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609)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杨筱珍成永旭吴旭干赵柳兰王小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糠虾
  • 9篇日本新糠虾
  • 4篇细胞
  • 3篇血细胞
  • 3篇水体
  • 3篇组织胺
  • 3篇黑褐新糠虾
  • 3篇发育
  • 2篇血细胞形态
  • 2篇溶菌酶
  • 2篇溶藻弧菌
  • 2篇酸酶
  • 2篇磷酸酶
  • 2篇弧菌
  • 2篇5-HT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含量
  • 1篇雄性生殖
  • 1篇雄性生殖系统
  • 1篇幼体

机构

  • 8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作者

  • 11篇成永旭
  • 11篇杨筱珍
  • 8篇吴旭干
  • 7篇赵柳兰
  • 5篇王金锋
  • 5篇王小艳
  • 4篇杨丽丽
  • 3篇梁攀
  • 2篇杨丽娜
  • 2篇范朋
  • 1篇何杰
  • 1篇窦亚卿
  • 1篇胡冰
  • 1篇洪宇航
  • 1篇张金彪
  • 1篇王春

传媒

  • 3篇水产学报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u^(2+)和Zn^(2+)对日本新糠虾生长、蛋白含量和体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观察了不同浓度(10、20、40和80μg/L)重金属离子Cu2+和Zn2+对日本新糠虾存活、蜕皮、蛋白含量和体内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慢性(30 d)影响。结果显示:(1)Cu2+和Zn2+能明显降低糠虾存活率,金属离子浓度增高,存活率降低,其中Cu2+引起的存活率降低更为明显,在最高浓度(80μg/L)Cu2+组中糠虾的存活率仅为同浓度Zn2+组的1/3,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u2+和Zn2+能明显降低糠虾蜕皮次数,最高浓度(80μg/L)Cu2+和Zn2+中糠虾的蜕皮数分别为11.00±1.73(次)和11.33±0.58(次),分别约为对照组的55.92%和57.6%。(2)Cu2+和Zn2+均能明显影响糠虾蛋白含量,其中Cu2+的影响力更强,最高浓度(80μg/L)Cu2+组糠虾体内蛋白白含量占湿重比为9.78%,仅约为对照组的1/2。(3)Cu2+和Zn2+能明显抑制糠虾体内两种磷酸酶的活力,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能作为糠虾监测环境重金属污染(Cu2+和Zn2+)的检测指标。
窦亚卿杨筱珍吴旭干杨丽娜胡冰成永旭
关键词:日本新糠虾CU2+磷酸酶
水体中5-HT对仔蟹生长以及内源5-HT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已有研究表明外源给予一定量的5-羟色胺(5-HT)可以调控甲壳动物的发育.本实验将同期变态的Ⅰ期仔蟹(仔Ⅰ)单只浸泡于浓度分别为1,3和5μg/mL的5-HT中,浸泡时间分别为1,2和4d,每组20个平行,每个平行1只,待变态成Ⅱ期仔蟹(仔Ⅱ)后观察各组的存活率、变态时间、规格(壳长、壳宽和湿重),并测体内5-HT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5-HT组间,仔Ⅱ的存活率,规格及体内5-HT含量,各个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且和浸泡时间没有依赖性关系.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同一浸泡天数,不同浸泡浓度间,其变态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变态时间有随剂量升高而缩短的趋势,如:5μg/mL(浸泡4d)实验组的变态时间(5.41±1.00)d比对照组的(6.74±1.82)d明显缩短约2d.而同一浸泡浓度,不同浸泡天数间并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水体中适量的5-HT可能会促进河蟹仔蟹的生长,但最佳作用浓度的选择以及对河蟹的影响是否有阶段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梁攀杨筱珍王春何杰成永旭
关键词:5-羟色胺仔蟹变态
水体中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生长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组织胺(1 mg/L、3 mg/L和5 mg/L)养殖水体对黑褐新糠虾生长与发育的影响,其中0 mg/L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水体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其中高浓度组(5 mg/L)黑褐新糠虾存活率仅为(83±12.47)%,而对照组为(97±4.7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用药17 d后,对照组体长为6.18±0.30 mm,而最高组织胺浓度组(5mg/L)的体长仅约为对照组的87%,即5.35±0.26 mm,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抱卵雌虾的体长各组基本一致,均约为7.58±0.24 mm;组织胺能抑制黑褐新糠虾蜕壳,表现为同一时期内蜕壳比例较低;组织胺能延迟雄性黑褐新糠虾第二性征出现和雌性黑褐新糠虾抱卵的时间,分别延迟约1 d和3 d。
王金锋杨筱珍吴旭干赵柳兰王小艳成永旭
关键词:黑褐新糠虾组织胺发育
日本新糠虾胚胎发育及母体大小与幼体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胚胎发育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日本新糠虾母体体长与新孵幼体个数及新孵幼体体长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日本新糠虾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在育卵囊内完成,约需要8d(176—188h)。其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细分为7个时期。以胚胎脱膜和蜕皮情况将胚胎发育划分:卵期、无眼幼体期和有眼幼体期3阶段,其中卵期阶段包括:受精卵期、囊胚期、原肠期和前无节幼体期;无眼幼体期阶段包括:无节幼体期和后无节幼体期;有眼幼体期阶段即为眼柄期。卵期约占整个胚胎发育时期的21.2%(40h);无眼幼体期是胚胎发育的主要时期,约占整个胚胎发育时期的48.9%(92h),其中肠、触角的分叉、心跳、眼点色素、腹部分节等都发生在此期;有眼幼体期约占整个胚胎发育时期的27.6%(52h)。日本新糠虾母体体长与新孵幼体个数和新孵幼体体长间均有明显的正相关。这些结果不仅为丰富糠虾基础生物学内容提供理论资料,而且还可为糠虾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王小艳杨筱珍王金锋吴旭干赵柳兰成永旭
