嘧磺隆
- 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品种小麦根际细菌种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臭氧FACE(Free-Air Ozone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实验平台,研究4个小麦品种"扬麦15"、"扬麦16"、"扬幅麦2号"、"烟农19"根际细菌在拔节期和成熟期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方法,分别对细菌种群结构和数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仅显著降低了拔节期"扬幅麦2号"小麦品种根际细菌数量,对成熟期各品种小麦根际细菌数量影响不显著;多样性指数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扬麦15"和"扬幅麦2号"根际细菌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分别在拔节期和成熟期发生明显变化;臭氧对"扬幅麦2号"品种根际细菌种群的影响较持久,可能会产生累积效应。
- 晏培王秀娟孙健宋宇张惠文李新宇
- 关键词:小麦品种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