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43310)

作品数:15 被引量:342H指数:12
相关作者:庞雄奇李素梅高永进邱桂强金之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油气
  • 5篇东营凹陷
  • 5篇凹陷
  • 4篇运移
  • 4篇盆地
  • 4篇成藏
  • 3篇东营凹陷北部...
  • 3篇陡坡
  • 3篇陡坡带
  • 3篇油气藏
  • 3篇油气成因
  • 3篇油气运移
  • 3篇源岩
  • 3篇气藏
  • 3篇北部
  • 3篇北部陡坡带
  • 3篇成藏机理
  • 3篇稠油
  • 2篇叠合
  • 2篇叠合盆地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加拿大地质调...

作者

  • 15篇庞雄奇
  • 11篇李素梅
  • 5篇邱桂强
  • 5篇高永进
  • 4篇金之钧
  • 3篇姜振学
  • 3篇孙锡年
  • 3篇左胜杰
  • 3篇李雪
  • 2篇陈冬霞
  • 2篇句礼荣
  • 2篇马晓昌
  • 1篇李春梅
  • 1篇王兴志
  • 1篇黎茂稳
  • 1篇李凌
  • 1篇苗盛
  • 1篇李丕龙
  • 1篇王明培
  • 1篇田丰华

传媒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庄洼陷第三系古沉积环境及其控油气作用被引量:19
2003年
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及其邻区的两套主力烃源岩即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与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具有不同的原始沉积环境。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可溶物及其相关原油具有Pr/Ph小于 1、高含量伽马蜡烷、升藿烷“翘尾”及硫芴含量相对较高的还原相、咸化湖相成因特征 ;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及相关原油具有Pr/Ph大于 1、藿烷和氧芴系列含量相对较高的淡水湖相成因特征。研究区甲基甾烷、甲藻甾烷分布具有重要的沉积环境与生物属种标定意义 ,沉积环境及相关生源指标显示沙河街组四段“咸水型”油气与南斜坡原地富藻类未熟 -低熟页岩没有直接联系。该区油气分布及其成因类型明显受控于烃源岩的性质及其展布。沙河街组三段“淡水型”原油主要分布于牛庄洼陷 ,属自生自储的“淡水型”透镜体油藏 ;沙河街组四段“咸水型”原油主要分布于偏离生油洼陷的南斜坡等周边地区 ,具有相对较远的油气运移距离。沉积环境指标反映广利洼陷是广利油田及八面河油田北部“咸水型”
李素梅李雪张庆红句礼荣马晓昌
关键词:古环境烃源岩原油生物标志物
未熟—低熟油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被引量:13
2003年
目前存在多种未熟—低熟油成烃机理的说法,但现有未熟—低熟油生烃模式能否用于指导勘探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富类脂可溶有机质生烃被认为是未熟—低熟油生烃模式之一,但依据甾烷(特别是甲藻甾烷)的分布特征,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南斜坡沙四段富藻类未熟—低熟页岩与八面河油田的原油几乎没有可比性,充分说明低演化阶段的藻类类脂物并非该区原油的主要成烃母质。未熟—低熟油田总与邻近的有利生油凹陷相伴以及某些未熟—低熟油的混合成熟度性质,暗示未熟—低熟油区的成熟油贡献,该结论已为中国两个典型未熟—低熟油田即东营凹陷八面河油田与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的最近研究结果所证实。现有资源量计算方法不太适用于未熟—低熟油,这可能导致了部分油田未熟—低熟资源量计算结果偏高。生物标志物标样定量技术是识别原油未熟—低熟性及油源追踪的有效途径,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还应加强地化与地质的有机结合。
李素梅庞雄奇金之钧黎茂稳
关键词:未熟-低熟油成烃机理生烃模式混合油干酪根
王古1井奥陶系油气成因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05年
首次在东营凹陷南斜坡王古1井奥陶系古潜山中获得深层高蜡油(含蜡量40.84%),其富含蜡质烃,甾、萜类等高分子量化合物含量甚微.采用分子筛络合技术对王古1井原油中的甾、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浓缩,并对碳酸盐岩储层中的方解石脉包裹体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王古1井奥陶系原油及储层包裹烃的组成与分布具有深层孔店组烃源岩的特征,与沙四段烃源岩相关性差,揭示奥陶系原油不同于以往发现的第三系沙河街组原油.正构烷烃单体同位素δ13C值分析也表明,王古1井原油与孔店组烃源岩接近且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反映孔店组为其可能的油源岩.王古1井奥陶系油气的发现表明东营凹陷存在一套迄今尚未发现的深层油源岩,该区具有深层油气勘探潜力.
