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1480)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殷慧郭超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宋代
  • 2篇礼学
  • 1篇修己
  • 1篇仪礼
  • 1篇张栻
  • 1篇儒学
  • 1篇宋代儒学
  • 1篇理学
  • 1篇礼教
  • 1篇礼学思想
  • 1篇经世
  • 1篇经世致用
  • 1篇《仪礼》
  • 1篇传道

机构

  • 3篇湖南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殷慧
  • 1篇郭超

传媒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哲学史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二程礼教思想的形成与冲突
前言:近世礼教体系建立的角度尽管蔡尚思先生已有《中国礼教思想史》出版,但限于各种原因,中国学界也许或多或少还有些忌讳谈"礼教"。沟口雄三曾经在《礼教与中国革命》一文中指出,明代以降,礼教这一用语随着儒教向民间渗透的趋势而...
殷慧
文献传递
传道、济民、修己——张栻礼学思想析论被引量:3
2015年
张栻的礼学思想,是其新儒学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张栻传道、济民、修己的礼学思想对南宋地方精英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他追求经世济用的新儒学,认为士大夫担负着礼之兴废的重责。他主张从人事之礼中体认天理,强调以礼作为培养士人、养成风俗的重要手段。张栻终其一生都在学礼,对礼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殷慧郭超
关键词:张栻礼学经世致用
宋代儒学重建视野中的朱熹《仪礼》学被引量:4
2012年
朱熹《仪礼》学思想的产生与宋代的社会、学术、政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基于复兴儒学的伟大使命,朱熹直接针对王安石新学的学术影响,决心重振社会秩序,积极推行礼下庶人的礼仪运动。反思宋代礼学研究,朱熹试图通过编撰《仪礼经传通解》振兴《仪礼》学研究,消除《礼记》学研究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为士人学子学习《仪礼》提供指导。
殷慧
关键词:《仪礼》儒学
宋儒以理释礼的思想历程及其困境被引量:8
2013年
宋代天理论的兴起,既代表了传统儒学理论创新的最新形态,也基于对礼制秩序和政治运行的宏大思考。理学家以理释礼的思想成果一方面凸显了天道、人性以及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为礼义的发挥奠定了新的哲学基础;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天理与传统礼仪、现实礼制之间的紧张关系,礼理之间的沟通仍然困难重重。
殷慧
关键词:宋代礼学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