关键词:日本新糠虾胚胎发育
成年日本新糠虾血细胞组成、形态及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免疫活性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光镜和电镜的方法,以血细胞所含颗粒与否,颗粒多少和核质比等将成年日本新糠虾血细胞进行分型,并对各型血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利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新孵后0、10、20和30d)日本新糠虾全组织中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日本新糠虾血细胞可为3种类型,它们分别为透明细胞、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它们的胞体大小依次增大,核质比依次降低。对此3种类型血细胞比例分别统计后发现,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最多约为47.53%±0.02,其次是半颗粒细胞约为31.23%±0.01,最少的是透明细胞约为21.24%±0.02。日本新糠虾体内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均有随个体发育而呈降低的趋势。3种酶中以溶菌酶的活性最高,平均约为305.20U/mg蛋白,其次是酸性磷酸酶约为0.2365U/mg蛋白,而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在成体中的活性基本一致,约为0.1295U/mg蛋白。研究表明,日本新糠虾血细胞组成中,以颗粒细胞为主。溶菌酶是其主要的免疫活性物质。日本新糠虾体内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性有随其个体发育而逐渐降低的趋势。
赵柳兰杨筱珍吴旭干王金锋王小艳成永旭
关键词:日本新糠虾血细胞磷酸酶溶菌酶酚氧化酶
黑褐新糠虾血细胞形态及其对溶藻弧菌敏感性与日本新糠虾比较的研究
<正>本试验采用Giesma染色与wright’s两种染色方法对黑褐糠虾血细胞进行染色,根据血细胞细胞大小、所含颗粒与否,颗粒多少和核质比将其分型,并对各型血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同时研究了黑褐与日本新糠虾两种新糠虾对溶...
赵柳兰杨筱珍范鹏杨丽丽张金彪成永旭
关键词:黑褐新糠虾血细胞日本新糠虾溶藻弧菌
文献传递
黑褐新糠虾血细胞形态及其与日本新糠虾对溶藻弧菌敏感性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实验采用Giemsa与Wright’s两种染色方法对黑褐新糠虾血细胞进行染色,根据血细胞大小,所含颗粒与否,颗粒多少和核质比将其分型,并对各型血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通过比较Giemsa染色与Wright’s染色两种方法的染色时间和效果,Wright’s染色更加适合糠虾血细胞。通过染色,将黑褐新糠虾血细胞分为3种类型,它们分别为透明细胞、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它们的胞体大小依次增大,核质比依次降低。对此3种类型血细胞比例分别统计后发现,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最多约(48.38%±0.05%),其次是半颗粒细胞约为(35.22%±0.04%),最少的为透明细胞约为(16.40%±0.01%)。对不同浓度溶藻弧菌的感染试验发现,日本新糠虾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死亡,即48 h,而黑褐新糠虾72 h出现死亡,各浓度组中日本新糠虾死亡率均高于黑褐新糠虾。黑褐新糠虾相对日本新糠虾来说,对溶藻弧菌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可能与其血细胞中颗粒和半颗粒比例较高有关。
赵柳兰杨筱珍范朋杨丽丽张金彪梁攀洪宇航成永旭
关键词:黑褐新糠虾日本新糠虾溶藻弧菌血细胞GIEMSA染色
组织胺对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消化酶和溶菌酶活性及中肠和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用组织胺浓度为0mg/L(对照组),10mg/L(LC组),20mg/L(MC组),40mg/L(HC组)的养殖用水,从新孵幼体开始对日本新糠虾进行为期30天的养殖试验,测定了其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杨筱珍王金锋吴旭干赵柳兰王小艳成永旭
关键词:日本新糠虾组织胺消化酶溶菌酶中肠肝胰腺
文献传递
日本新糠虾卵巢和肝胰腺主要细胞内5-HT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2
2011年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5-HT阳性物质在日本新糠虾不同发育期的卵巢卵细胞和滤泡细胞及肝胰腺细胞中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随卵细胞的发育,滤泡细胞逐渐迁移至其近旁。各期卵巢卵细胞和滤泡细胞及肝胰腺细胞中均存在大量5-HT阳性细胞,阳性物质呈深棕色;各期卵巢中5-HT在滤泡细胞内均呈阳性;在Ⅰ、Ⅱ和Ⅲ期卵巢中卵细胞胞质和胞核均呈阳性,且阳性强度呈递减;Ⅳ期卵巢中5-HT在卵细胞中呈阴性,而在Ⅴ期卵巢中5-HT在卵细胞中又呈现弱阳性。5-HT在发育各期的肝胰腺细胞中均呈阳性。同一期卵巢中,不同类型肝胰腺细胞间5-HT的分布没有差别。除Ⅳ期卵巢外,在其余各期卵巢中5-HT阳性强度在卵细胞胞质和肝胰腺细胞胞质中表现一致。
杨丽丽杨筱珍赵柳兰成永旭吴旭干
关键词:日本新糠虾5-HT卵细胞
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对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雄性生殖系统的发生及其与外部性征变化的关系进行详细观察与总结。结果表明,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的发生与外部性征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中,首先出现的是精索(孵出后的8~14d),其内含有大量精原细胞,此时外部性征尚未出现。孵出后14~20d时出现外部性征雏形(交接器和雄叶均透明无刚毛,第4腹肢雏形),其内部生殖系统进一步发育,出现精子细胞囊。至孵出后24~30d时,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同时也具备了成熟的外部性征。
杨筱珍杨丽丽杨丽娜成永旭吴旭干梁攀范朋
关键词: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发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