李素梅庞雄奇邱桂强高永进
关键词:奥陶系古潜山源岩孔店组
叠合盆地构造变动破坏烃量研究方法探讨被引量:18
2002年
叠合盆地内源岩生成的烃量在运聚过程中只有1%~10%左右的油和1‰~10‰左右的气能够富集成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资源。除源岩残留、储层内滞留、区域盖层形成前排失、地下水溶解和扩散外,构造变动是造成烃类损耗和破坏的重要原因。探讨构造变动破坏烃量的研究方法对于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构造变动破坏烃量主要有三种形式:剥离区域盖层、切断区域盖层的连续性和破坏圈闭的有效容积。构造变动破坏烃量随构造变动强度(剥蚀区域盖层的面积、错断区域盖层的距离和破坏圈闭的有效容积百分数)增加、构造变动前研究区有效运移烃量以及构造变动过程中区域盖层脆性增强而增大。本文探讨了构造变动破坏烃量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构造变动破坏烃量与上列三因素的定量关系模式,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塔里木盆地。
庞雄奇姜振学左胜杰
关键词:叠合盆地塔里木盆地圈闭
山东东营凹陷八面河油田稠油成因分析被引量:26
2005年
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原油物性呈规律性的变化,偏离生油中心的构造高部位主要分布稠油,靠近生油中心的构造低部位主要分布正常油.对原油族组成与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八面河油田稠油具有低饱芳比、饱和烃含量低、链烷烃与低分子量萘、菲等轻质馏分严重缺失等轻度-中等降解油特征,邻区草桥油田稠油含较为完整的生物降解标志物--25-降藿烷系列,系严重降解油,反映该区稠油的形成与次生变化有关.同区具有相同或相似油气成因的沙子岭原油的成熟度(C29甾烷ααα20S/(S+R)值为0.24~0.25)低于八面河的(C29甾烷ααα20S/(S+R)值为0.31~0.44),为典型未熟-低熟油.沙子岭的轻度或未降解油同样表现为正常油,反映八面河地区低温成烃与稠油无必然的联系,进一步验证八面河稠油主系次生成因.处于构造高部位的油藏由于埋深浅、保存条件差,导致水洗、生物降解等次生变化相对较强,最终形成稠油.
李春梅李素梅李雪庞雄奇王明培
关键词:稠油油气成因生物降解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稠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被引量:26
2004年
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郑家—王庄地区稠油与相对稀油烃类组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多数原油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饱和烃、芳烃馏分呈有序缺失 ,于多数原油中检测到生物降解标志物 2 5 -降藿烷系列。地质与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认为 ,以生物降解—氧化及相关的生化 /化学作用、以水洗—重力分异—轻质组分逸散为主的物理作用是郑家—王庄原油稠化的重要机理 ;东营凹陷北部“有限后退型”盆地边界发育的风化壳潜山、砂砾岩扇体储层孔渗条件好、油藏埋深浅、盖层条件差和不整合面等通道与外界的连通是郑家—王庄及邻区重质油形成的根本原因。提出生物标志物绝对定量可作为识别原油遭受次生改造作用程度、判断不同类型生物标志物抵抗降解能力大小的有效指标。利用生物标志物 ,发现郑家—王庄局部地区原油具有不同降解级别原油相混的混合现象 ,可能反映两次或多次充注。郑家—王庄及其邻区有望获得相对稀油新增储量。
邱桂强李素梅庞雄奇高永进孙锡年
关键词:北部陡坡带东营凹陷重力分异不整合面风化壳稠油
利用核磁共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被引量:23
2006年
