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3Z548)

作品数:19 被引量:158H指数:6
相关作者:赵玉涛陈刚李桂荣戴起勋陈登斌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6篇原位合成
  • 5篇铝基
  • 5篇铝基复合材料
  • 5篇合金
  • 3篇原位反应
  • 3篇凝固
  • 3篇稀土
  • 3篇铝合金
  • 3篇接触角
  • 3篇非晶
  • 3篇7055铝合...
  • 3篇AL
  • 2篇铁基
  • 2篇铁基非晶
  • 2篇团簇
  • 2篇凝固组织
  • 2篇铸态
  • 2篇显微组织

机构

  • 2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17篇赵玉涛
  • 14篇陈刚
  • 10篇李桂荣
  • 5篇戴起勋
  • 5篇王宏明
  • 5篇程晓农
  • 4篇傅明喜
  • 4篇吉海燕
  • 4篇胡杰
  • 4篇陈登斌
  • 3篇宋浩杰
  • 3篇韩剑
  • 3篇袁新华
  • 3篇轩动华
  • 3篇熊震东
  • 3篇刘磊
  • 3篇黄军庆
  • 2篇贾志宏
  • 2篇郑梦
  • 1篇张松利

传媒

  • 3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工程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活性阴离子聚合为聚合物分子设计和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以1,1二苯基己基锂(DPHLi)为引发剂,添加LiClO4络合剂,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体系制备了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乙酯(PEMA)。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添加剂等工艺参数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不同pH值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的降解性能。
吉海燕陈刚胡杰袁新华赵玉涛
关键词:单分散甲基丙烯酸乙酯活性阴离子聚合
铁基非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磁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对铁基非晶合金样品Fe65Ni1Al5Ga2P8.65B9.6Si3C5.75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利用XRD、TEM、SEM和VSM对样品的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深冷+循环退火预处理之后,样品的原子结构发生弛豫,原子之间发生聚集,形成许多原子集团,原子之间的有序性和致密性增加。在部分晶化处理时,拥有较多原子集团的预处理非晶合金比淬态合金能够提供更多的形核核心,得到的晶粒尺寸更小,分布更加均匀,析出相的种类也更多,且非晶样品的晶化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也发生改变。预处理样品的软磁性能比淬态更优异。
尹拂晓傅明喜祝娟娟李朋朱宗强李丙丁
关键词:团簇弛豫软磁性能
Fe_(63)Ni_1Al_5Ga_2P_(9.65)B_(4.6)Si_3C_(6.75)Co_5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XRD、DSC检测技术,采用连续升温晶化和等温退火晶化方法,研究分析了Fe63Ni1Al5-Ga2P9.65B4.6Si3C6.75Co5非晶薄带的晶化动力学行为和晶化过程中晶化相的析出过程。结果表明,该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均具有显著的动力学特征。Kissinger法计算得到的Eg、Ex、Ep1、Ep2分别为750、340、432、689kJ/mol,Eg Ex,表明合金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合金晶化过程为:非晶→非晶+α-Fe→非晶+α-Fe+Fe2P+Fe3P→α-Fe+Fe2P+Fe3P+Fe3C(Al,Si)+Fe5PB2+SiC。合金的晶化类型为初晶型和随后的共晶型反应。
熊震东傅明喜黄军庆
关键词:FE基非晶晶化动力学激活能
高频磁场下原位合成Al_3(Ti_(0.5)Zr_(0.5))_p/6005A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被引量:2
2011年
以K_2TiF_6、K_2ZrF_6与Na_3AlF_6为反应物,在高频磁场下,采用熔体反应法原位合成了Al_3(Ti_(0.5)Zr_(0.5))_p/6005A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伸试验机等对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场下原位生成了细小的Al_3(Ti_(0.5)Zr_(0.5))颗粒,平均尺寸为1~3μm,且弥散分布于基体中;在磁场频率为2MHz时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279.4,305.8MPa,较基体的提高了7.1%和8.7%,伸长率为9.5%,较基体的下降了10.1%;复合材料的断裂特征由基体的韧性断裂转变为混合型断裂。
祝晓辉赵玉涛李桂荣陈刚佘昌俊轩动华郑梦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高频磁场原位反应
稀土钇对7055铝合金熔炼和凝固过程的作用机制被引量:40
2010年
