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20093184)
作品数:
2
被引量:10
H指数:1
相关作者:
刘娟娟
张杰
蒋迅
李宝兰
徐建军
更多>>
相关机构: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九江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体外循环
2篇
外循环
1篇
蛋白
1篇
蛋白变化
1篇
血管
1篇
血管内皮
1篇
血管内皮细胞
1篇
血管内皮细胞...
1篇
血浆
1篇
血浆高敏C反...
1篇
血栓
1篇
血栓调节
1篇
血小板损伤
1篇
手术
1篇
手术中
1篇
体外
1篇
体外循环围术...
1篇
七氟醚
1篇
围术期
1篇
吸入
机构
1篇
九江学院
1篇
南昌大学第二...
1篇
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1篇
王一明
1篇
蒋迅
1篇
高华
1篇
程功文
1篇
姚传
1篇
张杰
1篇
黄纪木
1篇
徐建军
1篇
刘娟娟
1篇
李宝兰
传媒
1篇
江西医药
1篇
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3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体外循环围术期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栓调节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分别在手术开始(T1)、手术结束(T2)、术后1d(T3)、术后3d(T4)、术后7d(T5)共5个时间点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的浓度。结果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在T2与T3之间达到高峰,高敏C反应蛋白在T3达峰值,而后均逐渐下降,T5时血栓调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仍高于T1水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调节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516)。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存在全身炎症反应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小板损伤存在明显正相关。
程功文
黄纪木
李宝兰
姚传
高华
王一明
徐建军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体外循环手术中吸入七氟醚对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吸入七氟醚对患者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35例(Q组)和对照组35例(D组)。Q组在麻醉诱导和体外循环过程中吸入1%~3%的七氟醚,D组在麻醉诱导和体外循环中不使用七氟醚,使用异丙酚。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气管导管带管时间、术后ICU留置时间等。结果:与D组比较,Q组在麻醉诱导及体外循环过程中血压波动较小,更平稳(P〈0.05);气管导管带管时间和术后在ICU留置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吸入七氟醚麻醉能使循环功能更稳定,心、肺功能恢复更快。
张杰
蒋迅
刘娟娟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七氟醚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