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D11YY19)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王薇潘艳慧崔秀红许慧洁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虚化
  • 1篇时空观
  • 1篇转喻
  • 1篇流行语
  • 1篇觉醒
  • 1篇空观
  • 1篇给力

机构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王薇
  • 1篇许慧洁
  • 1篇崔秀红
  • 1篇潘艳慧

传媒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觉醒与型塑:梁启超的时空观略论
2012年
在"进化"代言进步的观念影响下,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成为晚清知识分子追求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议题。进化论视角下的直线时间观所蕴含的过去/未来和落后/进步之间的对应关系成为近代中国知识界产生"传统/现代"、"中国/西方"之二分法的理论根基。当梁启超等晚清知识分子把对中国独立富强的希望寄托在直线的那头———未来和西方———时,这一诉求显露了其将自身和中国纳入现代性的时间和空间叙事中的渴望,而其进化/进步的历史叙事方式因对普通民众具有"唤醒"的功能,从而在另一个纬度彰显出其行为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程度上的现代性色彩。
潘艳慧崔秀红王薇
流行语“给力”的功能转换机制及其他
2012年
"给力"在古汉语作名词和动词使用,它的流行语用法借自日语汉字"给力",以形容词用法为主。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到话语标记,该词的用法功能快速的演变。文章认为,参照点规律下转喻机制的作用使"给力"的用法出现名词动词化、名词形容词化和虚词化。文章同时针对其虚词用法,分析了该用法的表现和出现的原因,认为其虚词用法体现了"给力"的共时语法化发展。
王薇许慧洁
关键词:给力虚化转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