以Al-Y中间合金的形式,向7055铝合金基体中添加稀土元素钇,主要讨论了钇在7055铝合金熔炼过程中的热力学机制以及在凝固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钇与熔体中氧、氢、氮、硫、铁等杂质元素有较强的结合作用,起到了熔体净化效果。加入钇后,基体晶粒的尺寸从60-70μm下降到40-50μm。原因是钇在铝中固溶度小,偏聚在固液边界层,阻碍了Zn、Mg、Cu等溶质原子的扩散,造成凝固前沿的成分过冷,促进了胞状枝晶生长。界面处共晶体数量增加,且尺寸较不加钇时减小。
李桂荣王宏明赵玉涛陈刚陈登斌韩剑戴起勋
关键词:7055铝合金成分过冷
20wt% Mg2Si/Al梯度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和凝固组织
为满足汽车轻量化、高强度对新材料的要求,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了Mg2Si颗粒增强铝基原位复合材料。选用纯铝、结晶硅、Al-50%(质量分数,以下同)Mg中间合金配制过共晶AlMgSi熔体,在无搅拌、电磁搅拌两种条件下在石墨...
李桂荣王宏明赵玉涛程晓农陈刚
关键词:电磁搅拌凝固组织
文献传递
DMR法原位合成亚微米Al2O3/Al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和功能特征
以Al-Ce2(CO3)3作为反应组元,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原位合成了亚微米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着重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和功能特征。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透射电镜(TEM)对合成的复合材料...
王宏明李桂荣赵玉涛程晓农陈刚
关键词:AL2O3颗粒原位铝基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Al_2O_3,Al_3Zr颗粒增强Al-12%Si基原位复合材料的高温热膨胀性被引量:5
2009年
以Al-12%Si和Zr(CO3)2作为反应组元,通过原位反应法制备出Al2O3,Al3Zr颗粒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通过快速凝固成型得到铸态试样.用热膨胀仪测试了材料在50~500℃范围内的膨胀位移与温度的关系,进而得出平均线膨胀系数.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条件下,随颗粒理论体积分数增加,复合材料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减小.温度是影响平均线膨胀系数的重要因素.当试样温度在50~300℃时,随温度增加,平均线膨胀系数逐渐增加;当试样温度在300~500℃时,随温度增加,平均线膨胀系数逐渐减小;300℃时平均线膨胀系数最大.用Rom、Turner和Kerner模型计算了理论热膨胀系数.比较发现,实测值更接近Turner模型理论预测值.最后通过界面残余热应力分析指出具有高温低膨胀性的(Al2O3+Al3Zr)p/Al-12%Si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能有效防止材料高温时的塑性变形.
李桂荣王宏明赵玉涛陈刚戴起勋程晓农
关键词:原位复合材料热膨胀性残余应力
磁化学原位合成制备ZrB_(2p)/A356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2010年
采用磁化学原位反应技术,以A356-K_2ZrF_6-KBF_4为反应体系成功制备出ZrB_2颗粒增强A356基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和拉伸试验机对该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ZrB_2颗粒尺寸为1.0~1.3μm,颗粒形貌为规则六方体,分布均匀;相对于常规的原位反应方法,脉冲磁场能有效促进化学反应的进程,阻止颗粒的团聚长大,使颗粒分布更加均匀;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273.1 MPa,较未施加脉冲磁场的223.5 MPa提高了22.19%,伸长率略有下降;室温拉伸断口表现出明显的韧窝断裂特征,为塑性断裂。
刘磊赵玉涛贾志宏陈刚轩动华
关键词:磁化学原位反应铝基复合材料
高能超声对原位合成Al_3Ti/6070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2
2009年
以Al-K2TiF6为反应体系,采用熔体反应法,在高能超声场下原位合成Al3Ti/6070复合材料。采用XRD、SEM、EDS等手段研究不同超声参数如超声时间和超声强度对Al3Ti/6070复合材料增强体形貌及尺寸的影响。建立了超声作用下熔体中颗粒行为模型,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超声强度下(0.66kW/cm2),颗粒尺寸随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1~7min)先减小后增大,当作用时间为3min时,颗粒最细小,尺寸为1~2μm,形貌主要为小块状或短棒状;当超声作用时间大于3min时,颗粒数量随时间增加而急剧减少;在相同的超声作用时间(3min)下,颗粒尺寸随超声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超声强度为0.82kW/cm2时,颗粒尺寸为0.5~1μm,颗粒形貌主要为小块状或粒状,当超声功率大于0.82kW/cm2时,颗粒数量随超声功率增加而急剧减少。高能超声作用下Al3Ti/6070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超声强度0.66~0.82kW/cm2,超声作用时间3min。
陈登斌赵玉涛李桂荣郑梦陈刚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高能超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