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90009)
- 作品数:33 被引量:183H指数:8
- 相关作者:刘志洋陈忠阳曾智李丽君倪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发挥资本约束扩张的作用
- 2013年
- 应区别资本事前管理风险的作用和事后吸收损失的作用,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利用资本事前管理和控制风险。
- 陈忠阳
- 关键词:资本约束管理风险事前管理
- 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近年来,作为集体林权改革的配套制度,林权抵押贷款得到了初步发展。同时,高风险性等原因制约了林权抵押贷款在全国的推广。林权尚未成为一类被广泛接受的抵押品。以贷款流程为主线,结合云南等地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状况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林权抵押贷款面临的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抵押林权风险3大风险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和金融创新,合理界定林权的可抵押范围,建立审慎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程序,完善林权抵押评估、贷后管理、信息共享和交易流转机制、森林保险和风险补偿机制,可以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实现林业和金融的持续协调发展。
- 倪剑
- 关键词:林权抵押贷款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森林保险风险补偿机制
-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结构对资本缓存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近年来,资本缓存和流动性的管理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本文使用我国47家商业银行2006-2014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净稳定资金比例、存贷比和流动性资产比率这三个综合反映流动性结构指标对资本缓存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净稳定资金比例的改善能显著提高我国银行的资本缓存水平,而存贷比指标则会减少;(2)流动性资产比率对资本缓存没有显著的影响;(3)监管者可以通过管理风险水平的方式,提高资本缓存水平;(4)银行业务收益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提高银行的资本缓存水平。
- 曾智何雅婷
- 货币错配中的汇率风险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6年
- 货币错配现象的汇率风险问题极有可能伴随着宏观政策失灵引发金融危机。对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机构来讲,会对估值效应产生不利影响。从汇率风险管理来看,弱化货币错配程度必须要从政策选择、汇率制度改革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 苗师玮
- 关键词:货币错配汇率风险金融危机资产负债表效应
- 利率对我国股票房地产市场股价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利率是最影响股价的最直接最快速的元素。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研究主要是探究利率对整个股票市场及其股价的影响,本文对研究对象做进一步的细分,主要探讨利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论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股票的定价模型、利率对股票的影响机制等理论,建立了实证模型,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股票市场建设和畅通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对策建议。
- 王晓彦蒋雅娟
- 关键词:利率股票市场股票价格向量自回归
- 后危机时代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的最新发展
- 2012年
- 金融危机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主题。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普遍认识到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目标、实施标准和操作方式、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体系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有效性等角度,对本次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上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未来宏观审慎监管应从完善理论体系、协调政策工具、提高政策有效性、澄清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联系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以期为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制定提供更有意义、更富价值的参考,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国际上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对我国监管当局的借鉴意义。
- 陈忠阳刘志洋
-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时间维度
- 母婴产业绩效与二胎概念股业绩相关性研究
- 2018年
- 二胎政策开放以来,母婴产业持续受到关注,研究母婴产业和股市板块业绩的关系成为一个新颖话题。本文用阿里指数反映母婴产业绩效,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别按照整体性和分时段对2017年母婴产业绩效和二胎概念股业绩的相关性展开研究,并探究"双十一"热点事件产生的冲击。研究发现:全时段来看,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母婴实体经济的绩效对二胎概念股股价具有显著影响;分阶段来看,同样适用。依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加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经济决策动态调整、增强理性投资等政策建议。
- 林于汕姜维益
- 关键词:向量自回归
- 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性——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1
- 2015年
- 文章首先分析出商业银行选择信用风险转移的动机是突破融资约束和资本约束,以及减少信贷约束和增加银行贷款。然后重点总结了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性之间关系的三个维度:一是信用风险转移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结论还存在较大分歧;二是信用风险转移会损害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三是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论与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类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息不对称、动态演变等视角相关。最后,文章指出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信用风险转移对微观个体风险和宏观系统风险影响的综合分析及系统研究有所不足;缺少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在不同金融体制下的对比研究;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动态研究不够深入。
- 李琪田鑫
- 关键词:信用风险转移金融稳定银行风险资产证券化
- 中国系统性风险监测与分析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各国当局忽视了对系统性风险的关注。由宏观经济冲击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资本市场向下的跳跃风险。以资本市场中的跳跃风险为出发点,运用Merton的跳跃模型找到引起中国系统性风险的系统性事件,然后根据这些系统性事件选择了反映中国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绘制的中国系统性风险地图,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系统性风险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及指导意义。
- 陈忠阳刘志洋宋玉颖
-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
- 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研究——基于流动性监管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近年来,流动性管理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本文使用我国113家商业银行1998~2014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这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存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发银行的风险承担,并且流动性监管的加强也会增强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效率。从银行微观特征看,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在中等规模的银行中更加显著。
- 曾智姚舜达
- 关键词: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