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A5B00)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孟玲李保平黄露刘正曹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茧蜂
  • 1篇夜蛾
  • 1篇粘虫
  • 1篇日龄
  • 1篇体型
  • 1篇体型大小
  • 1篇种间
  • 1篇斜纹夜蛾
  • 1篇瘤蚜
  • 1篇寄生
  • 1篇寄生蜂
  • 1篇寄主
  • 1篇寄主选择
  • 1篇斑痣悬茧蜂
  • 1篇不同日龄
  • 1篇虫龄

机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李保平
  • 2篇孟玲
  • 1篇曹林
  • 1篇刘正
  • 1篇黄露

传媒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斑痣悬茧蜂的寄主种间选择性及其子代蜂发育适合度表现被引量:8
2010年
为检验基于经典搜寻理论的最优膳食模型的预测——产卵雌蜂应该选择最适于子代蜂发育的寄主种进行产卵,本研究以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及其寄主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幼虫为材料,在控制寄主体型大小和龄期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在体型大小相近和日龄相同的3个水平上观察了斑痣悬茧蜂对2种寄主幼虫的选择偏好,并观察了子代蜂生长发育适应度表现。在观察期(1h)内,当2种寄主幼虫的体型相近或者龄期相同的情况下,斑痣悬茧蜂对粘虫的产卵器刺扎次数以及寄生率(用结茧率表示)均高于斜纹夜蛾;而在斜纹夜蛾幼虫体内发育出的子代蜂茧重和体型均大于粘虫,成蜂寿命无显著差异。最后,对斑痣悬茧蜂的寄主选择和子代发育表现不一致现象进行了讨论。
刘正黄露孟玲李保平
关键词:斑痣悬茧蜂斜纹夜蛾粘虫寄主选择
不同日龄混合柄瘤蚜茧蜂对寄主虫龄的选择及子代蜂发育表现被引量:2
2011年
对同一头混合柄瘤蚜茧蜂雌蜂连续观察5 d,比较其对蚕豆蚜若蚜和成蚜的选择,并观察了子代蜂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5日龄蜂对不同虫龄蚜虫的寄生率无显著差异,子代蜂羽化率和雌性比亦无显著差异,但寄生2、3龄若蚜的子代雌蜂体型显著大于寄生其他蚜虫的子代雌蜂,寄生3龄若蚜的子代雄蜂显著大于寄生成蚜的子代雄蜂。在其他日龄(1~4)蜂中,1、4日龄蜂对不同龄若蚜的寄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对成蚜的寄生,2、3日龄蜂对2龄若蚜的寄生偏好显著高于对更高虫龄的寄生;3日龄蜂的子代蜂羽化率在各虫龄蚜虫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他日龄蜂寄生低龄若蚜的子代羽化率高于寄生较高虫龄蚜虫;寄生中间龄期若蚜(3、4龄)的子代蜂雌性比显著高于寄生1龄或成蚜的子代蜂;1日龄蜂子代雌蜂体型在不同虫龄蚜虫间无显著差异,但2~4日龄蜂寄生2、3龄若蚜的子代雌性体型大于寄生1龄、4龄或成蚜的子代雌蜂;1、2日龄蜂的子代雄蜂体型在各虫龄蚜虫间无显著差异,3、4日龄蜂寄生中间龄期若蚜的子代雄性体型大于寄生1龄若蚜或成蚜。根据本研究结果推测,与低龄蜂相比高龄蜂对寄主品质要求更高,其幼虫对寄主的调节能力更强。
曹林李保平孟玲
关键词:日龄体型大小寄生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