本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NMR)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直观地观测了岩性圈闭中油的聚集成藏过程并定量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砂体中的含油性。实验结果表明,油气在砂体中的聚集是缓慢的,向上、向下及侧向都有油的运移,但以向上的运移速度较快,其次是侧向,向下较慢;温度、压力、砂体物性和围岩含油性是影响砂体含油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岩性油气成藏的微观机理,将油气成藏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在扩散作用力、烃浓度差异压力作为动力克服毛细管阻力下的油气在烃源岩孔隙中心顺干酪根网络运移的过程;第二阶段为在毛细管压力差引导下的油气在砂泥岩界面通过孔隙和喉道渗滤的过程;第三阶段为在浮力作用下克服流体流动粘滞阻力和吸附阻力在砂体内富集的过程。
陈冬霞庞雄奇姜振学苗盛张俊田丰华
关键词:物理模拟实验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东营凹陷南斜坡特高蜡油的成因被引量:8
2005年
东营凹陷南斜坡王古1、新角1奥陶系古潜山原油具有特高含蜡特征(40%~60%),同区下第三系孔店组原油含蜡量也明显偏高(28.85%~31.7%).不同层系的原油烃类化学成分分析、油源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高蜡油成因不同于上覆第三系沙河街组,前者为深部油源,第三系孔店组为其重要烃源岩之一;后者主要源自正常油窗内沙河街组四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内烃源岩沥青与原油中的蜡质烃含量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加,反映热成熟度是控制该区高蜡油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东营凹陷湖沼相成因的孔店组烃源岩含有相对较高的陆源高等植物,是导致该区高蜡油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综合分析认为,东营凹陷南斜坡高蜡油的形成主要与烃源岩相对较高的热成熟度及烃源岩含有丰富的可提供蜡质烃的成烃母质(主要指孔店组二段)有关,气侵与油气运移分馏效应的影响甚微.
李素梅庞雄奇邱桂强高永进
关键词:油气成因孔店组古潜山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热成熟度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稠油成藏机理与油气运聚特征被引量:12
2004年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王庄—宁海地区发现了大量稠油 ,但原油的成因及其成藏机理仍不甚了解 .在以往原油成因与油源调查基础上 ,利用非烃含氮化合物及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对该区进行油气运移方向与相对距离、成藏时间与期次的分析 .结果表明 ,东营凹陷北部带原油具有由南而北的运移分馏效应 ,反映北部陡坡带原油来自南部的利津洼陷 ;王庄—宁海地区原油总体具有由东而西的运移分馏效应 ,其东、西两侧各有一主要油气注气点 .王庄—宁海原油烃类与非烃组成与分布特征揭示该区油气具有混合聚集特征 .包裹体测试反映王庄—宁海地区油藏主要为晚期成藏 ,距今小于 5Ma ;而靠近生油中心地带包裹体具有早期成藏的记录 (± 36Ma) .
李素梅庞雄奇邱桂强高永进孙锡年
关键词:稠油包裹体油气运移北部陡坡带
牛庄洼陷南斜坡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特征探讨被引量:5
2004年
牛庄洼陷及其南斜坡烃源岩孔隙度、声波时差与伊蒙矿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2 6 0 0m为成岩作用早期与晚期阶段的界限 ,在早期演化阶段南斜坡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压力 ,牛庄洼陷成岩作用晚期阶段有明显的压力异常。生物标志物演化与Ro值测定反映 ,该区有机质大量成烃起始阶段为 2 70 0m ,牛庄洼陷南斜坡带 <2 70 0m烃源岩不具备大量排烃的生烃量条件与地质证据。牛庄洼陷南斜坡八面河油田原油的混合成熟度特征与混合的均一性 ,反映原油的混合作用在初次运移阶段可能即已发生 ,推测牛庄洼陷深部烃源岩在异常压力作用下通过微裂隙等间歇式排烃的同时 ,浅层未熟 低熟烃源岩生成的少量原油经由断层、应力产生的微裂隙与层理面 ,在地层压力及深部流体过剩压力参与下与成熟油混合幕式排出。烃源岩未熟 低熟阶段的排烃效率低于成熟烃源岩。
李素梅庞雄奇金之钧马晓昌句礼荣
关键词:烃源岩排烃特征初次运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