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770007)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梁志平张伟然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水利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3篇水利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图经
  • 3篇白鹤
  • 2篇清代
  • 2篇河道
  • 1篇道光
  • 1篇地名
  • 1篇地名志
  • 1篇兴衰
  • 1篇真如
  • 1篇整治
  • 1篇市舶司
  • 1篇寺院
  • 1篇宋代
  • 1篇土方
  • 1篇土方量
  • 1篇泥沙
  • 1篇泥沙沉积
  • 1篇文臣
  • 1篇文风
  • 1篇历史过程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作者

  • 2篇张伟然
  • 2篇梁志平

传媒

  • 6篇历史地理
  • 2篇中国历史地理...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6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一般学者认为学额是量化研究清代区域知识分子的一个最重要的参数,也是衡量地域化儒学发展和普及程度的标志之一,进士则是反映各地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但是清代许多相邻的州县学额相同或相差不大,出产的进士数量却相差甚远。文章以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为讨论范围,在阐述学额、解额制度的基础上,详细考订了各府州县学定额的变化过程。然后选取清代前、中、后三个时期,分别统计各州县中举人、中进士人数,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定额和各地中进士人数显著相关,即定额制度对各地文化发展有很大影响。
张伟然梁志平
关键词:进士竞争度
道光七年吴淞江整治对河床形态的影响
2007年
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地表覆盖状况。城市化之前的上海地区为江南水乡景观,城市化过程使上海发展为近代都市。这一过程重构了当地的水系结构,对于此过程进行复原是近代上海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其基础是复原出城市化前夕的水系状况。
潘威
关键词:河床形态地名志裁弯取直土方量
吴淞江两岸寺院发展的时空过程
2007年
从区域角度研究寺院,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是两个系统的资料对不上:以佛教史传为主的古代资料,准确性相对较高,但记载较疏阔;近出的地方史志记载趋于绵密,而对于寺院早期历史的叙述大多不可靠。落实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差不多每一座寺院的历史都需要仔细甄别考证。可以放心使用的资料。
张伟然
青龙镇兴衰考辨被引量:1
2007年
二十六年前,我发表了第一篇关于青龙镇的文章《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港——青龙镇》,刊登于1980年《中华文史论丛》第一辑。当时这个题目尚未引人注意,也没有多少前人成果可以吸收,我写得比较粗略,基本上属于描述性叙述,没有作深入的思考。
邹逸麟
关键词:市舶司两浙文臣
青龙江演变的历史过程被引量:2
2007年
青龙江是吴淞江中游的一个弯曲河段,因南临青龙镇而得名。青龙镇临江濒海,是宋代长江三角洲著名的对外贸易大港,也是当时上海地区最大的海内外贸易港口①。青龙镇的兴衰,直接决定于青龙江的河道变化。河道稳定、通畅,青龙镇繁荣昌盛;河势逆转,青龙镇衰落凋敝。
张修桂
关键词:历史过程泥沙沉积
宋代吴淞江白鹤汇与盘龙汇一带河道演变被引量:3
2007年
吴淞江河道演变一直是上海地区历史自然地理研究中关注的重点,不少专家对此作过论述。但从整体上来看,仍有不少值得讨论之处。宋代吴淞江中段有过一些重要的水利事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盘龙汇和白鹤汇的裁弯工程。这个背景与整个东太湖地区的环境变迁有关系①。
满志敏
关键词:河道演变河道治理工程
“汇”与吴淞江河道及其周边塘浦(九至十六世纪)被引量:2
2007年
明以前吴淞江河道宽广,出太湖后,河流先在一个较高的地势上稳定。入三江口以后,河道在一个低地积水区分散了部分水流,过千墩浦以后,又行于一个高地上,在这一高地地区,感潮强烈,河道发育出许多"汇"。汇的概念指河水的汇集,有时也指河道的弯曲。
王建革
清代府州县学学额及专设学额的运作: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在考订清代各州县学取额等级的基本原则基础上,运用统计,结合案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各州县学学额定等、分割及增减与文风高下、钱粮丁口多寡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因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确定学额等级时所依据的具体数量标准会因府而异;同时进一步指出,文风、钱粮丁口在上述各类操作的具体运用中侧重点不一样:定等、增设、分割学额时,钱粮丁口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而各地在学额确定后,增减学额则主要是看文风高下,即应试童生数量的多寡。清代学额的这种运作方式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额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梁志平张伟然
关键词:文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