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60021)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薛胜男胡和平李秋菊肖丽君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影视
  • 3篇影视剧
  • 3篇文化
  • 3篇小说
  • 2篇影视改编
  • 2篇影视文化
  • 2篇改编
  • 2篇毕飞宇小说
  • 1篇当下
  • 1篇电影
  • 1篇叙事
  • 1篇影视剧作
  • 1篇娱乐
  • 1篇欲望
  • 1篇渊源
  • 1篇张艺谋电影
  • 1篇拯救
  • 1篇人性
  • 1篇三农
  • 1篇山水

机构

  • 5篇湖南工业大学
  • 5篇广州铁路职业...

作者

  • 5篇薛胜男
  • 5篇胡和平
  • 1篇李秋菊
  • 1篇肖丽君

传媒

  • 3篇新疆艺术学院...
  • 2篇电影文学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电影评介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毕飞宇小说影视改编的题旨解读
2015年
根据毕飞宇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推拿》《青衣》等屡获大奖。原著丰盈的题旨为影视剧的成功改编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影视剧承袭小说温和平缓的叙事风格,通过声光影像有力地展示庸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弱者深陷"宿命无奈、人性丑陋"漩涡,在激越的挣扎和惨烈的幻灭中刻画人的勇气、悲怆和尊严,在对"人是自由的""人性美好"的批判中,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诗性的赞美、对温暖与光明的向往。
薛胜男
关键词:影视改编宿命人性
论毕飞宇小说的历史叙事
2014年
历史叙事贯穿毕飞宇整个创作过程,对历史的强烈质疑构成了毕氏小说反复吟唱的主旨之一。"人的贪欲推动历史的轮回"颠覆了传统主流历史观,人类的弱点与缺陷撕裂了理性的光环,"重新启蒙"是毕飞宇历史叙事的终极目标。
薛胜男
关键词:历史叙事
审美的呼唤与欲望的拯救——关于当下影视文化的思考之一
2011年
电视使政治家成了明星,明星失去了隐私,隐私具备了炒作价值。在中国,电视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粗制滥造、掠夺资源、愚弄观众的现象。价值缺位使娱乐成了"愚乐",影视文化的媚俗已无美可言。审美的呼唤与欲望的拯救已成了影视文化的当务之急。
胡和平
关键词:娱乐欲望拯救
关于新时期“三农”影视剧的思考——兼论赵本山及其农村剧被引量:1
2013年
新世纪以来,我国涉农电影电视剧不但数量少,质量也不高。其表现手法多类型化、喜剧化,赵本山的东北农村影视剧是其突出代表。这类电视剧主要靠情节的荒诞、可笑的丑角、小品化的叙事来达到喜剧效果。农民在中国历史上是革命与建设的主力军,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农民也是悲剧英雄。农民的历史贡献与当下影视艺术的身份定位的悖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众狂欢状态下的农民戏谑;二是工业化对艺术本体的冲击。
胡和平肖丽君
关键词:三农影视剧
历史沧桑中的农民镜像——1980年代以来优秀涉农影视剧作中的农村与农民
2012年
如何表现中国的农村与农民,是包括电影电视在内的文学艺术作品必须正视的问题。回顾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涉农影视剧,大凡优秀的影视作品总是在历史变革的伟大进程中表现农民与农村,真实地塑造无愧于时代的农民镜像。身份的焦虑和变革的阵痛、土地的坚守与出离、人性的善良与牺牲的悲壮是新时期涉农影视剧一唱三叹的主题。
胡和平
关键词:影视剧农民镜像
论张艺谋电影的男权主义倾向被引量:1
2014年
张艺谋电影因刻画众多特色鲜明女性形象,而被解读为以"女性神话"张扬女性意识。其实张艺谋电影总是不自觉地从男权视角表现女性生存状态。影片中男性对女性的毁灭或拯救、女性对男权的迎合与皈依,展示了男权统治的坚不可摧;在影片中,男性总是被赋予生命力、激情、血性、拯救、文明等象征意义;而女性的工具性被反复言说,影片的男性认同倾向十分鲜明。可见张艺谋的"女性神话"有着深深的男权主义烙印。
薛胜男
关键词:电影男权主义
我国影视文化对社会人群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解影视文化对社会人群的影响,就"观影基本情况、观影元素、受众影响、我国影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四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影视文化对受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一定影响、其主流思想性和艺术性可相得益彰。发挥影视文化积极作用,营造健康理性的舆论环境,强化人性、价值观、民族文化、爱国主义宣传。
薛胜男胡和平李秋菊
关键词:影视文化社会人群
涉农影视剧的文化溯源
2012年
与都市剧相比,涉农影视艺术有着更为深厚的文化渊源。崇尚"自然"是涉农影视剧的美学渊源;"天人合一"是涉农影视剧的哲学渊源;田园山水诗是涉农影视的文学源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给我们今天的影视文化产业留下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只要我们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用当代的科学技术加以开发与利用,涉农影视艺术也必定会成为中国影视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胡和平
关键词:天人合一田园山水诗文化渊源
核心价值观的疏离: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隐忧被引量:6
2014年
一、十年坎坷路——网络文学触电概述网络文学是伴随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文学样态。自1997年美籍华人朱孝廉在上海创立世界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至今,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注册的文学网站已有5000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以其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的草根性、题材的多元化赢得了广大受众群体的喜爱。
薛胜男
关键词: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网络小说受众群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