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CDB04404)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周明芹陈龙清赵凯歌李响阮锐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居群
  • 1篇居群遗传
  • 1篇蜡梅
  • 1篇分化
  • 1篇分化研究
  • 1篇分子标记
  • 1篇复合体
  • 1篇RAPD
  • 1篇ISSR
  • 1篇ISSR反应...

机构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陈龙清
  • 2篇周明芹
  • 1篇李响
  • 1篇赵凯歌
  • 1篇阮锐

传媒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亮叶蜡梅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2011年
为了建立和优化亮叶蜡梅(Chi monanthus nitens Oliv.)的ISSR反应体系,对模板DNA的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等影响因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40 ng模板DNA、1 UTaq酶、0.2 mmol/L dNTP、0.3μmol/L引物、1.5 mmol/L Mg2+、2.5μL 10×buffer的扩增效果最好。利用该优化的反应体系,筛选出了12条稳定性强、清晰度高、多态性高的ISSR引物,并对筛选出的12条引物在不同退火温度(51-56℃)下的扩增效果进行了比较,从而确定了每个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
周明芹阮锐陈龙清
关键词:ISSR反应体系
山蜡梅复合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将山蜡梅、浙江蜡梅、突托蜡梅统称为山蜡梅复合体,应用RAPD和ISSR标记分别对来自7个不同居群共201个山蜡梅复合体单株进行DNA多样性检验。结果显示:从38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条带清晰、重现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扩增出总条带数142条,大小在300~2800bp,多态率达94.37%,PIC0.31,MI3.33。在80个RAPD引物中,选出了12条合适的引物,扩增出条带数226条,大小在150~2200bp,多态率达95.13%,PIC0.37,MI4.91。两种分子标记计算出山蜡梅复合体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952,Shannon信息指数为0.4884,反映出山蜡梅复合体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的AMOVA分析显示,山蜡梅复合体遗传变异大部分来自居群内变异,并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这表明7个地理居群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遗传分化。UPMGA聚类分析发现,7个山蜡梅复合体居群被归为明显的3大支,且地理距离相邻的居群遗传距离也近,说明居群的聚类和地理距离有关。同时分析结果还为解决存在争议的新种的分类工作提供分子水平的有力证据。
李响周明芹赵凯歌陈龙清
关键词:分子标记RAPDI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