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2011BAD17B01)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于海龙李波梁月香王小春梁慧敏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叶表皮
  • 1篇叶片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三叶
  • 1篇三叶草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胚性
  • 1篇胚性愈伤
  • 1篇胚性愈伤组织
  • 1篇苜蓿
  • 1篇苜蓿叶片
  • 1篇外植体
  • 1篇微形态
  • 1篇12

机构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方敏彦
  • 1篇李波
  • 1篇袁庆华
  • 1篇于海龙
  • 1篇梁慧敏
  • 1篇王小春
  • 1篇梁月香

传媒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12种苜蓿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的比较被引量:15
2016年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苜蓿的12个品种叶片表面气孔、表皮毛和蜡质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苜蓿叶片表皮气孔开度和密度﹑表皮毛长度和密度、蜡质形态均有较大的差异。4、7和11号品种上下表皮气孔开度比较小;除4号品种叶片的上表皮有表皮毛外,其它品种均无表皮毛的存在,4、5、12号品种的下表皮毛密度较大、表皮毛较长;不同品种苜蓿的上表皮均有蜡质覆盖,且4、9和10号品种蜡质覆盖较密集,下表皮中只有2、4、5、6、7、9号品种存在蜡质,且2、5、6和7号品种蜡质覆盖较密集,叶片表面蜡质出现线状、螺旋桨状、垂直片状、网状和棒状5种形态。气孔的开度和密度及表皮毛的长度和密度、蜡质的分布与苜蓿的抗旱性强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李波于海龙
关键词:苜蓿叶表皮微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不同种(品种)三叶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9个三叶草品种的上胚轴、下胚轴、叶片和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三叶草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愈伤诱导率差异较大,下胚轴为较适宜的外植体,其平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分化率为97%和10.3%,改良SH+2,4-D8.0mg/L+6-BA0.2mg/L+KT0.2mg/L为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的愈伤分化率也最高。
梁月香方敏彦梁慧敏袁庆华王小春
关键词:三叶草外植体胚性愈伤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