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714)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何悦竺涵光贺捷张志愿孙坚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颌骨
  • 2篇颌骨放射性骨...
  • 2篇坏死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骨坏死
  • 1篇胸大肌
  • 1篇胸大肌肌皮瓣
  • 1篇山羊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缺损
  • 1篇缺损
  • 1篇重建钛板
  • 1篇钛板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诱导
  • 1篇下颌
  • 1篇下颌骨
  • 1篇下颌骨放射性...
  • 1篇相关基因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何悦
  • 2篇贺捷
  • 2篇竺涵光
  • 1篇张秀丽
  • 1篇张陈平
  • 1篇孙坚
  • 1篇张志愿
  • 1篇邱蔚六

传媒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钛重建板联合胸大肌肌皮瓣同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切除术后缺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种因大剂量放疗引起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修复治疗手段。方法:2003年7月-2008年7月,对12例大剂量放疗引起的颈部受区血管破坏,无法进行显微外科修复的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采用截骨并应用重建钛板联合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评价手术成功率和术后修复效果。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钛重建板无排异和外露,术后下颌骨全景片显示钛板固位良好,残余下颌骨无明显异常反应;1例患者术后2.5a出现钛板断裂。12例患者中,7例开口度达2.5cm以上,5例达2.0cm以上;对术后外形满意者6例,基本满意4例,稍不满意2例;术后残余牙咬合关系的偏差在0.5~1个牙位之间。结论:对于经受大剂量放疗导致的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尤其是放疗时颈部受区血管破坏,无法进行显微外科重建的患者,钛重建板联合胸大肌皮瓣修复是一种有效、安全、相对简单的方法。
何悦张志愿竺涵光张陈平孙坚
关键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重建钛板胸大肌肌皮瓣
山羊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后成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山羊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后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OCN、COL I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使用成骨条件培养液体外诱导成骨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钙结节等检测手段进行成骨细胞鉴定,采用RT-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诱导2周后骨髓基质干细胞ALP、OCN、COL I的表达水平,未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成骨细胞鉴定,骨髓基质干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OCN和COL I基因在细胞诱导组表达上调,ALP基因表达在诱导组和未诱导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成功诱导山羊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成骨分化相关基因在诱导后为适应成骨细胞的功能发生变化。
何悦贺捷邱蔚六张秀丽竺涵光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实时定量PCR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是头颈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下颌骨最为常见。其发展慢、病程长,因发病机制至今未能完全明确,目前缺乏针对性治疗,多数患者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病损,往往造成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肿瘤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本文就其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贺捷何悦
关键词: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发病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